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提切利《三博士来朝》(1500-1510年)
作品解析
《三博士来朝》的主场景构框是由一些巨大的岩石堆衬托而成。沿景观向后继续延伸,可以看到在明亮的天空下,广阔的丘陵地带渐渐消失于远方的地平线上。其间,可瞥见巨大的、防御坚固的耶路撒冷城墙。那些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奔走而至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云集在三位圣贤之士的周围,朝拜神的化身的婴儿(耶稣)。据《圣经》记载,画中三圣贤跪在为了拯救世界而诞生的圣婴之前膜拜。此画是波提切利在他生命的最后期间所创作,但鉴于一些未知的原因,他未能真正完成此画的着色。即便如此,在这幅波提切利临终前最后的作品之中,我们仍可明辨其细腻而且极富表现力的特征。
安东尼奥
“我们常常只提波提切利的维纳斯,而实际上提香等也画过。我希望在上海博物馆的乌菲齐珍藏展后,中国人对意大利艺术家的认识不只是波提切利、提香这些名字。比如,这次我最喜欢的是不那么著名的但却很有特色的一位画家菲利普·纳波利塔诺的画作。”
东方早报:作为策展人,您对此次展览的82件展品的挑选标准是什么?您个人对此次上海展览有何期待?
安东尼奥·纳塔利(下简称“安”):我这次不仅仅选择了意大利知名画家的作品,不那么知名但对西方绘画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的作品也选择了很多。我希望这次选择的画作能够加深两个伟大的国家之间的互相了解,所以偏重有传统服饰、风光和建筑的作品。总之,我相信这些画作可以使得大家对意大利文化更加热爱。
上海和北京对我来讲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和传统,所以我们选择先到上海来进行第一站的展览。
克里斯汀·赛博德自画像(1747年)
蒂贝里奥·蒂蒂自画像(17世纪初)
东方早报:这次中国巡展的安排和乌菲齐在其他国家的巡展有何不同?
安:在一个国家进行巡展,包括此次的中国之行,乌菲齐只有过3次这样的展览。之前的两次分别在美国和西班牙。美国的那次我们是在5所大学的博物馆展出风景画;而在西班牙,巡展的主题是宗教题材的画作,我们去了马德里和西班牙。去美国的时候,我们带了45幅作品,而这次来中国的作品几乎是那次的两倍。中国巡展的规模是最大的。
东方早报:在此次上海展览的作品中,您自己最钟爱或觉得最特别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安:我最喜欢的是不那么著名的但却很有特色的一位意大利画家菲利普·纳波利塔诺的画作。这次带来上海的有两幅他的尺幅比较大的画作《草地上的野餐》和《乡村舞会》,这在他的创作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因为他的画作一般尺寸较小。这位画家一度在佛罗伦萨,但之后去了那不勒斯,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名字中有“纳波利”的原因之一。那个时期,正好科西莫·梅迪奇二世非常喜欢他的小尺寸的风景油画,他也是当时的贵族非常喜欢的一位画家。
你可以看到,在他的画作中充满着一种诗意,而且充满着感情,人物的动态都十分自然愉悦,而自然和人物动态之间也非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