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扶柱子的老太”和当年充当“模特”的农民(右)。 高国强;许政泓
高国强;许政泓
王官乙(右二)介绍当年创作群雕的情景。 高国强;许政泓
新中国雕塑艺术代表作——大型群雕《收租院》,今起在上海美术馆展出。从1965年诞生时的惊鸿一瞥至今44年,经历了特殊年代里4次演变的《收租院》再次亮相,作品中的人物数量相比“文革”期间179人的“巅峰景象”大为减少,此次展出103人的规模基本恢复到1965年初创时的本来面目。与此同时,缠绕在它身上的政治符号也在历史的更新中逐渐淡出,《收租院》被简单地还原成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关系的艺术表现。
1965年6月4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王官乙和赵树同带着毕业班的5个学生,风尘仆仆赶到大邑县的地主庄园陈列馆。此行的起因,是该陈列馆向四川美院请求技术支援,希望用泥塑方式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农民向地主刘文彩交租的情景。
此前,当地民间雕塑艺人已经以蜡像穿真衣服的形式做过一组蜡塑《百罪图》,但效果不佳。而且,《百罪图》的整体构思过于简单,只是将一家人的交租遭遇以类似连环画的形式逐次展现。于是创作组提出,“每台戏”都是同一家人,哪怕再有典型意义,也很局限,不如把一家人扩大到一个阶级,将收租现场的隔断全部打开,就在当年收租的现场,用群像表现一群贫苦农民在同一天交租的各个环节。
提议被接纳了,王官乙等人立马前往附近农村,访问了一些当事人。四个半月后,泥塑《收租院》以群像展示的方式诞生了。刘文彩当年收租现场布满了黄色雕像,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整个泥雕共有人物114个,按“交租”、“验租”、“算账”、“怒火”4部分排列。
作品完成后,《收租院》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勾起了人们的往事,成千上万的农民闻讯涌来参观。“太轰动了,简直难以想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官乙感慨不已。
1966年、1967年、1970年和1972年,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需要,《收租院》被4次“复制”,并先后增添了不同的人物和场景。
1974年,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基于创作的本能开始复现《收租院》原作,经过长达4年精益求精的创作,玻璃钢浇铜版本的《收租院》面世,它恢复了最初创作原貌,同时对原版进行了艺术加工(精简一些不必要的线索和人物)。它由7个部分组成: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怒火,总共出现99个人物,这便是本次上海美术馆展出的版本,同时也是该版本首次完整露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