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世界地图与文化论坛”
——“跨边界:文学、艺术与世界史”
文/邹之瑞(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授)
摘要:芭蕾艺术是悠久历史传承和各国各民族文化汇聚的舞蹈艺术,是多边传达和多元发展的跨界艺术,也是人类和平合作与共同发展精神的优雅载体。芭蕾艺术既是经典的艺术,也是流行的艺术。芭蕾承载着表现美、创造美、引领美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中国芭蕾艺术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成员,应该为中国舞蹈和世界舞蹈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引言
芭蕾艺术,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舞蹈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既是经典的象征,传承着悠久的舞蹈传统,又是流行的表达,时刻敏锐地与当代社会融为一体。这个领域的探索不仅涉及到舞蹈技术与表演艺术,更牵涉到文化、社会、审美和教育等多个层面的互动。本论文将聚焦于“芭蕾艺术的经典与流行”,旨在深入探讨芭蕾艺术在经典传统和当代流行两个不同领域的发展,以及它在文明互鉴、文化传承、教育领域和社会互动中的角色。
本文中,我们将回溯芭蕾艺术的历史渊源,从其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如今成为世界各地舞台上耀眼存在的经典之一。我们将审视芭蕾在社会各界的培育下如何演变成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并深入研究其在舞台艺术中的不朽之处。
我们还将关注芭蕾艺术作为流行文化的表达。通过观察其在当代社会的广泛传播和接纳,我们将分析芭蕾是如何适应并融入当今多元文化的。从电影、电视到社交媒体,我们将追踪芭蕾如何在流行文化中崭露头角,吸引着新一代的观众和艺术爱好者。
此外,我们将研究芭蕾艺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探讨其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塑造身体素养和促进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通过调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芭蕾教育实践,我们将评估其在国际范围内的教育效果和社会价值。
最后,我们将关注芭蕾艺术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通过案例,我们将揭示芭蕾如何通过舞台演出、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成为促进跨文化对话和理解的桥梁。我们将论证芭蕾艺术是如何在不同层面上影响和反映社会的,以及它在塑造和传递文化价值观念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挖掘芭蕾艺术在经典与流行中的并驾齐驱,我们期望为这一艺术形式的继续发展和跨学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在芭蕾艺术这个独特的领域中,我们将发现经典与流行并非各奔东西,而是相互交织、相得益彰的。
内容
一、芭蕾艺术是经典艺术
法国宫廷通过对意大利皇室的一种表演性的舞蹈文化活动的引入和借鉴,将当时对神的形体的想象、表现非凡气势和高雅脱俗的动作、以及来自民间的被普遍认为优美舒展的身体形象,融合安排在宫廷的礼仪和文化表演活动中。无疑,当时享受着丰裕经济条件和接触着先进文明的法国皇室的行为举止,不仅在本国上下,也迅速影响着众多欧洲国家纷纷效仿。经典芭蕾从此以其多彩多姿的独特方式流传数百年至今。代表经典芭蕾的数十部古典芭蕾舞剧,成为世界高水平芭蕾舞演出团体最华彩的艺术呈现,也是各国剧院舞台衡量其是否达到高标准演出要求的艺术标志。
经典芭蕾是由芭蕾基本技术规范定义的。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部仪典著作《廷臣论》(ILCortegiano),也有人翻译成《朝廷礼仪》。这本书由作者在1508年开始写作,1528年才完稿出版,作者在次年逝世。该书被认为是16世纪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之一,其发行版本以六种语言在二十个欧洲地区印刷,仅在1528年至1616年间就出版了一百八十版。
“维基百科”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利奥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诗人。其代表作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不仅享誉当时的文坛,还对以后欧洲思想文化的进程产生独特的影响。
《廷臣论》以美妙的文笔虚构了发生在1507年间“乌尔比诺”公爵与其廷臣之间的谈话。“乌尔比诺”是当时意大利一个精致优雅的城邦,《廷臣论》的作者卡斯蒂利奥内曾任乌尔比诺驻罗马的使臣。他出身贵族家庭,熟悉乌尔比诺宫廷及其他王室。他通过宫廷中不同位置成员的不同视角,对他所理解的具有崇高骑士风范的宫廷绅士(也包括高贵的女性成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给出了详细的描绘。他们要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学识,过人的胆略。他们也必须知道在宫廷中如何进退有据谦恭脱俗;他们还必须知晓绘画、诗赋、音乐、舞蹈;他们还要经常参加智力竞赛、选美、朗诵会、舞会;等等。这是欧洲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宫廷礼仪专著,也被欧洲史学家称为:“这是对意大利价值观传播的最重要的贡献。”(The most important single contribution to a diffusion of Italian values)而文明汇聚的宫廷行为加上意大利和希腊民间的雕塑绘画、拟剧、默剧、歌舞剧及其他肢体表演艺术,成为了古典芭蕾的生命之源。
