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从地铁站看当代中国城市美学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6-29 11:01:46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  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 朱明月

地下空间作为新型国土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发利用率越来越高,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就人类所生存的有限空间而言,发掘地下空间的可能性,是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战略性选择。

本文从公共空间、城市美学角度出发,来阐述地下空间存在的艺术性上的问题,以及地下空间的一些特殊空间环境,从公共空间艺术自身特色入手探讨,从景观造型的观点和设计理念来探讨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中,如何创造出更生动自然的空间环境;另一方面,从公共空间设计的角度来分析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中如何营造出更舒适宜人的空间效果。

我们的创作希望通过我们的设计,让出入地铁站的乘客有更轻松愉快的感受——给人有“回家”的温暖。

经过前期对杭州市1号线整体的调研发现,“闸弄口”站是被住宅小区包围其中的,这个地带的小区有五六个之多,有象征新时代的现代高级住宅区,也有生活味十足的普通小区,更有杭州典型的老生活区。可以说,这个地点综合了现代城市居民住宅的所有特点,是最能反映杭州城市人们生活状态的区域。这就成为我们设计的灵感源——“家”。而且这个站的空间没有多余的结构,是个典型的地铁站空间,这样更能体现我们的设计理念,即破除传统的地铁站形态,从审美感知上让人对地铁站空间有全新的理解。

首先问题产生在我们确立“家”这一主题之前。曾经想从文史角度来寻求“闸弄口”的地域性特征,但是这点让我个人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么多年的大学学习,每次设计创作的主题确立都倾向于历史文脉,总想从文化上来确立设计的唯一性。我觉得这只是我们对历史、民族文化一知半解的粗略印象而已。如果眼光局限于历史和民族特色,往往会忽略这个地域本身的现有文化环境,没有经过大量的文史考证和研究所做出的历史特色的设计,只会让人觉得做作,所以这次索性放弃了历史文化。随后的问题是我们对于“家”的理解各持己见,设计的表达方式也无法达成共识,方案都停留于表象,这样提出来的设计很像家具商场的样板展示。这是因为在设计过程中太追求形式而忽视了内在感受,这是我们学生时代的通病。其实这个问题甚至可以上升到美学角度来探讨,当前公共空间艺术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形式美而进行,普遍缺少对审美主体的关注。所以当今国内许多的艺术形式都与大众的审美脱节,让人觉得不自然或感觉没有特色。

自城市之美引发而来的城市美学

城市美学的产生是一个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用马武定先生的说法它是一门研究建筑、城镇、大地景观等一般审美规律的综合性美学,它的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所涉及的美学门类众多,主要有环境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和艺术美学等。

地下空间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性

在我的思维印象中,城市的空间结构概念的本质就是公共空间,将它比作是一个实体的话,它的造型应该是内在被无数小孔镂空的状如丝瓜干一样,其中的小孔象征着私密空间,所以城市是由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组成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态的具体直接的表现,即作为实体承载城市的形象;私密空间作为其负形直接影响着城市形态。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生活本身的一种具体感性形式。如今,城市已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功能趋向多元化,整个空间结构也从单纯的地面城市转向多层空间立体城市。向高空要空间、向地下要空间,已成为城市立体化开发必要手段。当向水平和上空发展空间的条件达到近乎极限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地下空间在扩大城市空间容量上的潜力。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城市地面、地上和地下空间协调发展的概念。把由于交通阻隔而造成分散的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的地下空间以地铁车站为枢纽,城市形态呈地面、地上和地下协调发展的综合空间。从而改变了城市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立体化再开发的过程,一个崭新的城市面貌将逐步展现和建立。所以,地下公共空间的空间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它将是突破传统城市印象的新的契机。

从城市美学角度引发的地下公共空间设计概念

城市美学的体验,要求地下公共空间的设计必须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改善地下物理环境,吸引人们的脚步。在地下空间中运用自然要素能够创造生动而舒适的空间感受,并可唤起与自然界的一些联系。由于地下空间的环境没有地上空间的视野开阔,需要通过对景观视觉的规划改变地下空间生硬冷酷的感觉,并通过景观生态设计增强地下空间的亲切感。在地下建筑中,需要依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尽量创造出开敞通透、地上和地下流动的空间效果,以弥补和抵消地下空间建筑封闭、迷失方向等负面因素。

