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责“背叛了现代建筑”
“我对学生们常说的有三句话: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近几年,王澍痴迷于“造园”,每年春节都带着学生看园子,“在这个浮躁喧嚣的年代,有些安静的事得有人去做,何况园林这种东西。”
但就在王澍开始探讨园林,并将中国传统融入建筑设计的时候,曾一度被同行们指责为“背叛了现代建筑”。“有关我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在媒体见面会上,王澍毫不讳言。他的确算是中国建筑界的“异类”,“我必须从拆迁、超级建筑以及快速致富的中国建筑系统中逃离开,我想那个系统太强大了,让人不舒服”。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逃离,王澍的建筑作品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王澍的作品扎根本土并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证明了中国的建筑不全是平庸的批量生产和张扬设计的复制。”或许,本届“普里兹克建筑奖”唯一的华人评委张永和的评价词,再好不过地概括了王澍的道路。
王澍最为著名的设计作品之一“宁波博物馆”,其设计灵感是在凌晨三点“幡然醒悟”。“我要让普通老百姓知道,他们生活的城市曾经是什么模样。”那一夜,他的设计图一气呵成。这个样子古怪的现代设计让人回想起中国古代的要塞。这座博物馆建在了日新月异的宁波城中心,王澍使用的技术是如今成为他个人标志的“瓦爿墙”—这种技术来自宁波地区的民间传统建造,使用回收旧砖瓦进行循环建造。
“记得我们刚开始做宁波博物馆的时候,甲方向我咆哮、怒吼,因为周边是新市中心,由一个中国著名的青年设计师设计的小曼哈顿包围着。那个人向我吼:在这么一个现代化的叫小曼哈顿的新中心,你做一个这么脏、这么旧的小博物馆,你什么意思?”王澍回忆,“我对他说:我们有个约定,要做一件新东西对不对?他说:是的。我又说,新东西就意味着评价标准还没形成,评价标准没形成,那最了解这个和掌握这个标准的是不是我?他说是。我就说那你得听我的。结果甲方愤怒地摔门而去。”
王澍说,找他设计建筑,甲方得有强大的内心。“所以我更感谢中国美术学院提供了象山校区如此大体量的设计机会。三年,许江院长只是写给我三首诗,没有任何要求。”王澍另一代表作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湾流水,十座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体扭转、断裂。
“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在的。”王澍说。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片片鳞瓦,铺陈栉比,重重密檐,错落有致。3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都是他从华东各省的拆房现场收集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