1533年,后来成为法国国王的亨利二世与意大利佛罗伦萨贵族之女凯瑟琳·德·梅第奇(是当时教皇的侄女或侄孙女)成婚。由此,法国和意大利的文化艺术也随之喜结良缘。
1570年,凯瑟琳的儿子查理九世效法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的“柏拉图学院”创建了“诗歌音乐学院”。凯瑟琳的另一个儿子亨利三世1574继承王位后继续支持这个学院。
1581年,被史学家称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的《王后的喜剧芭蕾》作为当时法国王后的妹妹婚礼上的庆典演出公开问世。截然不同于之前的法国宫廷舞蹈更多类似于优美的走动,《王后的喜剧芭蕾》在剧情安排、场景调度、演员站位、音乐结构与配合、舞蹈节奏和舞步变化等等,都有了清楚的安排。古典芭蕾规范和技术的基础自此朦胧显现。
1643年5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登基,开始了长达72年3月18天的欧洲最长在位君主时间。路易十四继位时不满5岁,由其母亲摄政,直至1661年3月他23岁时宣布亲政,这之前的18年间,路易十四经历了人民起义及两次国家内战。这直接促使他亲政后即着手大力整治国家,建立威权。力图让国民更加臣服于他的统治,更加崇拜他至高无上的权势。
他自称“太阳王”,并把自己对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形象的理解,努力融入在身体的表现之中。他还规定了一系列的行为举止,要求宫廷里的皇室成员习练和遵守。他和自己的舞蹈老师博尚在意大利宫廷舞蹈动作的基础上一起开始设计体现高贵和优雅的动作,经常在宫廷内让王室成员与他共同表演,当然,那时的男主演是国王自己,参与演出的王室成员也都是男性。
1661年路易十四在巴黎建立皇家舞蹈学院,学院随后出现了正式的教材,制定了沿用至今的芭蕾训练基本脚位和手位。在此基本技术基础上,包括“阿拉贝斯”“巴的夏”……等芭蕾规范的基本动作,始终是世界大型芭蕾舞表演团体和专业院校培训的基石。美国芭蕾历史学教授梅丽莎·克拉珀(2020)在《芭蕾课,美国历史》中提到:“芭蕾课程中最熟悉的元素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法国皇家舞蹈学院院长皮埃尔·波尚(Pierre Beauchamps)在17世纪晚期制定了芭蕾舞的五个位置。从那时起,芭蕾学生们就一直在学习这些姿势。虽然根据教学风格,手臂的位置有一些不同,但对于17世纪的法国宫廷舞蹈演员、18世纪的丹麦芭蕾舞女演员、19世纪的俄罗斯芭蕾舞学院学生、20世纪的中国芭蕾舞团学员和21世纪正在上初级芭蕾舞班的美国孩子来说,这五种姿势的描述是同样熟悉的。”[ Melissa R. Klapper. Ballet Class: An American History]珍妮佛.霍曼斯(Jennifer Homans)(2010)赞叹,这些基本姿势的重要意义无论怎样高估都毫不为过:它们如同音乐中的大调音阶,是芭蕾所有组成结构的基础[ Jennifer Homans. Apollo's Angels-A History of Ballet[M].New York: Random House,Inc,2010:203]。芭蕾基训是芭蕾学生的必修课,芭蕾教学采用严谨规范的教学法。芭蕾专业动作的通用语言在全球都是法语。这也是我们观赏世界各国芭蕾演员具备动作一致性的原因。
经典芭蕾是由长期稳定的美学表现和追求所定义的。
珍妮佛·霍曼斯(2010)通过10年多的研究认为,芭蕾在西方历史中的地位无可置疑,芭蕾是经典艺术。其美学思想来自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世界各地的芭蕾艺术家们始终遵循着经典芭蕾源自15世纪雅典的审美理想和崇高名望的共同意识。而古希腊崇仰的众神之神阿波罗,不仅具备高尚情操,是光明、真理、医药和音乐之神,还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最俊美的神祇,有着高贵的身体外形和完美的身体比例。对于芭蕾舞者,阿波罗的形象成为了终生的努力达到的目标。他们每天努力,通过模仿和训练使自己的形体可以更趋完美。他们也努力让自已更加的优雅和从容。同时他们也知道要表现出这样的感觉,还必须同时拥有良好的教养和文化内涵。珍妮佛·霍曼斯指出,从法国的凡尔赛宫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直到20世纪,阿波罗的美好身姿始终雄踞芭蕾世界。阿波罗至美至善的理想追求已经成为芭蕾的核心[ Jennifer Homans. Apollo's Angels-A History of Ballet[M].New York: Random House,Inc,2010:203]。袁禾(2011)在《中国舞蹈美学》中介绍中国先秦时期舞蹈美学思想的“舞求美善”,提到“乐舞要力求‘尽善尽美',这不仅是先秦舞蹈美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而且成为人们鉴别乐舞优劣的一个审美标准,这一标准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的乐舞审美文化,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观”[袁禾,中国舞蹈美学(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11]。从东西方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者殊路同归的美学思考中,可以看到人性的自然期盼,也可以看到芭蕾艺术的人性光辉。
珍妮佛·霍曼斯认为,一代又一代的芭蕾大师们将阿波罗的形象作为主题与核心,首先是芭蕾大师们自己希望无论从内心还是外形都可以追随着阿波罗的高尚仪态、完美比例和对技巧的轻松掌握。芭蕾诞生400多年后,美国芭蕾的代表性人物乔治·巴兰钦在其创作的芭蕾舞剧《阿波罗》中,始终在以这一美学形象观照着芭蕾的经典源头。詹姆斯·斯泰肯(2018)介绍,今天《阿波罗》在美国的节日仍然令人瞩目地被提及。该剧在巴兰钦的职业生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他作为编舞家的转折点。[ James Steichen. Balanchine and Kirstein's American Enterprise Get access Arrow]
