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岩中文哥特体部分字体设计
“Banksy不算一个涂鸦艺术家。”电话那头,许岩的声音坚定而自信。在他看来,真正的涂鸦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表达,更是一种深植于文字与书写的艺术形式。
许岩是中国最早的涂鸦艺术家之一,他自幼对汉字书法充满热爱。在楷书与行书的练习中,他对宋徽宗创制的瘦金体情有独钟。瘦金体的清瘦遒劲,锋锐挺拔,在字里行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对独特风格的偏好,为他日后的艺术道路埋下了伏笔。
2005年,正值高中的许岩第一次接触到涂鸦艺术。当时的中国,涂鸦还未受到广泛关注。他与同学因对嘻哈文化的热爱,从国外的纪录片和杂志中窥见了涂鸦的魅力,遂开始尝试。他们在学校附近的社区,用喷漆在墙壁上书写自己的名字,表达内心的声音。对于他们而言,涂鸦是一种自我宣示,也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挑战。
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再到北京服装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完成硕士深造,长达七年的学术生涯中,他逐渐接触并深入探索涂鸦与字体设计领域,积累了宝贵的艺术基础。2011年,尚在求学期间的许岩组织团队参加了亚洲最大的国际涂鸦赛事WALL-LORDS,并荣获中国区冠军和亚洲区冠军,成绩斐然。他们在各处空间中的涂鸦作品,同样也是中国时代发展的视觉佐证。
图片来自于 WALL LORDS 官方
“如果有人问你涂鸦是什么,你可能会指着CANTWO的作品告诉他:这就是涂鸦。他的风格传统、正宗,代表了涂鸦的核心。”许岩坚信,涂鸦有其主流和传承,应以文字书写为本,强调字的结构和流程度(flow),而非一味追求视觉上的花哨。
SMER 许岩涂鸦艺术作品
涂鸦,源自意大利语“Graffiato”,意为“刻划”,其根源可追溯到古希腊语中的“graphein”,即“书写”的意思。早在1851年,这个词就被用来描述刻在墙上的古代铭文,或如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的刻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涂鸦和嘻哈音乐、街舞、DJ等活动,逐渐组成年轻一代最潮的街头文化。一些具有艺术才能的涂鸦客们,开始钻研如何把签名(tagging)写得更好看、更吸引眼球,涂鸦元素变得越来越丰富,内容从简单字体,到反战、性别歧视、弱势群体无所不谈。他们以写者(writer)自称,来凸显他们对作品的精心设计与思考。
涂鸦的热潮持续了几十年,令传统艺术家也逐渐开始重新审视这种来自街头的艺术——一些画商开始举办涂鸦画展,八十年代一部分涂鸦艺术家的作品获得传统艺术界的好评,渐渐成为博物馆、画廊和收藏家争夺的新宠。涂鸦大师们已经影响到流行文化的多个领域,无论是时尚设计、音乐、影视作品,还是广告创意,都能看到涂鸦艺术的痕迹。涂鸦不仅成为街头文化的象征,也逐渐渗透到主流文化中,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唐代诗人卢仝的诗句中已有“涂鸦”一词,最初是一种自谦的表达,用以描述随性的书写。而随着21世纪初西方涂鸦艺术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传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渐渐了解这种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艺术形式。他们通过互联网、时尚杂志、国际交流以及本地涂鸦活动,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的涂鸦作品,激发了他们对街头艺术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某种意义上,人类对于在公共空间留下印记的渴望,自古有之。从史前的岩画,到庞贝古城的壁刻,再到现代都市的街头艺术,涂鸦承载着人类最本质的表达欲望。随着涂鸦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关于其艺术性的讨论也愈发深入。从街头涂鸦(Graffiti)再到板模涂鸦(Stencil graffiti)、海报黏贴(Wheat pasted poster Art)、贴纸艺术(Sticker Art)、街头装置、雕塑(Street installation or Sculpture)等,越来越多的美术馆、艺术机构展出甚至收藏越来越多的涂鸦作品,人们在“白盒子”里试图用学术性的艺术语言解读这些涂鸦,涂鸦艺术逐渐得到主流艺术认可。
在许岩看来,涂鸦不仅是视觉的冲击,更在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在西方,涂鸦源自社会的抗议与反思,是青年人表达自我的方式。而在中国,涂鸦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艺术探索,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路径。
如何创新?许岩意识到,仅仅模仿西方的涂鸦风格并不能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丰富的创作生涯,和自小对于书法的热爱,让许岩在各种涂鸦艺术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充满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汉字艺术。通过探索一种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感的新型艺术表达方式,他希望能够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作品,既能表达个人的艺术追求,也能传递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说,涂鸦艺术与书法有着共通之处。中国书法生于日常,从古至今,文人雅士在行旅之间,随手写下的诗句,便成为了传世的墨宝。书法的魅力在于其笔墨之间的韵律,以线条的变化传递情感。而涂鸦,作为一种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在街头巷尾,以线条和色彩表达内心的声音。涂鸦艺术家们将墙壁、建筑作为画布,以涂鸦的方式记录生活、表达思想,这与古代文人在亭台楼阁中挥毫泼墨的心境并无二致。
