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张洹:问中国人的信仰及精神归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12 10:15:33 | 文章来源: shift

著名艺术家张洹的大型个展《问孔子:张洹个展》即将在10月于外滩美术馆展出,艺术家将呈现其近年来对于一系列艺术与社会议题的思考,整个展览筹划历时两年。1965年出生的张洹是中国最杰出的行为艺术艺术家之一。他在家乡河南学习油画,在上世纪90年代,张洹让人不安的行为艺术一度招来无数恶评和政府关注

艺术家张恒

这次张洹个展“问孔子”的基本概念源自于艺术家长期以来所思考的一系列问题:在经济和社会的剧烈变革之中,在面对能源和气候所提出的挑战之时,我们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地位越发重要,我们所应该和能够担当起来的责任是什么?与此同时,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归属又在哪里?张洹通大型雕塑、油画、香灰画和概念装置作品,来探索这些话题的内在结构和他的观察和思考。

本次展览的主题为什么取名为"问孔子"?究竟要问孔子哪些问题呢?

此次展览是我目前在国内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一次个展,所有作品都是为上海外滩美术馆量身打造的新作。此次展览的筹划历时两年,展览主题——“问孔子”,讨论的是当下中国人信仰的缺失及断层。在快速的社会变革中,人们找不到有效的信仰来支撑现实,是全盘西化,抑或回归传统,还是寻找一种新的精神信仰?随着中国在全球地位越发重要,它所担当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如何面对能源气候时代新的挑战,如何让世界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如何自律人类不顾后果的贪婪掠夺?当我们必须为地球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当人类的末日即将到来时!《问孔子》项目突现了她重要的现实和未来意义。希望观众能够在看展的过程中一起发问,一起思考。

这次个展的logo很有设计感,是一个大的"问"字,而"孔子"则在"问"字的"口"里面。

这个logo是由陈幼坚工作室设计的,他们对logo的阐释是:“以对话气泡为图像骨干,带出展览通过作品希望启发当下国人对信仰疑问、思索、探讨、交流、讨论的目的,对话气泡亦成「Q」状,与展览英文名字相呼应,对话气泡造型亦令人联想到头颅与胡子的剪影。「问孔子」三字以一层一层向内递进方式排列,描绘出人类对知识信仰一层层地探索、寻根究底、追求核心真理与灵魂的过程。”在设计前他们了解了我此次展览的想法和理念,这个logo简洁大气,且呼应这次展览的主题。

香灰耶稣 雕塑

本次的展品试图实现"无墙美术馆"的理念。可以具体解释一下吗?

此次展览其中有一件白蚁作品是在美术馆外的联合教堂广场这个户外空间展示,展览期间会组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比如涂鸦墙等是与公众互动的项目。这是上海外滩美术馆希望将艺术传播做得更广,将文化传播带给更多公众的一个理念。

2005年可以说是您艺术生涯的一个分水岭,05年前您的创作以行为艺术为主,05年回国后您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创作装置艺术,是什么促成了您创作的转型?

我在国外多年来积累了很多的想法,再加上回国后感触很多,想法很多,把这么多想法作出来变成现实,是渴望非常强的。于是,我需要助手,也需要更多的艺术形式。我希望作品能够不断地突破。

以前的行为艺术可以说是您个人的创作,而现在的香灰画、版画印刷、大型装置雕塑则是团队的创作,请谈谈个人创作与团队创作的区别?

个人创作是一个人的战役,团队创作是各有分工。我在团队创作中的角色,更像是寺院里的住持,战争中的总指挥,是制定方针路线的人。作品的想法、开始和结束由我来把控,中间的过程我交给我的团队制作。

您最喜欢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的艺术氛围?

中国上海,如果你留心观察,每一天的变化都会让你吃惊,问题也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您选择在上海长住?

2008年底我们搬到了位于上海西南边的松江工业园区内的新工作室。周边是一些新建的日本和韩国工厂,还有树林、村庄和高尔夫球场。搬到新的工作室主要是被这里的空间所吸引。工作室的建筑是1970年代由国家建造的,主要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上海目前保留下来的少数老工厂建筑之一,建筑面积15000平米。工作室占地约48亩。院内种满了各种老果树和珍贵树种。

选择上海完全是个人和家庭的原因,在去纽约之前我已经在北京待了8年,纽约对我来说失去了神秘感,想换一个新的环境。上海是一个现代中仍保留着传统文化根脉的城市,回国后就选择了上海,在上海可以专心地创作。

除了艺术家的老本行之外,您还担任过歌剧《塞魅丽》的导演,这部大制作的歌剧在比利时皇家马奈歌剧院演出,当导演的感觉如何?以后还会跨界,尝试其他行业吗?

歌剧《塞魅丽》

2009年,作为这部歌剧的导演和舞台美术总监,我将中国具有450年历史的老祠堂放入到欧洲一个有300年历史的歌剧院的舞台上,目的是让舞台上的演员在一所真实的具有《塞默勒》悲情质感的东方老房子里重新演绎西方古典歌剧的意义;同时也让进入剧场的西方观众在面对这所老房子前来共同感受人类戏剧般生命的绚丽与沧伤,感受祠堂主人方世新的悲剧人生。爱和恨,生与死,是我们人类永远面临的课题,远在千年前的西方神话所揭示的人类痛苦的根源到今天发生在东方乡村一户普通农户家庭命运都会让我们不断的思考人性的救赎。

这是我第一次导演歌剧,我喜欢新的尝试和突破,有好的想法,不论以什么形式我都希望能实现。

您是否有欣赏或者崇拜的艺术家?如何定义您自己的创作风格?

前几年有机会重返意大利,我拜访了文艺复兴三杰的原作,觉得他们不愧其名。我所属的艺术流派和创作风格留给后人去评说吧,对我来说做出好的艺术作品才是最重要的。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