于平(2002)在其著作《中外舞蹈思想概论》第三篇“外国舞蹈美学思想”中提到美国著名现代舞蹈理论家、评论家约翰·马丁的舞蹈美学思想。约翰•马丁对芭蕾“风格”的分析十分精辟。他说,芭蕾“纯粹是一种人为的体系,目的只在于追求种种美学效果……这种以几何美学为基础的理论包容有某种与按照纯粹视觉性装饰的图型中的线条与团块的布局安排很不相同的东西,它简直是用手臂和腿及躯干来代替许许多多的条状物和球体了。身体是不可能这样地变成毫无生气的技巧的,甚至是在做极抽象的动作时,它依然是一个活生生的躯体。这一点的确就是芭蕾舞美学的核心,即其动力的源泉。它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赞美,是对其理想化的本质的展现,这一理想化的本质摆脱了具有因果关系的合乎理性的宇宙,亦即一个含有生命的动因及功利主义目的的实用主义式的宇宙的各种羁绊……它并未探讨以形体表现生命的动作的种种可能性,而是致力于使之适应为之而建立起来的专门性动作体系”。约翰·马丁进一步提到,“从美学理想的高度来谈芭蕾风格……无论从理论上或实际上来说,垂直性均是这套技巧的主调”。[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福金(1880-1942)是俄罗斯著名芭蕾大师,是20世纪芭蕾变革的领袖。“福金从多方面阐述芭蕾的艺术美原则……福金认为,第一,‘对美的膜拜,是与人体的健康发育联系在一起的’;第二‘舞蹈主要是欢乐的流露,是表现光明而不是表现黑暗的’;第三,‘做动作时的紧张状态越不让人感觉到,这个动作就越是美’;第四,‘从舞蹈得到的乐趣之一,是来自掌握平衡的乐趣’”[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于平介绍,“为着创造新的芭蕾,福金批评古典芭蕾僵死的动作程式;而为着抨击现代舞者,福金又维护着芭蕾艺术的美学原则。这并不矛盾。福金的一段话是对这种表面矛盾的最好注解,即:“当舞蹈希望成为艺术,也就是说给自己提出了为表达人类内心世界找到最最完美的形式之任务时,那么对于它来说,满足我们向任何一种艺术提出的那些要求,就成了必须做到的条件了。这些要求就是:首先是技巧,再就是感情充沛真挚,把感情表现得清楚,形式美丽,风格完整,有性格。”[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
芭蕾从民间舞蹈元素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而其诞生时作为主要参与者的王室成员和宫中廷臣对礼仪和得体行为的要求,反映了当时欧洲领先的思想意识和优秀的社会文化元素。芭蕾学者卡琳·珍妮特(2023)在专著《芭蕾舞蹈和教学中的艺术与科学》中提出,芭蕾遵循了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美学理想,即简洁、和谐、平衡、清晰、克制、一致和完美比例。这些理想被认为是走向美的元素,美与真善并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追求的三个最高目标之一。[ Janet Karin,The Art and Science of Ballet Dancing and Teaching Integrating Mind, Brain and Body]随着情节芭蕾和戏剧芭蕾的相继出现,对应着美好动作举止表现的芭蕾舞剧,也多以美好的故事和美丽的环境与之交相辉映。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也是人们不断欣赏美、享受美、渴望美的历程。芭蕾是这个背景下最同频的表演艺术。表现美、创造美和引领美,既是对芭蕾艺术的溢美之词,也成为了芭蕾艺术的社会和历史责任。舒展、平衡、轻盈、优雅,这是芭蕾长期稳定的美学表现和追求,也是芭蕾的经典形象。
经典芭蕾是由世界舞台上演的经典芭蕾舞剧定义的。
喜爱芭蕾的观众都了解,目前世界上经常演出的经典芭蕾舞剧大致没超过20部。国际上很多的芭蕾舞比赛,要求选手参赛的剧目一般会包括比赛评委会指定的经典芭蕾舞蹈片段,这些片段基本上都是在10几部芭蕾经典剧目中选出的。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从世界10个主要芭蕾舞剧院和世界5个主要芭蕾舞比赛规定剧目片段中统计,排在前10名的经典芭蕾舞剧包括《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堂·吉诃德》《吉赛尔》《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姬》《海盗》《仙女》《葛蓓莉娅》等。这些经典芭蕾舞剧都是由严格的经典芭蕾技术规范、充满善与恶美与丑感情跌宕起伏等传统戏剧冲突情节的剧情叙事、华丽的古典音乐、流光溢彩的舞台设计和服饰、不依赖语言对白的独特身体动作和表情的舞蹈语言等组成。这些经典芭蕾舞剧在不同时代由不同演员的演绎,表现出芭蕾业界日益成熟和与时俱进的技术和表演能力。更甚者,细心的芭蕾观众可以发现,芭蕾舞剧《天鹅湖》几乎是以一剧之力确立了全球古典芭蕾的标准,馈赠了世界芭蕾观众一把精致的艺术标尺。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1828-1893)所著《艺术哲学》(2017年傅雷译)谈到:“所谓‘古典的’艺术,内容不外乎下列三点。首先是感觉的精细,善于捕捉微妙的关系,分辨细微的差别:这就能使艺术家把形体、色彩、声音、事故,总之是元素与细节,造成一个总体,用内在的联系结合得非常完善,使整体成为一个活的东西,在幻想世界中超过现实世界的内在的和谐。其次是力求明白,懂得节制,讨厌渺茫与抽象,排斥怪异与庞大,喜欢明确而固定的轮廓:这就能使艺术家把意境限制在一个容易为想象力和感官所捕捉的形式之内,使他的作品能为一切民族一切时代所了解,而且因为人人了解,所以能垂之永久。最后是对现世生活的爱好与重视,对于人的力量的深刻的体会,力求愉快:这就使艺术家避免描写肉体的残废与精神方面的病态,而专门表现心灵的健康和肉体的完美,用题材的固有的美加强表情后天的美。”最后这句傅雷先生有一个注释:“健康的心灵与肉体本身就是美的,所以说是题材固有的美。表情有赖于艺术家的手腕,所以是后天的美。”[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18]比照丹纳先生的标准,至今仍在广为流传的经典芭蕾舞剧显然是当之无愧的古典的艺术。
经典芭蕾是由其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和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定义的。
