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对寻宝类电视节目的四大问题质疑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17 15:22:41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随着全民文化收藏热的不断推进,各地电视台鉴宝类节目应运而生,由央视《寻宝》节目领衔的鉴宝节目历经数年不衰,周游全国各地,藏友蜂拥而至,成千上万人手捧宝物要求鉴宝,真可谓大张旗鼓丶热闹非凡,二三级小城市又可在央视露脸,当地官员丶老百姓丶走穴专家丶央视栏目组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大花纳税人的钱也在所不惜。此类节目出发点故然不错,可有关编导及相关人士是否想过,细究节目过程问题及偏差颇多,不妨我们来剖析一下是否在理。

一,评判程序存在严重漏洞。文物不可再生,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中华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当代人是暂时持有无权力也无理由随意妄下评判结论和处置,这正在成为全民共识。对中华文化遗产持什么态度,不是个人的私事,是一个民族是否尊重前人尊重历史的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我们大概不会忘记前些年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炸毁佛像遭全世界人民遣责的事件罢。对历史文化遗产要有敬畏之心,要严肃对待,要悉心保护,不是死鱼烂虾可随意丢弃。这么严肃的一个课题,看相关人士是怎么对待的。节目初审阶段专家瞄一眼就妄下定论比比皆是,既使定你上摄影棚彔节目,四个人正襟危坐,分四大类各管一摊,-个人瞄几眼开始下定论,有时还套你话来决定对器物真伪作判断。这哪是在作严肃认真的科学鉴定,在对历史遗存下判决书,完全是在玩游戏。一是在这么短时间内作判断本身就不科学,结论的误差率可想而知。笔者在摄影棚里亲历过。二是由一个人说了算,不符合科学鉴定的程序要求。哪个领域作技术鉴定可以由一个人说了算的,有的不仅要科学数据作依据,还要集体讨论决定,文物鉴定领域为什么可以这样。三是专家匆忙作出的判断,沒有一点探讨余地,都是绝对真理。好象他们是万能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绝对听不到谦虚之言。殊不知,藏友中有大量钻研的更深的,有的只是来见识-下罢了。由此可见,在这种前提下产生的结论,怎么可轻信呢。

二,宣传侧重点存在严重误导。各地鉴宝类节目都在花样翻新,以夺眼球,可以理解,但办节目根本目的不能变。尽管地方台办的如《华豫之门》初选时不严肃丶不认真,打着旗号赚钱,引发众怒,但它搬到荧屏上,还是以上珍宝台形式展示藏品,基本沒有负面影响。反观央视寻宝节目,有时特意多次播出判“假” 评论,暂且不论他判的对不对,这样有意安排是否在宣件“假文物” 铺天盖地。有人讲98%是赝品也是媒体传播的,有时候讲某地60%是真品也是从主持人口中说出。这种以偏概全的用不可靠的百分比来宣传是非常有害的。科学概括必须建立在科学统计基础上,现在的鉴定本身就不科学,扯谈什么科学概括。央视再来个荧屏放大效应,想给观众传递什么信息。民间收藏果真如此吗,有大量事实证明是利益集团为自身利益在造势,主流媒体怎么可以偏听偏信,为少数利益集团谋私利敲锣呢。

三,文物价值评估存在严重失真。此档节目原先比较关注价值评估宣传,最近有所改进。持宝人想问个市场价值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关键是导播怎么把握就看政治水平了,这类节目是宣传文物的经济价值呢,还是主要宣传它的文化内涵丶历史科技工艺价值。再说,宣传出来的价值与国内市场吻合吗,一是出之个别人之口本身可信度存疑,二是言必称"苏富比"丶"嘉士德",国内的文物有几件在那儿成交,这是国际资本市场相互勾结在玩中国摆阔富豪的游戏,我们还把它当正面信息在传播。有藏友说,给你十分之一价你要不要。国内藏界成千上万件精品佳作还沒有市场,你还来个想当然评估,这不是在忽悠老百姓是什么。

四,节目的娱乐化形式与文物鉴定的严肃性要求存在严重倾斜。文物鉴定本身是件非常严谨严肃的事,目前又无统一规范,已经够乱了,再来个娱乐化形式凑热闹,想把这件正经事引到哪里去。我们看到的是,有信以为真当场砸器物的(还播出来);有七嘴八舌戏弄当事人"真的""假的"瞎猜;有套当事人口锋转话锋下结论的;有人云亦云不是本专业也跟着一起添油加醋的;有事后采访当事人使其面露难堪的;以前还有当事人敲锣表态"服"与"不服"的等等,活脱脱的娱乐性节目,与科学严谨有多少距离。不是说娱乐化一定不可以,但收视率要服从节目的社会责任。很难想象穿着泳衣在T型台上做新闻联播节目,为什么不把《探索与发现》《国宝档案》节目也搞成娱乐化,以吸引眼球。如果这类节目不是在力求宣传普及科学鉴赏知识,不立足于培养广大观众树立正确理念,提高全民族文物保护意识,不去热情宣传弘扬中华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其办节目宗旨及社会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