营造舒适感:在地下建筑空间的设计中,首先要从空间考虑,在建筑设计一次空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设计,使空间布局合理,符合使用规律,创造使用上的舒适性。同时应注意二次空间的形态,避免比例狭长不当的空间所带来的不舒适感。而视觉上的舒适感一方面取决于空间本身的舒适程度,即它的比例与形态等;另一方面则由室内空间中的光线、色彩、图案、质感、陈设等决定。地下空间性质使得它作为公共空间却有着与私密空间共通的特征。在设计上使我们有更多可以借鉴私密空间优势的地方。这有助于提高地下空间的舒适感受。

拿我们的毕业设计为例,我们的设计就是以公共空间中的私密感受为切入点,利用“家”的温馨概念来体现整个空间的舒适主题,分散人们对密闭地下空间的压抑感。就审美体验的角度来讲,我们在构成家的元素中严密地筛选以求发掘人们存在于内心对家的普遍共鸣。由于地铁空间结构的不可变性,我们的设计着重在空间质感、照明光线和色彩表现上最求舒适度。当然,在地下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也应特别考虑到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舒适性。

设计通畅感:空间设计可以通过体量、空间的比例尺度、界面的虚实,以及色彩、光的明暗处理创造出空间感。空间感既是指空间的实际大小,也是指空间处理所给人的一种心理上的体验。地下无窗建筑物的封闭感要求地下建筑的室内设计应具有宽敞的空间感。除了提供较大的高敞空间外,地下建筑室内宽敞感的创造还受视觉、错觉、光、色彩、图案及空间中家具陈设的布置与设计的影响。此外,空间的自由度影响到人对空间宽敞的感知。一个具有宽敞感的空间,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人在其中的活动也自由通畅,不会产生拥挤堵塞感。

在空间拓展这一点上,我们的毕业设计在色彩、光线和空间尺度上都有重点体现。在色彩上:我们选择了“白”,通体的白色。从色彩扩张性上讲,白颜色是最具扩张力的,内部空间通体白色会使整个空间都膨胀,向外扩张。从视觉错觉上来看,白色可以削弱边界感,白色的反光效果极强,在边缘接缝的地方会把阴影减淡,使得空间在内部无限扩大。有人认为白色最怕脏,其实是完全错误的观点,由于白色的扩张性会把在其身边的其他颜色挤压缩小,在视觉错觉上能帮助人们忽视污垢的存在感。在空间尺度上:我们放大了布与空间的比例关系。虽然家是布的温暖质感最多的空间,但由于其使用功能,所有带有布质感的物体都有它一定的大小限制。而我们的设计中,放大了布的体量,给人造成自己被缩小了的潜意识,由此可以给人以空间放大的暗示。在照明上:明亮的光线也是一个温馨安逸的家里不可或缺的,这个光线尤其指窗外透进来的自然天光,窗是家这一密闭空间与外界空间联通的工具,使得空间有了延展度,密闭的空间有了通气性,由它透进来的自然光线很容易让人产生好心情。所以我们的设计以窗的形态来拓展空间,照明用光也完全模仿自然光通过“窗”来达到照明功能。通过这些表现来打破人们以往对地铁站产生的空间压抑印象。

加强方向感:有效的标识系统在地下建筑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要,它主要由招牌和地图组成。在那些复杂的、不易理解的地下环境中,人们往往只有依靠清晰的标识设计来辨别方向。这也与前面的通畅感相辅相成。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对标识的规划性做更深的探究,反而是从设计美感上加重了考虑,因为我们的设计是倾向于概念性的,所以标识的形式感就成了我们设计的着重点。因为标识有强烈的指向引导功能,所以我们认为标识应该具有比空间更强的吸引力。不光仅有明显能带来关注,趣味型的加强会更快地被人发觉。并且人们将不再感觉标识是繁杂的,寻找标识是厌烦的,在寻找标识的过程中人们既得到了方便,又能从中体会乐趣。这一点对于改善地下空间的方向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下空间特别是地铁站的开发利用,是人类在自身可能性上的进一步尝试与探索,虽然其中存在很多不足。

近几年间,人们愈加肯定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性与重要性,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今天我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亦有多少迫切。设计业越发被重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美学的关注。可以肯定的是,从近几年不少城市修建、改造地铁站的事例中,一方面加强的是相关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却是人们对美、对美感、对城市美学的一步步认识与提高。

在我看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系列奥运建筑的营造与建设,首先是国家肯定了专业人群对城市美学的定义,但更重要的是2008年作为城市美学分水岭的意义,从这一年开始,由城市美学引发出的相关设计、设计概念,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肯定与提升。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