经典芭蕾从早期欧洲的发展,直到今天在其他各国发展,温和友好地接受了各国各民族文化历史,浓墨重彩地传递着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我们从古老中国习俗缠裹后的小脚看到与早期欧洲芭蕾演员踮起脚尖后脚部形状的相似。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多国皇宫里内设的“中国阁”(Chinese Cabinet)壁画或漆画中仕女们身姿摇曳的流风回雪,感叹朱利斯·佩罗 (Jules Perrot)编导的《古典女子四人舞》(Pas de Quatre)中四位女演员仿若再现了古中国仕女的袅袅婷婷。相隔万里,舞姿相近,芭蕾帮助人们仅透过一种艺术形式便可以看到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化的交互映射,堪称经典。
二、芭蕾是流行艺术
芭蕾由于经典而成为流行。
经典意味着经久不衰,意味着权威典范,当然也意味着长久的流传和流行。
芭蕾由于跨文化而成为流行。
芭蕾是在规范技术要求下的可选择多种风格的舞蹈形式,而舞蹈是最便于人类情感交流的身体语言之一,因此,芭蕾艺术在跨文化跨国家的流传中如鱼得水。芭蕾舞剧《吉赛尔》的法国浪漫,《天鹅湖》中的俄罗斯神秘,《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英伦风情,《红色娘子军》的中国气派,等等,都美轮美奂地表现了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剧情和人文景象。更由于现当代芭蕾对于传统芭蕾脚尖鞋技术要求的跨越,其多样性的方向为芭蕾在更广阔艺术空间和更广大爱好者中的普及铺展了更丰富多彩的未来。
芭蕾由于表现纯粹美、抽象美、简约美的人类最普遍爱好而成为流行。
芭蕾在专业演员加入之前,主要是表现优雅的礼仪和优美的行为举止,对学习者没有要求复杂的技术水平和特殊的身体条件。由于这样的先天特点,芭蕾成为对非舞蹈专业学员开展美育教育的最佳选项之一。芭蕾除了可以被用来进行形体训练和动作训练之外,也是训练学员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绝好途径。我们在综合性大学非艺术专业几乎零舞蹈基础的本科生中开设“芭蕾基训与芭蕾美育”课程,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近6个学期的教学情况,让我们看到了芭蕾对于美育的独特功用。202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ICEE)发起“芭蕾美育计划”,推动“以美育人”发展模式,让工程教育插上美育的翅膀,积极探索芭蕾艺术与工程科技的教育融通性。从该计划三年的实施情况情况看,全校60%的专业同学都有参与,从入校第一年的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在校教师,在芭蕾选修课中同室学习,济济一堂。遍布全国的芭蕾培训班里由于缺少芭蕾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多都是其他舞种的老师在教学,芭蕾的流行有了更宏阔的社会资源。
芭蕾是与时俱进的艺术,也是谦逊包容的艺术,这是流行艺术共同的特点。
芭蕾舞是由演员表演的,没有人可以做到每次演出都保证每一个动作都完全相同。所以,每一次芭蕾舞的演出都会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受。同样的芭蕾舞剧,每次排演,针对不同的演员和不同时期,其舞台表现也都有所不同。芭蕾表演的舞台上,随时都会看到新的艺术、新的舞美,听到各种新风格的音乐等。芭蕾舞的编导、演员和观众从来没有拘泥于舞台上的芭蕾剧目与其以前版本的不同。芭蕾舞剧常演常新是这一表演形式的特点,也是这门艺术具备旺盛生命力的缘由之一。芭蕾的观众覆盖了各个年龄群,其在人群中的横向和纵向延伸是其流行的又一个特点。
芭蕾由早期的席间芭蕾、歌剧串场舞蹈、到独立出现在舞台上的浪漫芭蕾、古典芭蕾、交响芭蕾、现当代芭蕾等不断增加和变化的形式,表现出了芭蕾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市场与观众喜好的紧密呼应。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的生活历程。
芭蕾舞由于成功吸收和表现了多民族艺术而成为流行。
早期的芭蕾舞被美国人类学家乔安·惠勒(1969)(见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Ballet as A Form of Ethnic Dance[J].Impulse,1969—1970:24—33。Joann Wheeler Kealiinohomoku<1930—2015>)称为欧洲的一种民族舞[ Joann Kealiinohomoku,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Ballet as a Form of Ethnic Dance[A].Ann Dils & Ann Cooper Albright, Moving History/Dancing Cultures: A Dance History Reader[C], USA,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01]。事实上,如同电影技术为世界各国所用一样,虽然电影技术起源于欧洲,但中国导演中国演员拍出的中国故事影片,显然被认为是中国电影而不会被介绍为外国电影。如果把《地道战》《大红高粱高高挂》认为是外国电影,国内外观众都无法接受。同样原因,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舞剧,中国芭蕾是中国舞蹈,是应该接受的事实。中国芭蕾舞剧已经是中国观众最喜爱的舞蹈文化之一。
1934年是美国芭蕾舞史上辉煌的⼀年,美国芭蕾舞蹈家乔治·巴兰钦在这⼀年成⽴了现在已蜚声世界的美国芭蕾舞学校(SAB)。学校的创⽴者们宣布:“该学校不仅仅只是⼀个训练有限ᰁ芭蕾舞学⽣的机构,它还是建⽴在既古⽼⼜⽣机勃勃的传统之上的学校,其⽬的是通过保持并发扬古典舞台艺术的传统,为美国⼀种新的⺠族艺术的成⻓,提供充分素材[ Melissa R. Klapper. Ballet Class: An American History]。”这里可以看到,美国芭蕾舞的创立者们是将美国芭蕾作为美国的民族艺术中的一种新形式而建设的。比较中国古典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建夙愿,中国芭蕾与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建设,初心一致。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中国芭蕾剧目,让芭蕾在中国更加普及,更加生机盎然。
