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徐子林:民营美术馆的生存发展困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6-10 13:34:49 | 文章来源: 新浪微博

中国私立现、当代美术馆,如果从完整的美术馆运营制度上理解,到目前为止,还很难说有哪一家达到标准。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私人美术馆在组织框架上的残缺不全,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优秀的投资人、评论家、策展人、艺术家以及优良的国民艺术教育、艺术的法律环境等因素,综合地组织进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中。

从这个角度看,完善的私立现、当代美术馆,目前还只存在于西方。所以,中国私人美术馆的发展,首先要完成系统化的建设(包括上述的多个必备因素),从而实现美术馆的知识生产,即完成社会化传播并实现其历史价值。

一、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发展

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想主义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界的推动和发展,当代艺术在社会中聚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其中不乏有资金、有想法的企业家或商人。所以当时成立了三家关注当代艺术的民营美术馆,即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河美术馆、东宇美术馆。这三家民营美术馆对90年中后期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动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商业策略):2002年前后,北京今日美术馆(今典集团、北京安地房地产公司等企业董事长张宝全斥资建设、国锐投资公司主办)。2003年之后,上海多伦美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南京四方美术馆在中国长三角地区相继出现。2006年,湖南谭国斌美术馆以个人出资兴建和运营的美术馆成立。这个时期的美术馆,更多的是作为商业运作的策略和手段,无论是房地产的促销,还是打造文化概念提高房价,也或者通过美术馆彰显身份谋取社会地位获得资源。

第三阶段(艺术泡沫):2007年迎来了第三波民营美术馆建设热潮,建设速度也和当代艺术的发展成正比:年初破土,在年底落成,马上投入使用。其中包括鄂尔多斯美术馆、四川青城山美术馆群、宋庄和静园美术馆等等。而到2008年民间美术馆的开办,出现井喷状态,仅是北京的环铁、草场地、上苑、798艺术区,都拥有自己或者是个人改建的美术馆。而宋庄,这个原本远离闹市的闭塞小村庄因为艺术家的进入,至今拥有的美术馆不下十几个,甚至还出现了个人美术馆的字样。2010年4月,民生现代美术馆在上海开馆。

这个时期美术馆的兴办,和当时火爆的艺术市场不无关系,除了少数有多年准备的开馆以外,其它的基本都是拍脑袋说干就干、说关就关的。

第四阶段(政策泡沫):2013年,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博物馆遍地开花,有人称2013年是中国民营美术馆开馆最多的一年。从2012年开始,中国政府从多个渠道释放消息,要推动、发展文化产业。到了2013年,则有了相对宏观的产业政策出台,进一步对民营美术馆的投资兴建推波助澜。很多企业家主观夸大了中国政策对文化行业的推动意义。实际上,当政府仍然把文化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来管理和审查时,任何的文化政策都是昙花一现,无法持续。艺术品收藏的法律基础,则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一个私有财产得不到保护的社会,任何奢谈收藏都是可笑的。在今天的法律框架下,你如何让一个朝不保夕的人,执着于永久性收藏而不是短线炒作?这本身就违背了逻辑。

二、中国民营美术馆的生存现实和西方私立美术馆的社会环境比较:

实际上,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并没有建立民营美术馆的政策基础,过去没有,今天仍然没有。从最早举办民营美术馆纷纷倒闭的现状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来源的单一性。大多数民营美术馆的创办者都有房地产商的背景,而民营美术馆则是房地产商的子公司(即使注册登记为非盈利机构),一个对外的宣传窗口和社交平台。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民营美术馆的开馆相对容易,但是随着房产商楼盘销售完成,就会造成美术馆营运资金断裂,直至关门倒闭。从这个角度看,房产商举办的民营美术馆的开业,其实是和其楼盘销售,打包在一起的广告手段。

作为非盈利公益机构的民营美术馆本不应该如此,但在中国现行的社会、体制、政策框架下,民营美术馆的生存和发展异常艰难:1、没有公共的艺术基金会支持;2、没有私人捐助、赞助的传统;3、没有税收支持的政策;4、没有合理的法律体系(对私产缺少尊重和保护)。

实际上,众多闻名世界的博物馆并不都是国有的,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洛杉矶盖蒂博物馆,贝利尼博物馆以及古根海姆博物馆。在西方,著名的私立博物馆大多由私人收藏演变而来,藏品往往独具特色,不求广而求精。但是这些“非国有”的博物馆,却可以得到国家的大量帮助。

三、我们为什么还要建立民营美术馆

在今天的中国,直面真实的历史,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道德。一个不敢反思自身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而那些用错误的历史观混淆事实的美术馆是对整个人类的不负责任,在反思历史、直面真实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面前,个人私利微不足道。

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人马惠东先生说,他的初衷并不想建一个美术馆,也没打算做个收藏家。但是,中国的特殊环境,让他不得不建立美术馆,也很无奈的成了收藏家。我是这样理解马惠东先生的意思:在九十年代初,马惠东先生只是希望支持一些先锋展览,但是这些先锋艺术展览没有场地愿意承办,其一是有政治风险;其二是无法获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马惠东先生为展览场地奔波,最终自己出资举办了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所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是马惠东先生为艺术家们设立的展览根据地。

为什么马惠东先生说自己无意做收藏家却不得不收藏,这同样是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现实,很多先锋艺术家不仅没钱办展览,而且生存也很艰难。所以,办完展览以后,收藏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其实是出于资助艺术家生存的一种比较体面的方式。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和艺术家是朋友、是兄弟、是鱼水关系。

从最初的圆明园画家村到宋庄,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较为完整的见证、收藏了这个历史阶段,到了今天,这些历史性的收藏成为我们最为宝贵的财产,它们不仅仅是一件件藏品,更是一段段记忆。

四、我们必须要变革,以适应当前的艺术发展趋势

在当代艺术发展日渐国际化,交流日常化的今天,民营美术馆需要身处变革的前沿,以适应当前的艺术发展趋势。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在2013年,也做出了战略性的调整:

首先,“出天津”是我们开始的第一步。我们在天津20余年,将中国北方的重要当代艺术展览落地天津,让天津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阵上,成为不可忽略的重镇。但是,创办人马惠东先生,一直秉持无墙美术馆的理念。所以,我们将和国内外美术馆、艺术空间展开合作,把国际上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引进中国多个城市,也把中国艺术家的展览推荐到国际上。

在2014年的下半年,我们组织的《国际版画大师作品中国巡展》将在多个城市展开。这批国际版画大师的精美作品,不仅是展览,同时还将销售。销售的目的,是应对中国目前较为畸形的艺术品市场: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艺术家版画,甚至是劣质的复制品都把价格定在几万,乃至十几万元。而这些国际版画的价格,从一千多元到几万元人民币不等,以万元以下居多。我希望通过这些“合理”价格的作品来普惠中国的大众收藏市场,并且希望中国艺术家调整心态,共同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艺术品收藏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我们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将更加多元化,绘画将不再是我们收藏的主要方向。最近几年来,我们加大力度关注摄影、video、行为艺术、观念艺术、数字艺术和公共艺术,以及独立电影。这些类型的当代艺术,我们过去都一直保持高度关注,但在今年正式列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已经举办三年的独立电影节,将成为我们持续的活动之一。

第三个改变,将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打造成一个复合的混业经营空间,在保证展厅独立的前提下,开设咖啡厅、传统茶、西餐厅、中餐厅、雪茄烟斗吧、红酒吧等功能。在公众教育上,我们设立国际版画工作室、艺术图书馆、免费讲座、电影放映、小剧场等,这些将和本地人群紧密互动。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