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功夫”在画外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16 01:39:19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周少一

     请领导、邀媒体、摆酒会、约朋友,这是多数美术展览开幕式的过场。一场开幕式,少则花费数十万元,讲点排场的,花费可达上百万元。这其中包括看得见的开支和看不见的花费。比如来宾们的机票费、酒店住宿费、餐费是看得见的,疏通关系、打点人情的费用就看不见。

    开幕式花钱又费神。自古以来,没有人愿意做赔钱的买卖,画家们勇于砸钱做开幕式,图的就是赚吆喝、讨彩头。不然,画得好的和画得孬的画家,有名的和没名的画家,犯不着乐此不疲。

    不请领导行不行?肯定不行。对于有名、画得好又卖得不错的画家,领导来是锦上添花,表示地方政府乃至国家认可其艺术成就,重视艺术家,关心艺术。对于这些画家,生计不是问题,他们的生活可以说已经准贵族化了,但作品的保管和流传等问题有赖于领导的关怀。对于没有名又画得不怎么样的艺术家,领导的光临就是雪中送炭了,卖画卖名声,且指望着拉这面大旗充门面呢。领导的重视有多重要,圈内有多个经典案例可供参考,比如曾经红极一时的某书法家,自打被某位重要领导重视,一夜之间,题写的牌匾遍布大江南北,让他数钱都数不过来。他字写得不赖是不假,但受到追捧与该领导的重视大有关系。更何况官方市场可是书画市场的大头。所以,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是否被领导抬举。

    不请媒体也不行。名声是靠媒体捧出来的。名有了,利随之而来,名声的大小与画家的钱包直接挂钩。雕塑家潘鹤老先生一言说中真相:“我看同龄的人,都是有才华的同龄人,到了30多岁、四五十岁,才华完全没有了。但名气却越来越大!很两极的。为什么?想想他们可没有什么好作品呀,为什么名这么大、钱那么多、地位那么高?怎么来的?很奇怪。”圆明园几个大水龙头经媒体“爆炒”,就成了国宝。文怀沙的“国学大师”头衔,难道不是媒体“封”的?文氏凭借着一点旧学训练和虚高的岁数,加上敏捷的反应,利用媒体的喧嚣和大众的迷信心理,以“大师”的头衔频频出镜、走场,还出售每平尺1.5万元的墨宝,直到不久前被人指出造假,大家才恍然大悟。实际上“大师”厉害的不是国学,而是作秀,也就是谙熟时下的现代大众传播。某位自诩为大师的画家频频上电视,接受知名主持人访谈,尽管圈内懂行的既不认可他的人品,也不认可他的艺品,但是人家的名气大过天,画儿就是卖得好,挡都挡不住。一书画界朋友某日和几位企业界大鳄吃饭,老板有收藏的雅好,于是大家聊起了艺术,老板说我知道谁谁谁,收藏了谁谁谁的画,朋友一听,尽是在把广告做到了都市报和户外广告的那几个,他们的画懂行的人大多不认。这说明,画得不咋地关系真不大,宣传做到了家,照样能“功成名就”。

    不请评论家,肯定也不行。评论家代表“学术评价”和“历史定位”。画家请评论家说明尊重学术,评论家来是给面子。商业社会,不请人写“红包评论”画得再好也难得到“学术认可”。能请来的评论家人数越多,名气越大,自然说明该画家成就非凡、影响广泛。

    领导的级别和人数,媒体宣传的广度,评论家赞语的高度,关乎画展的社会影响,社会影响又直接决定画家的行情。所以,谁会在乎开幕式后展厅冷清不冷清,观众爱看不爱看,这也是为什么大小画家都得折腾、大办开幕式的原因——同样水准的画家,折腾的和不折腾的,画价价格就不一样。说白了,开幕式实际上就是商业运作中的一环,画家是台上的主角,背后的名利诉求才是“看不见的手”。吴冠中说“美盲比文盲多”,某名画家感叹“懂画的没有钱,有钱的不懂画”,毕竟买画的多数是不懂的人,他们买画看的只是头衔,是名声,是排场。被名和利挟持的画家,只能在运作中分点精神和时间来想想创作。更何况,身处人情社会,事事不疏通,处处不打点,人脉就不广,成名之路怎么能通?(作者系媒体人士)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