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捐或者不捐,并不能单纯地从道德、经济、律法或者社会心理某一方面考虑,而是在诸多因素之中所做的利益博弈。从私人藏家到博物馆,捐赠让艺术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这也必定是未来中国艺术藏品的一个重要流向。
收藏家们一直在试图更好地处理自己大批的艺术藏品,希望在金钱、税收、文化传递、家庭继承等方面找到平衡。拥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的收藏家设立自己的私人博物馆;有的藏家选择出售拍卖藏品或者把藏品传给后人;还有不少收藏家把毕生珍藏的艺术品捐赠给国立博物馆。这最后一种无疑是最与公共利益相符合的,因为国立博物馆和美术馆意味着更有效的传达公共教育。
然而,艺术品捐赠的行为背后,却不仅仅是一次短暂的所属权交接。捐,还是不捐?为什么要捐?捐给谁?这些问题不是一纸证书或者一个句号就能完结。近年来,从国外传来的大型艺术品捐献事件频频出现,英国著名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萨奇宣布要捐出自己价值3000万的藏品,直到几个月前,希克将自己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品捐赠给即将在2017年落成的香港视觉艺术博物馆M+,把艺术品捐献的话题从国际引向了我们身边。据说希克最早的捐献意向是内地的博物馆,可惜由于种种条件所限并没能最终促成这一美事。好在最终这批中国当代艺术品没有流失别处,只在一江之隔的香港。
由此我们有理由对各国的艺术品捐赠传统和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人们进行艺术品捐赠的热情是建立在良好稳定的捐赠法规之上的,和捐赠法已经相当完备的西方社会相比,目前国内的捐赠环境还并不尽如人意。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和投资的因素也影响着大规模艺术品捐赠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乌利•希克是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史上最重要的藏家之一。他从80年代开始接触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了两千多件作品。作为一个外国藏家,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远超本土藏家,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强大推手。2012年,他宣布将自己的1463件藏品捐赠给香港M+博物馆永久收藏的消息发布后,引发了国内的轩然大波,一时间有关“捐赠”的讨论此起彼伏,成为本年度最令人关注的话题之一。
首先,艺术品自始至终都被认为是奢侈品,而通过奢侈品的展示得到社会公众对一种私人品位的赞同能让艺术品收藏家得到心理上的巨大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捐赠就起到了这种心理满足的作用,私人收藏品进入公共收藏体系,它得到了更多与世人见面的机会,人们在观赏它、点评它的时候也不忘捐赠人,不忘他对公众以及艺术界所做的贡献,赞扬他崇高的品德以及他的艺术品位和修养。
其次,在看似简单的艺术品捐赠事件背后还隐藏着更多复杂的心理因素,除了上述的国家税收制度带来的经济因素,通过捐赠而计划达到一个更高艺术品价值目标的、带有投资目的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在法国,被捐赠到博物馆或其它公共设施机构的艺术品是不允许从这些捐赠接受机构再次出售的。也就是说,它们不属于艺术品交易市场,但是它们与艺术品市场却有着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在公众艺术品机构内的艺术品没有直接的金钱交易,可它能为某位艺术家或某些艺术品起到不可忽视的宣传作用,从而提高了艺术家和艺术品在艺术品市场上的价值。一旦某艺术家的作品在博物馆里被展出,社会上必然掀起对此事的评论和关注。这种信息促使了这位当前被社会热点关注的艺术家的其它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点需求量的提高,刺激了其他艺术品收藏家、爱好者对此艺术家及艺术品的占有欲。原理上就像股票市场,投资人都希望买到具有上升潜力的发展股。艺术品投资人通过艺术品捐赠而为其它同类艺术品创造一个买卖市场上的价值高潮。
要想达到这种某件艺术品被公众热点评论的社会高潮效应,有时侯也可以通过“艺术品外借”这一措施而实现。收藏家以借出方和对他所收藏的这件艺术品有兴趣的博物馆或艺术机构签定协议,共同约定借出时间,展出场合和展览主题。在展览结束之后,收藏家便可以从艺术机构取回自己所借出的艺术收藏品。在这种情况下,被展出的艺术品是不属于展览方,展览方(博物馆或艺术机构)只是作为一个载体,让收藏家有机会向公众展示他的收藏佳作,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展览方的艺术品展示。通过这种艺术品外借的形式从而为藏品提高了知名度。这种方式虽然简便易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对某种小规模的借展发生兴趣,所以一般想要达到最大目的的话,选择捐赠这条途径始终是一个更加周密及保险的做法。
艺术品捐或者不捐,并非单纯地从道德、经济、律法或者社会心理一方考虑,诸多因素混杂之下的选择有时也带有利益博弈的成分。对于艺术市场刚刚启动不久的中国来说,艺术品捐赠或许还很遥远,西方各国的捐赠案例和法律体系可以引以思考的内容还有很多。然而,中国人的问题是可能考虑得太多而不是太少,反而失掉了捐赠最本初单纯的目的:捐就是捐了,一腔热情或者境界如此罢了。就像乌利•希克说的,现在“捐赠”这个概念在中国几乎不存在,中国人不相信事情就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其实捐赠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
作者:彭子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