芭蕾由于被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借鉴而成为流行。
芭蕾艺术对美的极致追求,使其自身成为“完美”的形象代表。“空中芭蕾”“水上芭蕾”“峭壁上的芭蕾”“地毯上的芭蕾”等都是彰显不同行业中精美高超水平的流行称谓。
芭蕾训练方法用于形体训练则更加普及和流行。在城镇的大街小巷,商场和办公大楼的各个位置,芭蕾班举目可见。
美国研究者有过调查,大部分观众几乎都是在到剧院现场观看芭蕾演出之前,通过电影电视和其他多媒体中的芭蕾节目就已经对芭蕾舞耳熟能详。类似芭比娃娃等以芭蕾为元素的礼品、手伴、八音盒、贺卡、服饰、纪念品、玩具等等,在被千家万户购买使用的同时,芭蕾早已脱离了小众艺术的形象,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品类。
三、芭蕾艺术作为既有经典文化传统又融入流行文化的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
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芭蕾展现了文化的跨界与融合,传统经典元素与当代流行趋势相结合,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一种富有创意的方式。
很有代表性的是,圣诞节全家看一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美国已经形成传统。
美国驻华使馆2022年12月20日刊发一篇短文,其中提到:“在许多美国家庭中,不看《胡桃夹子》(The Nutcracker)就不算过圣诞节。
观看这部芭蕾舞剧成为千千万万美国人——无论老少——最喜爱的节庆活动传统。
这部芭蕾舞剧于1892年12月在俄国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首演,由彼得·柴可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作曲,马里乌斯·彼季帕(Marius Petipa)和列夫·伊万诺夫(Lev Ivanov)编舞。
对于一些美国芭蕾舞团来说,《胡桃夹子》吸引的观众人数几乎是一年中其他剧目演出的总和。据路透社 2021年报道,作为世界一流芭蕾舞团之一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New York City Ballet),每年大约45%的门票收入来自为期五周的《胡桃夹子》演出,观众一年超过10万人。
由于剧目中有众多儿童表演的角色,美国各地的芭蕾舞学校也上演自己的版本。
学校吸引了父母、祖父母和青少年来观看舞剧,由此使许多孩子第一次看到了芭蕾舞,体验到一种新的节日传统。
纽约城市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乔纳森·斯塔福德 (Jonathan Stafford)在2021年对公共广播电视台(PBS)说:“我们的一些观众小时候就看过这一演出,现在他们带着自己的孙儿孙女来观看了。”
对于那些无法到现场看演出的人来说,在家里观看1977年由米哈伊尔·巴里什尼科夫 (Mikhail Baryshnikov)主演的《巴里什尼科夫的胡桃夹子》(Baryshnikov’s Nutcracker)是许多美国家庭的一个节庆必有活动。许多公共电视台或流媒体服务都会播放和提供这场78分钟的舞剧。
美国人也喜欢对这一经典作品进行新的诠释。在美国多个城市上演的《嘻哈胡桃夹子》(The Hip Hop Nutcracker)中,现代嘻哈舞演员伴随柴可夫斯基的古典乐曲起舞。
俄罗斯文学、文化和表演艺术学者娜塔莉·鲁兰 (Natalie Rouland)认为,俄罗斯舞蹈家谢尔盖·佳吉列夫 (Sergei Diaghilev)、米歇尔·福金 (Michel Fokine)和安娜·帕夫洛娃 (Anna Pavlova)等人于1909年至1929年期间随团在美国巡回演出时将芭蕾舞介绍给了许多美国人。
舞蹈编导乔治·巴兰钦 (George Balanchine)和舞蹈家亚历山德拉·达尼洛娃(Alexandra Danilova)是接下来出现在美国芭蕾舞界的新一代关键人物,他们二人都出生于圣彼得堡。
巴兰钦于1934年创立了美国芭蕾舞学校(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并于1948年创立了纽约城市芭蕾舞团。鲁兰说,达尼洛娃培养了美国芭蕾舞剧院(American Ballet Theatre)、旧金山芭蕾舞团(San Francisco Ballet)、辛辛那提芭蕾舞团(Cincinnati Ballet)和华盛顿芭蕾舞团(Washington Ballet)等国家和地方级芭蕾舞剧团的舞蹈演员,指导她们学习俄罗斯舞剧系统严谨的技术和权威剧目。
“俄罗斯芭蕾舞艺术在美国的文化版图上留下了持久的遗产,通过保持《胡桃夹子》这一仪式性演出传统,每个圣诞节庆都将历史再现于今天。
多年来,美俄关系经历了许多阶段,但像《胡桃夹子》这样历史悠久的俄美传统剧目突显了美国与俄罗斯人民之间持续的文化联系。”[ https://share.america.gov/zh-hans/nutcracker-holiday-classic-us/]
上面的长篇引用文字来自美国驻华使馆官网,帮助我们认识到艺术促进和平和互相理解的重要意义,也理解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影响。
美国作家梅丽莎﹒克拉珀(2020)提出,芭蕾是美国舞蹈的一种,芭蕾不仅经典,也是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内容。[ Melissa R. Klapper. Ballet Class: An American History]
1949年11月,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当时称萨德勒斯韦尔斯芭蕾舞团)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睡美人》。饰演女主角奥罗拉公主的是英国芭蕾历史上最著名的芭蕾演员玛格·芳婷。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这部改编自法国作家夏尔佩罗同名童话的芭蕾舞剧,由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作曲,由法国移居俄罗斯的编舞家彼季帕和英国编舞家阿什顿编导。时年30岁的芳婷的表演令美国观众赞叹不已,演出创当时最佳票房纪录。美国媒体更是高度评价。战后英国压抑的情绪被重新激励而起,英国媒体称,大英帝国的荣耀在玛格·芳婷的足尖上重新站立起来了!
