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超验、隐喻与重塑——陈正豪个人艺术展”亮相成都光之画廊

“超验、隐喻与重塑——陈正豪个人艺术展”亮相成都光之画廊

时间: 2024-08-26 14:39:52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光之画廊

2024年8月24日晚7点,“超验、隐喻与重塑——陈正豪个人艺术展”在成都光之画廊拉开帷幕。

作为青年艺术家陈正豪的首次个展,展出了近两年的创作30余幅。除了绘画作品的展示,艺术家还进行了实验音乐现场。

现场嘉宾合影

陈正豪,199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视觉艺术家、独立音乐人,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艺术家将视觉与声音融合,触发主体潜意识压抑力量的迸发。在暗黑的荒诞场域里,构建当代城市新青年信仰的内在叙事,通过超现实绘画、声音装置、合成器演奏等媒介组成平行于现实的仪式感。

光之画廊主理人李明明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艺术史家吕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智威设计创始人艺术设计总监、陈正豪的父亲陈小平,本次展览策展人李国华以及青年艺术家陈正豪相继致辞。

艺术史家吕澎发言

在吕澎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要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中发现未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发言

庞茂琨致辞时表示,自己作为陈正豪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两人在艺术上有过深入的交流。观众所看到的绘画只是他的一面,在音乐创作等方面他也很拿手。期待未来陈正豪能够将艺术创作与音乐等形式进行结合,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

陈正豪的父亲陈小平发言

智威设计创始人艺术设计总监、陈正豪的父亲陈小平作为家属代表发言时,对到场的嘉宾,自己的朋友和陈正豪的师长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次展览策展人李国华(左)发言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国华认为,在艺术创作中,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面貌。作为年轻的艺术家,陈正豪的作品在古典的线索中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叙述着今天的生活和所发生的历史。通过展出的作品及音乐现场,相信观众对艺术家的创作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青年艺术家陈正豪发言

本次展览主角、青年艺术家陈正豪致辞时首先表示了感谢。感谢导师庞茂琨与高琳老师在艺术道路上的引导,让自己在一个宽广的限度内进行不同的尝试,更好的在创作中认识自我。同时,也感谢到场的亲朋好友、老师们和家人们,是你们的支持,让自己充满勇气,离梦想越来越近。

展览现场

李国华将陈正豪的创作纳入“新绘画”的范畴,在其看来,2000年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中国当代艺术也驶向了一个不断多元化的方向。在当代绘画领域,波普、玩世、艳俗、卡通绘画大行其道后,“新绘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新绘画”的整体特征是其强烈的个性化、国际化,以及对当下、即刻感受的关注。被称之为“新绘画”的艺术家们,他们不再拥有强烈的地域主张、宏观倾向,对本质主义的追寻也没有表现出过分的迷恋。并且在最为年轻一代的“新绘画”艺术群体中,跨界或者其他艺术形式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也逐渐显现。陈正豪的绘画以及他的人生态度,无疑呈现出他对“新绘画”倾向的偏好。作为一位出生于1997年的年轻一代,陈正豪生活在一个与过去有着千差万别的时代:全球化、多元文化、消费主义、互联网、跨界、数字化,这些新时期的重要社会元素,无时不刻地包裹着艺术家的成长历程。也正是这些全新的文化影响,造就了陈正豪从事艺术方式和思路的独特性,开启了他的“新绘画”之路。

展览现场

出于个性以及成长之中所遭受的经历,陈正豪在四川美院学习期间就展现出了他的独特性格。他不愿意成为这个时代潮流下的盲从一族,他在决定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时,就决定要走一种全新的、异他的道路。正如他酷爱电子音乐、Hip-Hop,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年轻世代们展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在艺术家看来,这也是他在美术学院里,可以绕开学院评判标准的一种技巧。在他看来,尊重内心比世俗成功更重要。他也抗拒“宏大叙事”,作为个人内心的真实情绪以及独特的人生经历,才是他珍视的现实。而这种思维也显而易见地影响到了他对绘画的态度。起初,出于对世俗规则以及他者目光的抗拒,陈正豪曾经一度远离绘画。因为在彼时的他看来,他在学院里接受到的绘画训练无非是世俗世界和长辈们,加注在他身上的一种期待,并非是他内心里生长出来的愿望。直到在经历了三年疫情和现实社会的磨练,以及2023年3月在上海龙美术馆,看到了艺术家张晓刚的绘画展览后,他内心里对绘画的感知才发生了变化——艺术家发现,通过绘画他可以完成关于真实自我的塑造。于是,他还是拿起来画笔,并用之来表达自己内心和对这个世界的真实看法。

