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理论联系实践 构建中国美术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23 19:01:03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文\王博彦整理

很长时间以来,国家只是针对某一时期提出一些有利于美术发展的政策,但是缺少有系统的、自主的价值观、美术观的理论建树,这成为影响中国美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发展的瓶颈,是创作理论的匮乏,理论与实践益发脱节,批评只是创作的点缀和作品的阐释者。因此,中国当代的美术批评如何建构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许多新知识会带来了许多新的评价指标。在刚刚召开的“‘十二五’时期中国美术发展战略座谈会”会上,针对这一现象与会专家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邵大箴:理论要联系实践。

邵大箴指出理论要联系实践。中国美术界应该敢于树立中国艺术家的形象。在遵守国家法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体制,不受外界的影响。

詹建俊:加强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詹建俊建议进行中国文化系统的、基础的理论建设,对发掘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如何结合当代文化发展进行新的创造性的建构,使之成为具有文化传承的、自主的理论结构,使它能够有效地在当代中国和国际起重大影响,能够和西方理论对话,能够引领美术创作者。

薛永年:构建讲求核心价值观念的美术理论体系。

薛永年建议应该按胡总书记讲话中强调的“着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破解新难题”,围绕从西方传来的视觉文化、大众文化、大家关心又莫衷一是的世界语境与民族身份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减少认识的盲目性,增进理论的自觉性,用自信的姿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用开放的心胸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立足现实,用批判吸收开拓创新的意识建设中国现代文化,构建讲求核心价值观念的美术理论体系。

薛永年还建议,为了切实发挥美术理论批评的功能,除去有效地发挥美协理委会的作用外,可以扶植指导成立省级美协理委会。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密切理论委员会和其他艺委会的合作。宏观地把握地域大兴文化建设的时机,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与地方合作。

吴为山:应从历史的、宏观的与大文化的角度进行价值评判

吴为山在书面发言中批评了当前理论评论“套话多、好话多、空话多”,他认为理论批评应该从历史的、宏观的与大文化的角度来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美术发展进行价值评判,并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个案研究,充分分析艺术家的创造成就,剖析艺术作品中的风格、流派、内质等对当今美术有价值的部分;站在历史与世界的方位,审视与探寻美术发展的规律,抓住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的风格、流派、评论的要点的核心价值,认清艺术评论和美术作品共同的追求——关注人性、体现人文关怀,以时代的精神再现全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和审美需求。

郑工:明确各自的艺术主张及语言方式

郑工指出要对当前涌现出的各种“门派”观念或各种有影响的创作理念及其表达样式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核心概念及相应的专业术语,推出各种理论体系,明确各自的艺术主张及语言方式,建立各自不同的审美范畴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建构知识谱系,探讨知识的普泛价值。美术批评必须在创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新的阐释空间,将目前的“门派”推向“学派”,并在学派的基础上伸张主义。

与会专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美术发展面临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关键是要建构当代中国美术的核心价值体系,确立国家美术的精神取向和品质判断的美术理论体系,增强中国美术的国际话语权,打造中国美术时代。

此文根据杨萍、赵昆的《“十二五”时期中国美术发展战略座谈会综述》整理而来(有删节)。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