芳婷于1923年4岁开始在伦敦学习舞蹈,由于芭蕾老师缺少,她只能先学了踢踏舞蹈课程。1927年芳婷8岁随父母迁居上海。其时,上海已经侨居了很多的俄罗斯的芭蕾和音乐老师。芳婷到上海后开始跟随俄罗斯芭蕾老师乔治冈察洛夫(George Goncharov)学习芭蕾,1933年14岁的芳婷回到伦敦后进入了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开始了她辉煌的芭蕾艺术大师生涯。
芳婷和她的芭蕾生涯,让我们看到芭蕾艺术在作为多边传达和多元发展的跨界艺术之外,也是人们追求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的精神载体。黑格尔说“精神力量的大小只能跟它外化的大小一样,精神力量的深度也只能同它在展开过程中敢于扩展自己和敢于失去自己的深度一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第6⻚]。芭蕾艺术在推动文化融合、文明互鉴和历史传承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独特的作用。
中国现代芭蕾舞剧《红⾊娘⼦军》《⽩⽑⼥》,于 1994年⼊选“中华⺠族⼆⼗世纪舞蹈经典作品”,是中国芭蕾在原创舞剧中艺术水平高、观众普遍喜爱的成功范例。这两部芭蕾舞剧将经典芭蕾语汇与中国⺠族⽂化审美内涵精彩结合。剧中的芭蕾舞蹈语汇充分采用中国舞蹈元素,反映中国⼈⺠现实⽣活,符合特定⼈物身份,其中经艺术化提炼的⼤ᰁ量动作超出了古典芭蕾审美形象定势,在⾜尖上完成的动作适应本⺠族特有的审美特点。针对两剧在各⽅⾯收获的肯定,冯双⽩教授(2002)指出,“从这两部充满⺠族⻛格的芭蕾舞剧开始,中国芭蕾学派⾛上了⾃⼰的历史⾏程”[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6]。
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作为经典文化作品,在中国的广泛流行,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受到专业演员和舞蹈团体的青睐,也得到了业余爱好者的热烈追捧。两部舞剧独特的审美风格为中国现代芭蕾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在国际舞台上独具特色。这不仅提升了中国芭蕾舞的国际声誉,也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芭蕾舞的兴趣和热情。
艺术的包容和多元
芭蕾艺术是一个向不同文化开放的艺术,展现了艺术的包容性,使其能够超越国界、种族和语言的限制。James Steichen(2018)描述美国芭蕾创始人巴兰钦和科斯坦合作创建美国芭蕾事业时的思考,他们认为,芭蕾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式,它还是一个具有独特组合能力的艺术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机制性地帮助包括画家、作曲家、诗人等所有类型的艺术家,不仅在美学方面互相合作,也可以在经济上相互受益。科斯坦提出,唯一能把大多数艺术家聚集在一起的艺术形式就是芭蕾[ James Steichen, Balanchine and Kirstein's American Enterprise]。近500年的发展过程,芭蕾接受了各种艺术的支持与融合,促进了世界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以及文化的多元性和相互理解。
芭蕾专业有一门“性格舞蹈”教程,“性格舞蹈”是古典芭蕾舞剧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有欧洲很多民族的舞蹈形式。在众多芭蕾舞剧中,西班牙舞,阿拉伯舞,印度舞,匈牙利舞,非洲舞等等都经常出现在舞台上。浪漫芭蕾、古典芭蕾、交响芭蕾、现当代芭蕾等多种类芭蕾在芭蕾舞大家庭中争奇斗艳。
前面介绍《胡桃夹子》在欧洲和美国的热闹非凡,而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过年》,则是以《胡桃夹子》的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作为舞剧音乐,借鉴其舞剧结构,重新创作剧本、创作舞剧,被誉为“中国版胡桃夹子”。该舞剧以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为背景,将传说中的“年兽”作为剧中的重要角色出现,将舞蹈情节与传统节日的由来做了很好的融合,将芭蕾形式这样的外观,注入了中国的节日文化的内容,为舞剧找到了恰如其分的戏剧逻辑,也拉近了中国人的情感期待。而剧中性格舞蹈的结构形式则帮助“丝绸”“糖葫芦”“陀螺”这些中国文化符号化作鲜活的舞蹈形象展示了地地道道的中国意蕴。相比这些,更值得思考的是编导以“过年”这一主题展示中国人对于“家”的情感与眷恋,象征着这是一种对文化之“根”的依恋——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情,对“家园”的传承之情。
中国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将京剧内容引入,中国芭蕾舞剧将《牡丹亭》昆曲元素贯穿全剧。国际芭蕾舞台上,各民族各文化元素的内容都可以在各国芭蕾舞剧中看到。即使同一版本的芭蕾舞剧,由不同国家芭蕾舞团演出,也有着不同的舞台表达。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在世界各国演出《天鹅湖》,虽然中国芭蕾舞演员以规范一致的特点闻名于世,但各国观众仍然认为,喜欢贯穿全剧的中国演员的韵味和民族气息,如同他们观看其他国家的演出所看到的各国独有的文化和民族特点一样。
芭蕾艺术的包容和多元,深究其因,需要我们对芭蕾有更宏观的思考。芭蕾确定性的元素是其基本技术规范和独特的审美标准,而芭蕾的发展是在其确定性元素基础之上,融合吸纳符合芭蕾审美要求的来自各国文化各民族各门类艺术中的舞蹈元素得以流传至今的。几百年来,芭蕾艺术没有相互隔阂、相互排斥和相互取代,而是不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芭蕾是世界多元对话的美好平台,也是多元文化传播与展示的巨大空间。相较于剧院的舞台,芭蕾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舞蹈元素另一个广阔的舞台。而中国的武术杂技戏曲等形式所包含的丰富身体语言和56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的舞蹈语汇,是芭蕾艺术继续发展所需的取之不竭的宏量资源。
中国芭蕾学派的形势和任务
2022年10月30日,“中国芭蕾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研讨会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来自中国舞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美学研究所、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以及美国波士顿芭蕾舞团、格鲁吉亚芭蕾舞剧院的学者、专家和艺术总监共同研讨。参会嘉宾提出,中国文化在世界芭蕾舞艺术的共性平台上展现时,需要有中国学派在世界芭蕾舞中展现中华民族的个性,并且以高水平的芭蕾舞理论与作品与其他国家的芭蕾舞艺术进行交流,为世界芭蕾舞艺术的共同发展做出中国的贡献。专家们还指出,中国是芭蕾大国,但还未成为芭蕾强国,主要原因尚未举起中国芭蕾学派的旗帜。有学者表示,中国芭蕾学派是中国芭蕾艺术与世界各国芭蕾学派平等交流的国家标志,也是中国舞蹈和中国芭蕾参与世界芭蕾发展进程的工作共同体,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时代文明观正在推动中国芭蕾学派不断完善和成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总结指出,今天的研讨会是中国芭蕾学派正式问世的一个标志,可以明确地提出中国芭蕾学派的建设任务、建设路径、未来目标。[人民资讯,中国芭蕾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