展览现场

陈正豪也不愿意把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浅层的表象世界之上。虽然,在他的画面中,写实的塑造手法得以部分保留,但是画面整体的意境还是偏向于非具象的表达。并且,当我们观看陈正豪的绘画时,会有一种异样感,一种异于正常世界的即视感。正如他的《游仙》系列作品,人物的脸部时常消失或者被可怖的面具所取代,画面背景往往是压抑的颜色,构图虽然能够看到古典绘画的影响,但图像的叙事是超现实主义的:一切仿佛是你熟悉的世界,一切又仿佛是玄幻的梦境,它们来自未来的、来自精神世界或者来自内心的臆想!因此,艺术家时常也会把自己的作品与梦境结合起来。只不过在艺术家的绘画里,他并没有把“梦”视为一种简单的生理现象,而是将它作为一种超验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并非完全虚构或者假想,而是现实冲击、内心挣扎与大脑臆想下的联合产物。并且,艺术家还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试图为观众打开了一些全新观看世界的视角,用以逃避或者绕开充满偏见与陈规的现实世界。

展览现场

再者,艺术家也没有将自己的绘画固定在一个确定的时间或者空间之内,而是让观者感受到了无疆界、无时间限制的图像世界。在当下,绘画创作者无时不刻地需要遭遇科技带来的挑战,高清相机、监控摄像乃至人工智能,它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的图像信息呈现出了一种泛滥的状态。这迫使图像工作者们,必须使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对图像进行重新处理与打磨。而陈正豪在画面中,他塑造的形象没有地域限制,也是无国界的,并且他采用了时间叠加的策略:历史与今天,当下与未来,被叠压在了同一画面之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处理,他也有自身的独到之处。他在大量借鉴欧洲古典绘画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当代人的面部形象,置入其中。这样的手法,一方面将历史与当下、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进行了模糊,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种“隐喻”图像的表达,一种对当代人普遍精神状态的“隐喻”——在当下这个充满社会戏剧性、政治魔幻性,并且时常变化多端的世界里,人们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嘛?我们对自身的认识是真实的嘛?在他人的眼中,我们的状态是真实的嘛?虽然社会似乎总是运转如常,但是这种种疑问却越来越在人群中散播开来。这是艺术家通过绘画图像带来的问题,是他对自我内心剖析的结果,也是他对社会人群精神感知后的认定。也或许在这种疑惑之下,宗教感在陈正豪的绘画中蔓延开来。

展览现场

无论是《子夜》中拥有羊形面孔、人类身体的未知生物,还是《嫣丛》里手指前方、目无表情的少年,乃至《短昼》中惊恐的大卫与莫名失去脸部的白衣人物,都仿佛在向外界传达一种宗教般的寓言或者冥想。在现实生活里,艺术家并没有确定的宗教倾向。但无论我们是否拥有信仰,或者加入宗教组织,人类对真理的追求都似乎要求我们去探索与宗教精神相似的内容。而这一点在艺术家身上也有所显现,他总是对生活的现状和未来的可能性发出质疑。并且思考自身与周边人、城市、社会乃至世界的关系,他也总是试图要去审视那些我们无法解释的精神体验。这或许是艺术家的好奇心,也或许是他出于重塑自我内心与精神的需要。但无论如何,艺术家的这些思考与想象,与宗教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产生了某种化学反应。

展览现场

作为一个年轻的个体,无论是艺术还是人生,陈正豪的世界都是刚刚起步。他的艺术和他的内心,都必然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和他思想深度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的转变。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对自我内心的尊重、对现实社会总是抱有怀疑、并与陈规保持距离的态度,会使得他在今后的创作中,不断塑造出一个个有别于当下那些流行并泛滥的世俗图像,从而走出一条可以真正实现自我灵魂独立,并走向艺术自由的道路。

研讨会现场

研讨嘉宾合影

开幕式当天,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高琳老师,艺术史家吕澎,艺术家杨述,艺术家许仲敏,艺术家苍鑫,艺术家陈坤,艺术家兰国忠,深圳凡谷设计空间创始人王艺晓,智威设计创始人艺术设计总监陈小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青年策展人崔付利,本次展览策展人李国华及青年艺术家陈正豪等嘉宾就本次展览展开了相关研讨。

展览海报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9月24日。感兴趣的观众可前往天府艺术公园 ·天府111四栋附101-102光之画廊观看展览。(图片由光之画廊提供

“超验、隐喻与重塑——陈正豪个人艺术展”亮相成都光之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