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6日,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城市学院召开。此次论坛由北京城市学院主办,来自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新华网未来研究院、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澜景科技有限公司、苇草智酷等高校与机构的诸多专家学者参会。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国际论坛”为主题,分为开幕式、主题演讲、圆桌会议、颁发证书和闭幕式五个环节。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专家、人工智能艺术家、科技从业者以及相关领域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融合发展的前沿话题。就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开展深入交流探讨,共同探寻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新路径。论坛分别由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人工智能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彦川博士和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陈天禅研究员主持。
北京城市学院学部艺术设计学部人工智能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主任王利民教授作开幕致辞并与新华网未来研究院杨溟院长、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庄明科副主任、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张国庆副会长、天津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蔣旎主任为人工智能艺术研究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陈天禅,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研究所人工智能艺术研究员,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艺术硕士,纽约大学数学系,伍伦贡大学数学系学士
主题演讲和圆桌会议环节由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陈天禅研究员主持,他谈到无论科技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我们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创新不仅仅是科技的发展,更是人类思想和创造力的飞跃,全新的工具和可能性,我们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出对社会有意义、有贡献的人才。教育者不仅要结合科技的创新推动艺术教育的进步,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要去培养对社会国家人类发展的全面人才。不仅是熟练应用技术创作,要培养责任担当者。站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接点,始终牢记使命,为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北京城市学院举办此次论坛具有先锋性的学术视野,为人工智能艺术教育打开了新的局面。
陈小文,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终身教授
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终身教授陈小文教授探讨《人工智能与艺术学科创新教育》,提出在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当下,艺术家视人工智能如“热土豆”,既具刺激又有挑战。回溯历史,科技始终推动艺术变革,从毕加索受四维几何影响、杜尚受航空展启发,到如今人工智能催生生成艺术,如《量子记忆》处理海量图像而成。科技变革艺术根源有三:重塑世界观催生新艺术,文艺复兴后科技助艺术却不威胁艺术家,如今 AI冲击传统。意大利学者提出三级科技理论,AI加速迈向“科技 -科技 -科技”时代,引发艺术家角色转变。为此需新型艺术教育理念,培养有创造力的能动者,着重提升学生技术组合、资源重配、连接多学科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开设相关前沿课程,助力学生适应 AI时代艺术新图景,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艺术家。
庄明科,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特聘专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庄明科副教授探讨《AI视角下的艺术疗愈与心理健康教育》,他强调AI与心理健康在艺术疗愈领域存在诸多应用交叉点。艺术疗愈方式多元,学艺术者可创作,未学艺术者可选图叙事达情,聚焦未来生活愿景,其定义为借艺术创造与欣赏促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对生活、工作、人际等意义重大,艺术创造与欣赏能愉悦身心、减压、助情感表达。AI艺术创作依算法,分析数据学习创作规律生成作品,人可与之互动疗愈,如利用智能画笔、虚拟现实场景等。AI还用于心理测评、个性化干预方案设计,凭借智能工具与大数据实现早期筛查、精准定制。但未来面临挑战,数据处理与情感识别有局限,缺个性化、感情化服务,技术有门槛。不过前景可观,跨学科融合、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潜力大,从业者需掌握艺术疗愈、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
