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搞现代设计有自己的创新,既凸显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又很现代。你一看就是中国自己的设计,但又具有世界水平。他比较好的一点就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上进行创作,在国外已经看了那么多东西,知道世界最高水平是什么;然后回来看中国的东西,再融会贯通地设计。”庞涛说。
庞薰琹的作品如今存世量大约五百余幅,大量杰出的绘画都毁于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庞薰琹去世后,其家人先后捐献了五百多幅画作,市场上流通的更是少之又少。据庞涛介绍,庞薰琹巴黎时期的画虽有上千张,但如今已不剩什么。“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了北平,为了不当亡国奴,父母就带着我们出走,整个家都放在那儿无暇顾管,绝大多数的画都散佚了。”
由于艺术价值较高,市场流通量少,庞薰琹的作品市值普遍超过了6位数,随之而来的仿造品也不在少数,作为长女的庞涛对此深感气愤。“庞薰琹的东西在社会上比较少,真正想收藏的人得下功夫,了
解他当时所思所想到底是什么,了解其人品、画品的水准线,熟悉作者的格调、气质、品味,这些元素是不会在假画里出现的。”庞涛说,“画如其人,因此要熟悉作者的履历,许多假画很低级,不下任何功夫,明目张胆地欺侮收藏群体。例如有的画无中生有地标明“某年画苏州风景”,但他当时根本没有可能去苏州;也有标去桂林的,而实际他上一辈子没去桂林画过漓江。其实稍微了解作者履历就可筑起最基本、最起码的防假第一道墙,然后也要仔细观看、研读其作品。2006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庞薰琹画册》,更正了之前出版物的错误之处,许多作品都有作者本人的背景描述,另附艺术分析可供参考。劝收藏人士不要贸然轻易大方出手为上。”
在鉴画上,庞涛认为真正的收藏家应当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艺术涵养,才能对作品有识别能力,“画家的画风无论如何变化,作画时的投入、人品、画品、气质、艺术追求、创作水平等因素,研究时不可忽视。有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的人,对作品自然就有深刻的认识。任何一样东西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即使是细微的差别,可能性质就不一样。没有受过艺术方面专门训练的人要想不被骗,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否则就要付出高昂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