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艺术家都是当代艺术探索的在场者”——访忻东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26 21:25:11 |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邱家和

2005年8月忻东旺在河北康保与作品《憧憬着的老段》原形在一起

忻东旺 江湖·遇

近日在上海M艺术中心举办的《时代坐标——具象5人展》中,被人们视为“写实主义”画家的忻东旺以一组略显变形的农民肖像作品参展。为什么在当今都市化的时代坚持农民形象的塑造?记者在展览现场对他作了专访。

农民形象是符号

致力于当代农民肖象的创作,似乎是忻东旺最突出的特征。他在2006年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巡回展出的个展就叫《村民列传》。不过忻东旺却对记者说:“我是借用农民来表达。这是一种符号,一种媒介。我借此传达对社会、时代的看法,传达自己的感受。”他还表示:“我也会画一些都市人物。但画的是我理解的都市,是随着社会变革的那一部分——农业文化转向工业文化,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就是我眼中的都市。”

“我的画对都市观众来说不那么可口、那么赏心悦目,但必须要有人做。这关系到画家的艺术理想。艺术家应该走在大众审美的前面。”他又指出:“在上海喜欢我的作品的人也有,有非常感人的故事,如2006年在上海做个展,有一个北大荒呆过的上海观众当场流泪,因为展览勾起了他对一段人生经历、对农村风物人民的怀念,唤醒了他已经麻木的神经;还有一个心理医生也哭了,对那些常常在大街上、地铁站里擦肩而过的民工,对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第一次有了关注。”

从水彩、风景起步

忻东旺以油画人物肖像见长,但他最早参加全国性画展的作品是水彩画与风景画。对此他说:“我的生活环境、我接触艺术的过程,是从最基础、最底层的阶层开始的。我是农民出生,生活在农村。天性特别热爱绘画,在我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力所能及地尽可能地接触艺术。在画水彩之前,还画过炕围子,最初从事的就是民间艺人的工作。”当年他画风景,是因为要有作品参展,也因为画人的难度高;就像刚开始先画水彩,然后再画油画。

不过现在回首往事,他认为:“我从没有专业知识到掌握一定的知识,所掌握的工具、创作的艺术手段在变化,但重要的不是变化本身,而是这个过程。我是从业余的、民间状态中开始艺术创作,作品与我的生存状态、我的情感有关联。这样的成长经历,形成了我对艺术的本质理解,使我在以后的学院教育中保持对生活、生命的关注。绘画的手段会不断丰富,但表达的愿望则是艺术创作的核心。”

借写实还传统意象之魂

人们把忻东旺当作“写实派”的代表画家。但他却强调:“写实的实不是建立在学院教育的理念上的实,不是艺术语言上的实,而是精神情感、生命体验的实。”他对写实的理解是更为宽泛的,超越视觉意义上的实,不局限于客观、视觉的实,而是精神、心理上的“真”。因此他自认他的画有变形,有中国传统的写意、意象造型的特点。

他还对“写实主义”、“当代艺术”之类的标签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是当代艺术探索的在场者,不能逃避当代艺术。但现在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过于狭窄,仅仅是几种样式。他认为西方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之后出现当代艺术,与西方社会的突变性。作为艺术表达语言,过去的语言都不够,所以需要注入当代的感受与方法。而他的探索也是艺术语言的变化,不断渗透现代意识和当代的精神。他说:“我是借西方传统的体而祭东方传统艺术之魂,传达时代文化精神。我用写实的语言,画写实的面貌,却不断地消解客观意义上的‘真实感’。最终的方向会回归到传统艺术中的基因中,回到写意的意象。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