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潘宁:卢浮宫办展不是“镀金袈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30 13:02:46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为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在艺术从业者的心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曾在卢浮宫办展的艺术家,自然也成为人们眼中的重量级人物。不知从何时起,卢浮宫对中国艺术家来说已不再是遥不可及。国内媒体上,“某某艺术家在卢浮宫办展”的消息频频出现。人们在为类似新闻振奋不已、慨叹中国艺术家“为国争光”的同时,也不免对这一世界顶级艺术殿堂对中国艺术家青睐有加的现象心存疑问:卢浮宫如此认可和接纳来自中国的展览,是中国艺术家厚积薄发的结果,还是另有玄机?

“擦边球”场地:卡鲁赛尔厅一周200万

卢浮宫从14世纪开始作为多位法国国王的王宫,历经多次扩建。法国大革命期间,共和政府决定将收归国有的王室收藏集中于卢浮宫,并将其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1981年,法国政府实行“大卢浮宫”计划,对卢浮宫实施了大规模的整修。除了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透明金字塔之外,此次扩建的另一成果是建起了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的卢浮宫卡鲁赛尔厅。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地下一层、与卢浮宫金字塔下方主入口相通的卡鲁赛尔厅,是一个集餐饮、购物、文化消费为一体的商业场所,不仅可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演出、音乐会等文化活动,也是各大企业举办年会、宴会和品牌推介会的理想场所。尽管毗邻卢浮宫博物馆且从属卢浮宫整体建筑群的一部分,但卡鲁赛尔厅的运作和管理并非归属卢浮宫博物馆,而是由一家名为VIPARIS的公司负责。

卡鲁赛尔厅在租赁费用上走的是“高端路线”。展厅两个以上起租,即面积最少要2500平方米,一天的租金折合人民币约20万元。此外,还有水电、保洁、安保等杂费约20万元,展厅布置费30多万元。这意味着,在卢浮宫卡鲁赛尔厅举办一个短短一周的展览,租赁场地的各项费用就高达近200万元,这还不包括展品的运输和保险费用,布、撤展人员国际旅费和食宿费用以及举办开幕式的开销。

“昙花”成风: “赔本赚吆喝”事常有

尽管卡鲁赛尔厅身价不菲,但常年门庭若市。究其原因,法国公众对文化艺术的偏爱以及多年来培育形成的规范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成熟的文化消费市场,为这一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法国国家美术协会每年年底都会在卡鲁赛尔厅举办美术沙龙,该沙龙自1725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在如此昂贵的场地举办大规模的展览,且对公众免费开放,没有门票收入,收支的巨大缺口自然要分摊给所有参展的单位或个人。近年来,该沙龙中国展区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数十名来自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画家亮相于此,展出的作品则呈现出良莠不齐、参差有别的现象。

卡鲁赛尔厅对外租赁的商业性质,为中国一些财力雄厚的地方政府、文化机构或策展公司独立筹备活动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在国外商业运作展览的经验和对前期宣传的投入,国内单方运作的此类活动往往是“赔本赚吆喝”。为了“卢浮宫办展”的响亮名头,中国的一些主办单位不得不接受与黄金地段匹配的高昂场租,而为了降低成本,只能缩短租赁天数,于是就出现一个展览只办2至3天的“昙花”现象。类似的活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除了国内媒体有些报道之外,活动本身在法国的艺术圈中很难引起特别关注,更别说在法国普通民众中引起广泛反响了。

合作办展:高标准下仅故宫一家入围

相对卡鲁赛尔厅的商业化运作,卢浮宫博物馆对合作办展的对象则采取非常严格和审慎的遴选标准。博物馆的展览区域划分为三部分:黎塞留展馆、苏利展馆、德农展馆。除上述展馆的常设展览外,卢浮宫每年都要举办相当数量的临时展览,合作对象主要为世界各国的国立博物馆和文物机构、国际一流的艺术品收藏机构、在法国或是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的知名艺术家等,其艺术水准、艺术价值和艺术声望均需与卢浮宫世界顶级博物馆的名声相得益彰。

迄今为止,中国只有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并于2012年9月在卢浮宫举办了“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获得热烈反响。法籍华人画家严培明则是迄今在卢浮宫举办个人画展的唯一华人。

警示:卢浮宫“镀金”凸显浮躁心态

相比倾尽毕生心血于艺术创作的苦修之路,赴海外办展“镀金”显然是通往“衣锦故里”的捷径,况且卢浮宫的名声如此振聋发聩,即使只是打个“擦边球”,回国后稍加渲染,就足以赢得不明就里的中国同行、媒体和公众的认可和追捧。中国艺术家热衷于卢浮宫办展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国人文化自信的深度不足和把艺术名利化的浮躁心态。

随着西方对于东方审美理念的了解的深入,以及中国现当代艺术品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无论是公立博物馆机构之间的交流换展,还是民间艺术机构和展览策划公司按照商业模式在国外办展,或是中国艺术家以个人名义参加国外的沙龙,都越来越呈现出普及化、正规化、常态化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种种现象,中国文化界的专业人士、媒体舆论和广大公众须以一颗“平常心”,客观、理性、实事求是地审视和对待。进入卢浮宫博物馆还是卡鲁赛尔厅,并不能成为判定艺术成功与否的标尺。如果一味地夸大其词、沽名钓誉,将来在国人心中坍塌的并不是卢浮宫这座艺术的圣殿,而是中国艺术家的气节、风骨与诚信。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