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艺术品市场热度的不断上升,人们对艺术似乎越来越亲和,各种美术机构也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私立美术馆作为很重要的一个板块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院长曾谈到:美术馆、博物馆在权衡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时,首先应该选择艺术家。美术馆以展览活动吸引公众关注,或许是因展览获得灵感、或许是引起愤怒、或许是引发思考等等,这种引导作用既是第一次发现,也是第二次发现,甚至是再次发现。可见,美术馆是一个为公众提供机会去实验和体验的地方。
在国内,每次谈及这个题目,内容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一方面是公众对艺术展览活动的关注越来越多,这取决于公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地方政策在不断地为解决私立美术馆的尴尬问题而努力改进。
国内私立美术馆的现状
国内私人美术馆的出资人大都属于艺术爱好者或曾经是艺术家,后来因从事房地产生意或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便从企业的房产或经营场所中划分出作为美术馆的场地、以企业的广告费或者企业部分利润作为运作和收藏资金。可见一个私立美术馆有了投资人,也未必有了完整、稳定的资金体系来维持美术馆的长期运作,在没有其他资金流支持美术馆为数不小的日常开销时,显然要和经营者的经营状况直接挂钩。
成都的上河美术馆、沈阳的东宇美术馆、天津的泰达美术馆以及1999年成立的具有半官方半民营色彩的成都现代艺术馆等都曾有声有色的活跃在中国的艺术舞台上,但好景不长都陆续因故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的状态,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让人惋惜。
国内私人美术馆在经济上主要靠企业赞助的形式制约了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由于国内尚没有艺术收藏的免税立法和金融信贷的艺术品抵押评估体制,私人美术馆的运作只是一种以企业利润投入的消费性投资方式,注定其生存基础脆弱。以成都上河美术馆为例,从2002年起,由于出资企业开发的地产销售状况不佳,银行对企业资金使用进行直接监管,美术馆此后实际上就处于停馆状态。
此外,国内很多私立美术馆不同于一些国外私立美术馆从成立开始就获得热衷于艺术发展的基金或组织不断地支持和捐助,并注重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国内的私立美术馆显得不那么纯粹,他们除了重视学术倾向的评奖、以艺术批评树立自己的学术品牌和馆藏在学术史上具有贡献价值外,还兼顾收藏品的增值属性。无可厚非这或许是和国内私立美术馆生存环境较为艰难有极大地关系。另一方面,国内私立美术馆由于人文化环境的局限,在合作关系中容易陷入先和政府部门建立一种希望得到保护的关系,而国外的私立美术馆往往注重与有人文思想背景和独立思想的一些批评家、策展人合作,而不仅仅看中其社会地位如何。
在美术馆、博物馆承载着历史责任重担的现实中,贪大求全的心态总是不可避免,私立美术馆也不能例外,其发展目标和学术上的战略定位往往缺乏客观评估,忽视了美术馆首先需要创立形象资本,通过形象资本的积累最终拥有在艺术界的名声和地位,而这通常需要数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努力,由此可见,这项任重道远的事业又有多少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资者愿意等待呢?即便是要全身心投入私立美术馆的追求者苦苦坚持几年下来,又有多少活动能受到公众及政府的认可及支持呢?
美术馆的功能和价值
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国内的即使是国立美术馆包括博物馆的展览,除了文化界现场参与和欣赏以外,很少有其他领域的人参观,不管是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都少人问津。这与西方一些国家的美术馆和博物馆门庭若市的状况形成明显对比,他们的展览期间即便是赶上暴雨都不会影响来参观的观众;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立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开幕上不乏州长和议会人员前来祝贺;在新南威尔士洲州立美术馆不时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学生面对馆藏的传世之作在上艺术欣赏课……
两个场景对比不难看出,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不同的环境中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在中国,如果我们真正要关注艺术发展,那么我们同时应该先反思一下我们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
艺术这个领域在中国总是被称为高雅文化,甚至会认为是一种高不可攀的非现实生活品质。“前卫”也总是伴随左右,本雅明曾说过前卫是试图“将传统从它承受不住的陈规中解放出来”,反对已经成规矩的、制度化的事物,打断艺术发展的延续性。
艺术界从来不缺少空喊口号主义者——“致力于中国艺术发展,打造国际艺术平台,支持年轻艺术家”等等,大多数私立美术馆投资者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精心修建展览空间,但资金紧张却成为国内私立美术馆的一个尴尬问题,人们宁愿为了追逐短期获利的“金融衍生品”、用“资产证券化”模式来炒作艺术品,却无暇顾及为世世代代传承精神财富的事业。艺术价值决定了美术馆的生存空间,而国内艺术价值的评估却始终被误以为是由市场决定。然而,价值不同于价格,在艺术品价格方面即使不是由市场决定,也是由一部分为获得短期套利的操纵者试图掌控价格。文化交易所将艺术品以证券、权证的标准进行量化、分割后由不同目的的客户认购,而一些致力于提高公众审美、倡导艺术发展循序渐进的私立美术馆却门庭冷落,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构建什么样的平台才能引导公众看到艺术品和艺术行为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