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保持优势 扩大影响力:董国强谈匡时五周年心路历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08 20:12:29 | 文章来源: 《大观》

        文\孙晓彤

五年的时间,可以让一个强褓中的婴儿逐渐成长茁壮;五年的光阴,也可以让一家新成立的拍卖公司,历经艺术市场更迭盘整的洗礼,成为中国拍卖行业中的佼佼者。恰逢北京匡时拍卖的五周年庆,《大观》很高兴在秋季拍品征集已经大致底定的此时,专访到匡时的总经理董国强,与我们的读者分享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企业成功经营的理念。

记者:当初为何会想成立拍卖公司?

董国强:匡时是2005年成立的,在此之前也一直有人找我做拍卖,但那大多是客串和帮忙的性质,加上我个性比较懒散,所以2005年以前我一直没有真正投身拍卖,更多是做一个旁观者和买家。 2002年我生了一对双胞胎,我很喜欢小孩,所以那段时间几乎就是天天在家当好爸爸;后来,到了2005年,孩子渐渐长大了,我心想:总不能让孩子觉得爸爸整天在家睡觉、什么事都不做吧? (笑)所以才觉得自己应该再出来做点事,对孩子起一个榜样作用。另外的几个原因就是:第一、以我在拍卖行业里的经验,对行业有一定的了解;第二、过去我累积了不少买家、卖家和行家的人脉,其中大多数都是我很好的朋友,他们也都鼓励我出来做拍卖;第三、自从2003年SARS之后,艺术市场的整个盘面扩大,对于做拍卖来说是相对有利的生存条件。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自己可以从事拍卖行业。决定要做拍卖之后,我就找了我的好朋友刘益谦─对刘益谦来说,艺术品他也收藏了十多年,对这个行业本身就有兴趣,他自己也有多圈内的朋友,加上我们两个相互之间的信任基础深厚,于是就决定一起成立匡时拍卖。

记者:可以谈谈匡时拍卖刚成立时的情况吗?

董国强:从外人看来,拍卖很简单,不过就是收件、上拍然后收款;但真正涉足之后,就会了解其中有许多环节复杂的部分。而我,既没把拍卖想得太简单、也没有感觉它太复杂;现在回想起来,当初也是在“半懂不懂”的状态下成立匡时的。匡时成立的初期恰好赶上了市场的回调,2005年的上半年大部分拍卖公司的成交额都比2004年减少许多。作为新的公司来说,我认为赶上这样的时机不见得是坏事─市场好,谁都能做;市场不好,恰好可以看出谁能做、谁不能做。但当时我信心十足,原因有几个:第一、我想做的是好的、严肃的、负责任的、也被业内行家与藏家所接受的拍卖公司;第二、以我的专业和热情,我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

记者:为什么会把公司起名为“匡时”?有什么特殊的含意吗?

董国强:讲到“匡时”,很多人就想到“匡时济世”或“匡正时弊”,听起来似乎有点狂妄。但我的想法是,每个人不一定具备“匡时济世”或“匡正时弊”的能力,但却可以具备这个理想─既然要做拍卖,我就希望透过这个平台,把我对艺术的热爱传递给更多人。

记者:你觉得匡时这个品牌,在经营了五年之后,所树立的企业形象为何?

董国强:在成立匡时之初,我思考过这个公司该如何在国内的拍卖行业中立足─因为,在之前参与拍卖的过程中,我的确目睹一些公司由弱到强、或由盛转衰。我一直认为,了解竞争对手的健康,和了解自己的健康一样重要;换言之,我首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寻找差异性的优势。作为一个新的拍卖公司,市面上有的是成立十年以上、甚至品牌有百年历史的竞争对手,他们累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在这方面,匡时可说是远不及它们。所以我希望树立的品牌形象,必定是有别于它们的。我是一个注重形象的人,同时我也爱惜企业形象。匡时成立到现在五年,我敢保证地说,匡时从来没有主动搞过假拍─也就是说,历年的成交额都是受到业内信赖且备受好评的,而这也是我很欣慰的一点。包括今年春拍匡时的总成交额突破了人民币十亿元,这也代表匡时确实在五年中跟上了市场的步伐。

记者:经营拍卖公司五个年头,你碰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董国强:这可以分成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内部方面,到目前为止,我自己认为最大的挑战,也是日后必须调整的部分,就是人才的培养。有人说匡时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厚的公司,这来自于我自身的理想主义─做事亲力亲为、凡事都觉得自己做会更好,但这反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其次就是公司制度的建立,因为在过去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业务上,尽管我们的同事人都勤奋而踏实,但在公司的管理和制度建立上,匡时仍然不及许多老牌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匡时若要继续进步,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加上又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未来肯定是会遇到发展障碍。这是我五年下来的总结,我希望到成立十年之后,这些问题可以获得解决。

从外部来说,我自己认为对于市场环境和客户复杂程度的预料上不足─拍卖是个行业小、圈子大的事。从拍卖金额来看,其比重在全国的经济比例中是相当低的,但接触却是来自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换言之,要从事拍卖,必须具备的是与人沟通的能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却也是五年中我收获最大、也是这个行业最吸引我的原因─我们能接触到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在交往的过程中,我可以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并成为朋友。

记者:你怎么看中国下半年的拍卖市场?

董国强:今年秋拍各个拍卖公司都会面临相同的一个问题,首先就是征集作品困难,这有几方面原因:第一、市场价格变化大,买家和卖家对于作品价格的作品期望值不同,这考验着拍卖公司对于市场预判的能力;第二、是对于客户的掌握能力,在面对每一件收进来的拍品时,你要问的是自己有没有能力把它卖出去。其次则是拍卖货款的拖欠,再怎么高价的作品虽然在拍卖上实现了价格,但货款拖欠的时间比过去长,就抵销了市场的进步,我想这个情况比过去几年更严重。

记者:你觉得从事艺术品拍卖,最大的成就感为何?

董国强:人们把作品交给拍卖公司,不外乎几个原因:第一、拍卖是公开公正的平台,交易透明;第二、拍卖有其偶然性,同一件作品在拍卖公司可能会创造出更高的价格;第三、专业的拍卖公司可以重新包装拍品,提炼其中的内涵、并提高其价值。对我来说,做拍卖最大的成就感在于,如果能够透过自己的努力,让不了解艺术的人,了解艺术、进而收藏艺术并且认可你,这个成就感,甚至超过我过去收藏作品的快乐。

记者:你认为匡时在市场上最不可取代的优势为何?

董国强:第一、在内部人员上,我们的工作人员没有太多行业里的习气;第二、就是团结,我们有外界所不能想像的集体忠诚意识;第三、我们公司强调的就是服务,在过去我们会以为拍卖公司从事的就是艺术品仲介服务,但其实“服务”一直不够强,原因来自于过去中国的拍卖公司经营比较容易,现在一旦竞争加剧,弱点就暴露出来;第四、就是公正透明,匡时至今建立起的市场口碑,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累积的成果。

记者:如果说五年是一个里程碑,你认为未来匡时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董国强:坚持理念,扩大匡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另外就是保持优势,巩固我们的地位,再把相当一部分的精力放在企业的规范管理上。只有竞争才会带来进步,未来五年,随着艺术品拍卖的获利可能提高,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拍卖公司的经营来,必定会涌现更多的拍卖公司,而他们也会让行业的竞争更激烈、促使进步也更快,在面对这样的竞争,匡时该如何调整心态─不是把后进者都当成敌人,而是如何一起把市场盘面做大,形成一个健康的交流。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