邹之瑞(2013)提出,欲建立中国芭蕾学派,应该实现下述几个方面:有中国芭蕾舞团排演的成功的欧洲古典芭蕾的经典作品作为中国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有中国自成一格的芭蕾教学体系;有成熟的相当规模的观众群体;有多部经典的中国民族芭蕾舞剧;有丰富的芭蕾舞样式,如戏剧芭蕾、交响芭蕾;有多样的芭蕾艺术题材;有杰出的世界级的芭蕾大师、编导和演员。[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P155]
于平(2024)撰文提到,“由中央芭蕾舞团创演的《红楼梦》、广州芭蕾舞团创演的《白蛇传》以及重庆芭蕾舞团创演的《归来红菱艳》,体现出了芭蕾艺术“中国学派”的创编策略和前行步履。三部舞剧中,《归来红菱艳》属革命历史题材,继承了中国现代史中革命文化的传统,剧中对“中国学派”芭蕾语言风格的体现,除特定革命历史场景中的事象和性格外,还有“秀山花灯”等民俗舞蹈的“性格化”表现。”[于平,2023舞剧盘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赋能舞剧创新文艺报,2024年01月22日第4版]从这个专家评点中,可以看到,“中国芭蕾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研讨会提出的中国芭蕾学派已经问世在学者思考中,已经由以往的期盼建立进入到不断完善阶段。
中国现在有11个芭蕾舞团,从1964年开始至今,已经创编和公演了民族和现当代芭蕾舞剧目97个。
以中央芭蕾舞团为代表的中国各芭蕾团体成功演出的多部世界经典芭蕾剧目,已经吸引和培养了世界上最大的芭蕾观众群体。芭蕾编导和芭蕾演员也在不断提高着各自的专业水平。
中国芭蕾学派的发展是数十年中国芭蕾艺术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的,也是在国家和全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下进行的。我们芭蕾编导的作品数量在迅速增加,但距离编导出更多惊艳世界,领袖行业的芭蕾舞剧,还需要加倍刻苦和更多的艺术积累。法国最大的芭蕾舞经纪公司几位同行私下交流中,认为中国芭蕾编舞和国外优秀编导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建议要增加国际间的芭蕾同行交流和观摩,刚刚结束的第52届瑞士洛桑芭蕾舞大奖赛,让我们再一次看到我们的芭蕾选手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被其他国家的芭蕾选手超越的更多了。芭蕾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需要快速适应世界芭蕾的发展速度。这届洛桑芭蕾比赛,对选手在古典舞、现代舞、性格舞、民族气派、综合技术技巧、表演能力等诸多方面同时提出要求。国际优秀选手的表现是我们芭蕾教学人员需要在教研教学工作中深入分析和对标研究的。中国选手除了变奏部分的专注训练,在其他方面的技能需要系统性提高。
邓佑玲(2021)提出:“百年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之路,无论是基于中国各民族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在传统戏曲、武术、芭蕾舞基础上建构的中国古典舞,还是直接从西方引进的芭蕾舞、现代舞与国际标准舞,都在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教学、教材、训练、创作、理论等诸多方面,已然形成一套中国话语、中国特色与中国气派,在世界舞蹈格局中构建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舞蹈学派。”[邓佑玲,马辰媛.“为人民而舞”:百年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之路[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 6): 159]
世界主要芭蕾流派,都具备自己的芭蕾基础训练教材,在很多相同和相通的基本技术部分之外,根据本国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民族舞蹈特性,施行自己的芭蕾教学法,并不断更新和完善。中国芭蕾学者和专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国际芭蕾教学理论和经验,完成出版了芭蕾基训的相关教材和书籍。
孟广城(2004)在《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编写说明”中介绍:“这套教材的编写,已脱离纯粹的俄罗斯学派的教学体系,我们是在继承俄罗斯学派训练体系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世界各国芭蕾基训教学之精华,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我们结合了中国演员的形体特点,相互学习与交流,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和特点的中国芭蕾舞教学体系。该教材是我院第一部大学本科芭蕾训练教材。”[孟广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邹之瑞(2023)介绍“北京舞蹈学院芭蕾专业建立以来,出版过 5部教学法,都是在世界各主要芭蕾学派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芭蕾舞系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辅以芭蕾舞系与世界各国著名芭蕾舞教育家、艺术家学术和专业交流的研讨成果,针对中国学生的身体条件、肌肉力量以及中国审美文化而编纂的。目前国内大部分芭蕾专业和业余教学,基本上参考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的教学方法。六十多年来中国芭蕾的教学实践在适应中国文化和本国学生条件方面,很好地推动了古典芭蕾教学在中国的发展,逐步形成完整、成熟、富有中国特色的芭蕾教学体系,为中国芭蕾表演机构和教学机构培养了大批专业精湛、广受社会欢迎的中国芭蕾演员和教师。”
“芭蕾基训的训练目标是帮助学生具备表演能力,所以训练内容的安排也需要与舞剧内容和其发展趋势保持紧密联系。随着具有中国元素的芭蕾舞剧大量问世,中国芭蕾训练内容也需要与之相适应,训练教材需要创新和相应改变。”[邹之瑞,中国芭蕾学派之训练教学研究———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舞蹈动作元素为例。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 1): 138-139.]