杨溟,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感知智能应用研究部学术带头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元宇宙专委会主任,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个人信息保护专委会副主任,中英地理空间与智能交通实验室共同主任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杨溟院长围绕《没有围墙的实验室——AI背景下意义感的奔赴和民办院校竞争优势》展开探讨。他强调在 AI蓬勃发展的当下,关键议题不断涌现。一方面,人们在 AI浪潮中深感意义感缺失,民办院校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心智”能否抗衡算法,需重新探索生命意义,构建新认知。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要超常规培养不同领域拔尖人才,涵盖基础学科、急需实战领域以及创业领域,实现精英式的 0到 1储备,为未来奠基。技术层面,情感计算成为 AI新风口,机器有望获得感知能力。同时,教育领域亟待革新,中国学校急需补齐未来学短板,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提问、批判思维及跨物种交流等能力,借鉴国际突破学科边界经验,依托可汗学院等大实验室模式打破学科专业围墙。且要警惕 AI带来的知识陷阱,防范算法、算力垄断引发的问题。产业发展上,重新定义“传媒”,出版业面临困境求变,跨行业复合型人才需求渐长,艺术治疗前景广阔。各方努力皆为重构教育生态,治愈“空心症”,让生命历程重拾意义,实现人与 AI共生共荣。
蒋旎,跨媒介导演与新媒体艺术家,天津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创意产业博士,担任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负责人,中国信通院铸基计划专家委员
蒋旎副教授聚焦《文化遗产的未来剧场: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与表达》,她提出当下艺术领域新思考,近年来,艺术领域聚焦新课题: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与表达,探寻下一个“战场”。一方面,以剧场化表达呈现人文研究成果,将文化研究成果搬上话剧舞台,赴各地展演,回溯从数字科技迈向艺术创作、数字表达语境的探索历程。用科技美学营造剧场体验,助力文化遗产的认知、传承、弘扬与传播,拓展剧场功能,实现数字展演,接纳多元文化成果,数字人文迈向剧场化表达。同时,AI融入人类行为,渗透艺术创作,从较隐晦走向重要创作手法与探索路径,融入戏剧影视美术、电影、传统空间设计等各专业,甚至催生人工智能冠名学科设想。文化遗产对艺术意义重大,借科技重塑古人智慧,其传承依赖对人文文化的关注。如 XR场景、自带 AI软件助力中国文化传播。当下,少谈交互艺术、常用软件,重在驾驭媒介 AI突破。国家课题数字化非遗 IP历经创作全程,珍视早期人文感知,强调凝练传播文化,借科学赋能,依托多元媒介转化让文化触达观众。归根结底,AI赋能艺术,核心竞争力在人,随着科技进步,将持续升华艺术创作、赋能人文价值。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副主任郭煜
圆桌会议环节,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副主任郭煜强调教学与人工智能接轨的重要性,将“设计 + AI”融入培养体系。组建了教师团队,教授参与教学推广,建风格、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库,为 AIGC辅助教学打基础,推动专业融合、提升学生竞争力。
北京城市学院数字媒体主任李子旸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北京城市学院数字媒体主任李子旸副教授谈到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到底是把人工智能看作工具,还是新物种。当人们与人工智能的连接以及人工智能语言出现之后,这种方式和以前的机器语言还是有很大区别,“连接性”给了他有很大的启发,艺术教育不应仅仅把人工智能当成工具。
王建华,中关村人才协会海峡两岸人工智能协同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才专委会秘书长
中关村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才专委会王建华秘书长谈到在人工智能时代,核心任务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培育相关人才,这兼具手段与目的属性。当下意义感匮乏,人才培养意义突显,要着力塑造复合型人才,强化创新、产学研联动,汇聚人工智能与产业专家,构建多元协同机制。秉持以人为本理念,遵循规律、运用工程化思维,保障人才培养可持续。当前机遇与挑战交织,需将所得启发融入日常,推动产学研协同,携手下游企业奋进。
张国庆,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张国庆副会长谈到在AI艺术领域,教育面临滞后难题。从技术到教育遵循资本、产业、企业、人才层层驱动逻辑:资本敏锐布局产业,大浪淘沙后产业催生龙头企业,企业界定人才标准,进而驱动教育依此设计培养方案。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未定,AI艺术教育与传统教育规律脱节,唯有依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紧跟产业迭代培养方案,才能培育契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王頔,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主任助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北京城市学院学部主任助理王頔副教授发言时指出,北京城市学院立足应用型大学定位,紧密贴合就业市场与企业刚需,展开深度市场调研后,精准捕捉到企业对人工智能技能型学生的迫切需求。为使学生抢占就业先机,校方大力强化 AIGC教学体系与课程布局,助力学生在校即掌握前沿技术。
司马云(John Paul Grima),清华大学国际部教师