事实上,这条路径并非一时之新念,而是早就深埋于许岩的艺术世界中。在探索涂鸦艺术的过程中,许岩已然体会到中西艺术的共性与差异。而在不断深化下,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西方的哥特字体与中文汉字结合,创造一种全新的字体艺术。
哥特字体,以其尖锐、硬朗的线条和复杂的装饰性细节著称,常用平行笔书写。而许岩在涂鸦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扁头马克笔,与哥特字体的书写工具异曲同工。得心应手的工具,加之对书法的痴迷,让他开始尝试“哥特中文体”的创作。
当然,对于许岩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勇敢的挑战与创新。通过对每一个笔画的精雕细琢,他要在保留汉字可读性的前提下,赋予其哥特风格的特质,并在两种文字艺术中寻找到平衡——中国艺术以象形文字为始,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境,意在传神,追求更高的境界。中国书法注重“计白当黑”,空间的留白赋予作品以意境和韵味。而西方的哥特字体,则倾向于充实空间,形成密集而华丽的视觉效果。他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观念之间寻找平衡,保留了汉字的灵动,同时融入哥特字体的庄重,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美感。棱角分明和流畅弧线的兼顾,体现着力量与柔美的完美结合,更是东方哲学的智慧和世界观的具像化展现。这种跨文化的创新,不仅打破了传统中文书写和字体设计的认知,也将东方的文化符号与西方的艺术风格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跨越时空和地域的艺术形式。
回顾从古至今的艺术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艺术的魅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和融合。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变得愈发重要。通过艺术,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作品。
ABSCREW 许岩立体涂鸦作品
涂鸦艺术的生命力,正是源于其自由和包容,而不是形式上的约束。许岩的“哥特中文体”作品正是将涂鸦的自由精神与传统的艺术元素相结合,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汉字的全新魅力,体会到艺术无国界的理念,为涂鸦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许岩作品《中文数字》
其中,作品《中文数字》以中文数字为主体,采用哥特风格进行设计,将流畅的线条与卷曲的装饰相结合,为传统的中文数字赋予了全新的视觉表现力。作品中细腻的笔触和对称的构图,充分体现了许岩对字体细节的精妙掌控,使每个数字都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展现出装饰性的美感和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
许岩中文哥特体部分字体设计
如今,他与中国最大的字体公司方正字库合作设计的“哥特中文体”即将面世。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都能保持清晰和美观。
许岩中文哥特体《恭喜发财》系列字体设计及应用
许岩中文哥特体《恭喜发财》系列字体设计自2016年面世以来,广泛应用于数字艺术、品牌限定和多个客制化设计。该系列中文哥特体“恭喜发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融合,系列中的“發”字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凭借涂鸦质感字体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潮流设计与商业应用领域备受欢迎。
“我始终认为,好的设计应该能够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美和意义。”从古至今,人类始终在寻找表达自我的方式。许岩的跨文化探索,正是这一思潮的缩影。他以文字为载体,以涂鸦为媒介,跨越文化的藩篱,为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对文字艺术的深刻理解,更透露出对文化融合的思考与追求。他从汉字书法的墨香中起步,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元素融汇于笔端,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文字和艺术始终交相辉映。它们都是关于“人”的主体的签名和自我确认。许岩的实践、勇气和创新,是当下时代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体现,也向我们证明并展示了人类创新的无限可能,和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