2022年《中国气派芭蕾训练》出版,开始了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对原有芭蕾训练课程的一次有益补充和尝试,希望通过教学实践,开拓学生身体运动更多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肌肉素质能力和表演能力,使芭蕾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身体的运用,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和技术技巧能力,并能够更快地承担剧团中中国气派芭蕾作品的排练和演出。”[邹之瑞,黄笑冰,彭阁。中国气派芭蕾训练。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
中国芭蕾教学法是中国芭蕾学派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今后芭蕾艺术工作者,特别是芭蕾教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芭蕾艺术既是经典艺术也是流行艺术。芭蕾训练对于社会各界业余爱好者有着日益增长的吸引力。中国芭蕾学派另一个重大的基础性工作,是研编面向广大芭蕾业余爱好者的非专业芭蕾基训教材。通过在综合性大学近三年的实践教学,我们将课程定名为“芭蕾美育与芭蕾基础训练”。课程对学生完全没有软度要求。训练重点放在学员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对身姿和体态的调整,定期观赏芭蕾演出并辅以技术讲解。
总结与建议
总结
芭蕾艺术遵循着人类对美好的执着追求,继承着经典,投身于流行,推动着流行健康地成为经典,呵护着经典永续地汇入流行。芭蕾艺术所承载的精神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芭蕾不仅是审美的追求,更是对社会责任的表达。通过美的传达,激发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同时肩负起传递和弘扬文化的责任。芭蕾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着持久的魅力,证明了艺术品质和真善美的深刻影响,使其能够超越时代,影响世代。芭蕾艺术作为一种体验性的艺术形式,为教育和美育提供了独特的途径。它不仅可以提升身体素养,还能够激发审美情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发展机会。芭蕾艺术经典与流行的结合反映了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动态角色。它能够反映、引领和推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芭蕾艺术的这些特质为我们提供了在文化、教育和社会层面进行更多创新与拓展的机会,同时也呼吁我们珍惜并推动各种形式的艺术表达,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多元,助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芭蕾学派的完善需要业内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中国芭蕾也应承担更多文化和社会责任。中国芭蕾学派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专业芭蕾教学体系和非专业芭蕾教学体系的教材编撰以及扎实丰富的教学实践。
建议
中国芭蕾是中国舞蹈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芭蕾学派首先要对中国芭蕾的发展有自己的研究。中国创编和排演的中国气派芭蕾剧目数蔚为大观,但每个剧目公演后同行们是否有专业的复盘和回望,是否有更好的修改建议?是否为以后的新剧积累了有益的收获?学生或演员的综合能力提升,是否能够得到连续的关切和指导?中国芭蕾的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是否有系统思维和全局思考?芭蕾的普及需要芭蕾艺术工作者齐心协力予以服务和推动的内容有哪些?其次,中国芭蕾学派的声音如何向世界发出?如何与其他学派共同发展?最后,中国芭蕾学派可以为世界芭蕾、为世界文明互鉴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到哪些短期和长期的贡献?希望我们芭蕾艺术工作者一起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中国芭蕾艺术的更健康更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Jennifer Homans, Apollo's Angels-A History of Ballet[M].New York: Random House,Inc,2010:16
[2]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6
[3]邹之瑞.[丹麦]弗兰克·安德森,丹麦皇家芭蕾在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
[4]刘俊骧.东方人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7:226
[5]沈元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中专女班)[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4
欧建平.百年红色经典回眸,舞蹈何以更上层楼[J].北京:艺术评论.2021(9):45
参考书目:
[1]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Joann Kealiinohomoku,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Ballet as a Form of Ethnic Dance[A].Ann Dils & Ann Cooper Albright, Moving History/Dancing Cultures: A Dance History Reader[C], USA,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01
[3]凯阿里伊诺霍牟库.一个人类学家的视角:芭蕾是民族舞[J].刘晓真,译.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3)
[4] Jennifer Homans. Apollo's Angels-A History of Ballet[M].New York: Random House,Inc,2010:203
[5] Melissa R. Klapper. Ballet Class:An American Hist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20
[6]邓佑玲,马辰媛.“为人民而舞”:百年中国舞蹈艺术发展之路[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6)
[7]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8] Jennifer Homans, Apollo's Angels-A History of Ballet[M].New York: Random House,Inc,2010
[9]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10]邹之瑞.[丹麦]弗兰克·安德森,丹麦皇家芭蕾在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11]欧建平.百年红色经典回眸,舞蹈何以更上层楼[J].北京:艺术评论.2021(9)
[12]颜海平.“互为的转写”让现代世界互联[N].社会科学报,2022-09-22(6),总第18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