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艺术巴塞尔2010总监Marc Spiegler访谈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6-15 12:43:5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中立者为Marc Spiegler,左一为Annette Schonholzer

六月十六日至二十日,第四十一届艺术巴塞尔即将隆重举行。作为全球顶级的当代与现代艺术盛事,本届艺术巴塞尔将有近300家来自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引领潮流的画廊参加。参展艺术家不仅包括了许多现代艺术大师,还有不少表现亮眼的艺坛新人,总人数达2500多人。本届艺术巴塞尔一如既往地呈现了最高水准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多媒体等,并有更加多元化的展览环节。Abitare的记者Paola Nicolin日前采访了2010年艺术巴塞尔的艺术总监Marc Spiegler。  

记者: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你之前的工作,作为一个资深的艺术记者和批评家,你累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从芝加哥到苏黎世,你为许多报章杂志撰写过文章,如The Art newspaper 、The New York Magazine、 Art + Auction、 Artnews、 Metropolis、 Wired和Neue Zürcher Zeitung等。现在你成为了艺术巴塞尔的总监,这些经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Marc Spiegler:我认为这两方面是有很深的联系的。我的写作关注艺术世界的体制,在这里,画廊扮演着主要角色。而艺术巴塞尔是展现全球画廊的重要平台。所以,画廊是我长久以来的思考的一个关键点。在以前,我通过关系网络和相关经历去了解在艺术世界里发生的事,写一些文章;而现在,途径是一样的,但是我开始用我的努力成果,使画廊和艺术家们受惠。但是有一点很不同的是,以前我单独工作,现在是我是属于团队中的一部分。Annette Schonholzer是艺术巴塞尔的另一位总监,我与她的工作关系最为密切。

记者:我们可否来谈谈你在2007年策划的一个网上艺术杂志—艺术世界沙龙计划(Artworld Salon project)?它也是你收集信息、锻炼技巧的一个平台,或者说是你的“艺术健身房”,可以这样形容吗?  

Marc Spiegler:是的,当然可以。巴塞尔艺术对话和艺术沙龙有直接的联系。在庞大的艺术世界里有许多的参与者,有艺术家、策展人、画廊、收藏家、博物馆等,为了让他们互相交换信息和观点,而组织一些沙龙活动,是非常有意思和有价值的事。艺术巴塞尔不只是画廊们售卖作品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交流各自的意见、观点、美学趣味。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人们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到处旅行、对全球的艺术深入地体察,但是在艺术巴塞尔和艺术迈阿密海滩,人们可以参观全球的顶尖画廊,欣赏其最优秀的作品。  

记者:艺术巴塞尔,其实可以说主要是一场艺术展览,除了大师级别的作品,它还提供了一个给新作品亮相的平台。就好像艺术无限(Art Unlimited),它是一个展现大型雕塑、装置艺术的环节,你能谈谈它的情况吗?  

Marc Spiegler:艺术无限(Art Unlimited)初设于2000年,是对艺术世界的一些现象的明确反映。艺术家们对作品的思考逐渐超越了传统画廊、藏家居所的狭小空间,并呈现出对大型作品日渐浓厚的兴趣。艺术巴塞尔如果没有设置展示这些作品的空间,这将是对艺术发展的一种屏蔽和隔断。事实上,这个环节的设置,能给收藏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藏家们走进会场,会开始想象买下作品后放置的可能性。以前通常被认为是只有博物馆能展示的作品,其实现在都是由私人藏家提供的。所以,艺术巴塞尔不仅反映着艺术世界的潮流,并且它也参与其中,作为一种“催化剂”,促进着艺术的发展。

记者:今年的艺术巴塞尔的主要框架是什么?除了主要的会展中心,在外面有什么特别策划吗?  

Marc Spiegler:艺术巴塞尔的主要框架和往年一样,主要由画廊和座谈会组成。今年我们参展画廊数量不变,讨论和座谈会也将以同样的力度的组织。今年有一个新的单元,叫艺术特色(Art Feature),在主楼的两层都有展示场所,每层将各呈现十家“艺术特色”画廊。此单元意在强调策展项目,有时是单个艺术家的一幅作品,或一系列作品,有时是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各异的作品。展览的方式突破传统画廊摊位,而易之以高度聚焦、重点突出的新模式。此外,还有“艺术游行(Art Parcours)”单元,是由瓦提斯当代艺术学院的简斯?霍夫曼(Jens Hoffman)策划的户外活动。十位艺术家将会在巴塞尔那充满历史文化感的不同公共场所展现他们的作品。观众可以在不同的地点看到丰富而多元的艺术,不仅有已经成名的艺术家,还有很多艺坛新晋之秀,包括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达米安·奥特加(Damián Ortega),约翰·博克(John Bock), 马撒。罗斯勒(Martha Rosler)和 纳瑟莉·杜尔伯格(Nathalie Djurberg)。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