清华大学国际部教师司马云(John Paul Grima)先生的主要观点是对 AI在创造力教育当中的风险进行警示,他认为从教育实践上来看,AI正在对我们的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目前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被解决,作为教育者,需要平衡 AI创新应用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房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房凡副教授认为,AI对艺术设计行业有一定的冲击,这无疑也对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鼓励学生使用 AI辅助,除了MJ和SD,也要多做新的尝试,不要惧怕和抵触。目前为止,AI虽然很强大,但仍有很多局限。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源于人脑,而非AI,学生应该更加努力,尽可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此外,我们的研究团队也一直致力于艺术大数据相关领域的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助力 AI教学和研创。
张净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张净雨教授认为在传媒领域变革浪潮下,重新定义传媒、延展媒介与电影内涵。借助引入的 AI技术,开办人工智能专业,拓宽游戏、策展等就业路径。强调“连接”与“组合”,打造全影视产业链平台,跨专业联动、整合资源。期待与专家产学研合作,融入社会学、心理学教学,利用智能体 +平台提速出版,培育拔尖人才反哺教学。
温京博,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温京博主任谈到,身为教育工作者,对 AI技术发展历经三阶段:初始为 ChatGPT等带来的震撼惊喜,惊叹其创造性潜力;接着陷入焦虑,思索 AI时代人才培养方向与教育模式调整,尤其针对本、研生的战略变革;最后释然并行动,认定 AI时代教育要强化数字技能、重视 AI工具运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正探索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人文发展,推动人文社科与数字融合。
岳路平,艺术家
艺术家岳路平提出AIGC,AIGS等相关概念,人工智能生成 space跨星球时代, AIGH-humanity,艺术家应该用物种尺度去思考。AIGU-University,未来的大学不再是知识的场所,而是人类与机器协作共生的实验场。AIGF-Future,艺术家需要跨星球视野、新物种视野来构建未来。
李林,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李林总经理谈到教育界非常的积极地拥抱AI对产业是有帮助,把 AI用好还是不够,还应该有传统的通识教育,各种历史的学习也很重要,形成系统性思维和更宏观的理解。
王寅,美术学博士、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讲师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教师王寅博士以三维造型艺术的视角进行切入来探讨人工智能与教学的关系。艺术设计类的高校开设三维造型艺术的相关课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三维立体的艺术思维方式与设计能力。人工智能技术介入到三维造型艺术课程的教学单元中,它能够帮助学生简化部分技术性的实践环节,从而使学生能够直接进入思维层面的训练,从这一角度来分析,人工智能对这类艺术教学是能够起到辅助与推动作用的。
沈采,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沈采谈到身为艺术家兼教育工作者,始终聚焦于探讨人与科技间的紧密关联。在人工智能艺术领域,人工智能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与传播媒介,教学重点在于技术逻辑的剖析以及媒介素养的培育。通过研究课题与回溯科技与媒体艺术简史,助力学生认识技术、吃透技术,进而运用技术进行创作,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科技语境下衍生出的伦理道德问题,实现技术、哲学与思辨能力的有机融合。
罗伯特·迈克尔·史密斯(Robert Michael Smith)纽约理工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终身教授
纽约理工学院罗伯特·迈克尔·史密斯(Robert Michael Smith)教授认为,虽然电脑和机器速度很快,但是它很难增加、创造新的内容,也不能被认定为是作者。人类是创造力的主体和力量。对于教育的未来趋势而言,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哲学与美学的思想教育。
克里斯托夫·戈卢布(Christopher Golub),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研究员
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克里斯托夫·戈卢布(Christopher Golub)研究员认为,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正在削弱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在他从事小学教育的经验中,他注意到,曾经帮助孩子们写故事的家长们,现在却依赖人工智能来起草一个基本的儿童故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仅孩子们没有创造故事,作为家长和教师也变得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越来越无法创作出富有表现力和趣味性的作品。这让他思考,人们需要在人工智能的使用上找到一种更健康的平衡,并遵循尤瓦尔·赫拉利的建议,采取“信息节食”。
论坛现场
论坛期间,议程紧凑且干货满满。多场主题演讲精彩纷呈,国际知名的学者、人工智能专家分享了最新的 AI技术进展和心得,让听众直观感受到科技赋予艺术的无限可能。
为专家颁发聘书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为与会专家们颁发了聘书,并成立了高质量发展专家库。
随着闭幕式的举行,本次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国际论坛圆满结束。它不仅为全球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更为未来艺术教育借助人工智能迈向新高度勾勒出清晰蓝图,有望促使更多创新理念落地生根,推动艺术教育在智能化浪潮中蓬勃发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