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你的立场在哪里?”与“批评家的抱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13 08:29:58 | 文章来源: 世界艺术

2.

翻查大部头的《韦氏字典》可知,与艺术有关的“形式主义”解释只有一条:“明确强调布局,在绘画和雕塑领域表现为构图的传统规则。”但我的感觉是,与字典的解释相比,“形式主义”在今天具有不同的、更多的意义。这还要追溯到一战时期,那时,这个词成为了俄国前卫文学运动的名称,该运动强调诗歌和散文主要在于“形式”。时隔不久,它就被布尔什维克用滥了,成为了又一个“主义”,泛指现代主义和前卫艺术及文学。无论在俄语中它有何含义,但在英语里它变得俗不可耐。因此,前不久在美国艺术批评界,当形式主义成为一个流行语汇时,令我大吃一惊。任何有水平的文学批评家都无心用这个词。最近,有些艺术家被称为“形式主义”派,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他们摇旗呐喊的批评家被另外一些批评家称作了“形式主义者”。这真是俗气加报复!

使用“形式主义”这个词之所以荒谬,原因之一就是它回避了一个难题的实质,比如我们如何感性地评价艺术品?“形式主义”为了推理,认为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截然分开。照此说,推理性思维所要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些艺术问题,艺术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它不受推理性思维的浸透。

经过思考,我觉得艺术中凡是能够被言说、被指认的一切都要自动从作品的“内容”、含义、要义或“意义”中抽出来(这些词有损于艺术到底“是什么”这个宏旨)。如果“形式”在这里有意义的话,那么作品中的任何东西,如果它不是关于其“内容”的就必定是关于其“形式”。“内容”本身就无法定义、无法解释、无法讨论。无论但丁或托尔斯泰、巴赫或莫扎特、乔托或大卫企图表达什么内容,或说出其作品所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其作品的效果(effect)都超越了任何明确的东西。就算是再差的艺术,也无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它的意义就在于此,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其“内容”是不明确的。

这些话已经有人说过,也没有多么高深,事实本来如此。但话还没说到点子上:作品的品质内在于其“内容”,反之亦然,其实品质即“内容”。我们知道,正是由于作品的效果,它才具有了内容。效果更直接的意指就是“品质”。本来可以直截了当地谈感受,说委拉斯贵支的作品比萨尔瓦多·罗莎(Salvador Rosa)的作品更好,但有的人偏偏兜圈子,说前者比后者更有“内容”,是何道理?对于这些作品的内容,你没法说出真正靠谱的东西,但你却能具体明确地说出两者给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像“品质”那样,“效果”也是“内容”,如果进一步强调“效果”和“品质”带给人的真实感受,那么批评也就基本不需要“内容”了……

有各种各样的反“形式主义”,这一点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但那些更具雄心的批评家试图涉足抽象和再现性艺术的“内容”,他们的理论是成熟的,在这一点上毫不亚于那些鄙视抽象艺术的反形式主义批评家。波洛克的“满幅”作品反映了大众社会的均等趋势,这种说法在艺术批评领域并不靠谱,因为这与波洛克作品的品质并不相干。再比如,(就像罗伯特·戈德华特那样)说克莱因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形象,反映了一个人全然不露感情并带着‘压力下的风度’译注乐观地抗争着。”这就是一种不切要害、一派荒唐的说法。好的艺术的确无涉情感,但如果艺术没有表现压力下的风度,对于好的艺术我们还能说什么?如果我觉得克莱因不是乐观,而是悲观的,谁又能反对?就这一点来说,我和戈德华特争论的基础何在?连趣味都不用谈,因为如果你非要说克莱因的艺术反映了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东西,那你根本不用看他的作品。虽然我被认为是“形式主义的中流砥柱”,但也曾沉迷于“内容”。不过现在我已经放弃了对“内容”的讨论,因为几年前我突然意识到,我关于“内容”的说法虽然漏洞百出,但却没有人发现,就“内容”我可以畅所欲言,而听起来又堂而皇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2

在我看来,那些反“形式主义者”更有头脑,他们承认抽象艺术但指责“形式主义者”忽略了再现性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其说明性主题(illustrated subject),无论该主题作为“形式”还是作为“内容”。作为一个有名的“形式主义者”,我对这样的指责要据理力争。很明显,在具象艺术中,说明性主题(或者说“文学”)可以,并且已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摄影艺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达到了其最高品质。我的经验告诉我,摄影作为艺术毫不逊色于绘画。然而,要一针见血地讲出绘画或雕塑中的文学因素却绝非易事。

当一个说明性主题作为主题时,其意义(比如女孩儿的美丽,她的肤色、表情、举止等)会呈现在所有人眼前,而不仅仅是那些习惯于绘画与雕塑艺术的人。就主题而言,安格尔的肖像画和《时代周刊》的封面并没有性质上的差异。那些看不到艺术中非文学性因素的人巧妙地运用着图像学方法。一件绘画或雕塑作品之间的品质性差异似乎很少是由于文学含义造成的。我故意使用了“似乎”,因为我们无法将说明性主题以及作品中的一切其他因素与作品分开“思考”或“观看”。无论你对它多么的不屑,形象化的东西还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何以至此?没有哪个评论家能够切中效果品质(quality of the effect)的要害。我还注意到,当前那些对“形式主义”不满的反形式主义批评家最终还得求助于“形式主义”,因为如果不这样,他们的言论就会被指责为不痛不痒的陈词滥调。

以爱德华·蒙克为例。他的“文学性”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然而,其艺术的纯粹绘画性影响(姑且不论他的素描和版画)却不及前者,应另当别论。虽然他的许多作品在绘画的层面上都取得了成功,但却没能像伟大的作品那样一次又一次地吸引我的眼球。与马蒂斯相比,蒙克总是逊色一筹。那么他插图式的(illustration)作品如何能承载这么多的意义?又是怎样富有激情地将这些意义传达出来?对于这些问题我希望那些非“形式主义”批评家能不吝赐教,哪怕只言片语地举个例子也是我求之不得的。因为,用词语观照文学比观照“抽象”和“形式”更易,写出好的文学评论比写出好的艺术评论更易。你可以就一部平庸小说甚至是诗歌所描写的生活进行长篇大论。而且无论你的评论是否能够给人带来智慧,你对(作为艺术的)小说和诗歌的失误判断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罗斯金对着一幅自己本来喜欢的画作叹息不已,因为那上面画了饮酒的孩子。假如他谈论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本小说,那他的这一举动就不会如此荒唐了。准确地说,长期以来,不切要害的不是文学批评家,而是那些作家和图像学家,不过,只要他们不以批评家自居,我们就相安无事。

《艺术论坛》,1967年12月,《现代主义、批评、写实主义》,查理斯·哈里森、弗雷德· 奥顿(主编),1984年(未修订)。

1 编者按:此文原名《批评的问题》,系《艺术论坛》杂志某系列栏目的一部分。除了格林伯格外,为该系列栏目供稿的还有罗伯特·戈德华特、马克思·克罗佐夫、芭芭拉·罗斯、贾斯丁·肖尔、盖贝尔?赖德门、杰克·博纳姆和罗瑟琳·克劳斯。

译注见海明威,《老人与海》。

2 编者按:罗伯特·戈德华特以读者来信的方式在《艺术论坛》(1967年12月)上发表了对格林伯格一文的评价,在同一期,格林伯格予以反驳(见下一篇)。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