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虚无”不是年轻艺术家的代名词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29 22:06:50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连冕

前几日,一位“70后”的朋友感慨道,现在国内大小展览,“80后”作为主角登台的情形越来越多了。这是件好事儿,说明“80后”长大了,有些甚至可以独当一面了。不过,我也很理解他所以“感慨”的缘由,即“80后”的青年,包括那些曝光率日隆的在艺术领域内的各色活跃分子,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批评观”和价值尺度呢?而这些似乎经历得太少的小青年,是否能够肩负起社会的新使命?

细想之下,我渐渐觉得如此的质疑实在容易变成“伪命题”。换言之,“80后”的价值观必须与其他时代的人完全迥异吗?抑或是,只有与前、后的时代彻底地隔绝,才是“80后”证明自己的唯一途径吗?我看不然。

近几年来,“80后”的年轻艺术家已经太习惯于特立独行了,他们的唯一财富似乎就是从“与众不同”中获得的。然而,简单回望一下短短的人生路径,不少“80后”又的确心虚:如果真要拿阅历作为衡量,那么他们几乎就是“虚无”的代名词,有些策展人甚至还不断地撺掇着,展列那种苍白和稚嫩,以此作为“博君一乐”的噱头。可话说回来,有过酸楚、艰涩,甚至炼狱般磨难的艺术家,在这个时代又能实现怎样的负责任的作为呢?平心而论,正是“虚无”和“老于世故”在双重折磨着“80后”的身心。有一些这个年龄段的朋友也曾向我吐露,如果说“虚无”是个“劣根性”,那么他们宁愿如此下去,因为青春的艺术之神似乎真的曾向他们暗示,“敲打算盘”的日子终归不是艺术人应该的选择。

其实,“80后”的前辈们何尝没有过这般矛盾的境况?他们也曾不断困惑于生存到底是不是第一位的问题。就这点,“80后”的“虚无”又是真正值得的。因为,起码若能将这样挣扎的心绪维持,“80后”还是大有希望的。生命乃亘古的主题。“80后”中的一部分真正在思考的艺术分子,他们独立的标志或许正是如前行者那般对于这“无量诸苦”的彻悟。

然而,彻悟之余更应关注的是建设。只知逃避,不能成为“80后”的秉性。这个世界的“思想”并没有多大变化,每一天、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剔除的、古老的恶。当“80后”自认为放眼寰球之时,他们是否真切地关注过那些或美或丑的周遭;当自认为体悟民生之际,他们能否勇敢地宣布将为世界带来更丰富而绚烂的明天?如果真的需要批评的价值观,那么首当其冲的就该是为如此多元共融的未来而奋斗。

再展开说,这就是“80后”亟待具备的、有着批判性的历史观:从俗世中学会重生,从往昔中习得教诲,进而为共同生存的土地添加崭新的艺术力量。惟其如此,才知道我们为何创作、为何批评,为何又要建设。当庸庸碌碌,或者惊天的宠辱袭来,我们也才能明辨是非,知晓怎样做到不惑于外物。当然,这些都已远远超越了“80后”的年龄限制,指向的是人类造物的终极归宿,成为我们永恒追寻的理想。批评,就是为了无限趋近于它。

落实到操作上,当“批评”开始,我总能忆起19世纪英人兰陀(Landor, W. S.)的几句诗行:他迷失在欢乐逝去的时候,迷失在自然喝令着人们遵命、听话的时候,“I see, and know not why, Thorns live and roses die.”他明白,不过又在询问,为何如此?——“玫瑰枯萎但刺儿却在”。批评不是掐灭鲜花的刀剪,批评更不应该只有刺。斗争那丑陋的,是为了犁田、播种;挑衅那无知的、自负的,是为了给智者、贤人留出通道。然而,更关键的是,应该给恶从善的包容,给愚昧向往光明的可能。

那,“80后”该做什么?是的,请揭露那些虚伪的,挑战那些专断的,激励那些病馁的,鞭策那些后进的!惟其如此,夫复何求?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