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流动的光影:玻璃艺术与当代意识的交融 —— 丁佳韵专访

流动的光影:玻璃艺术与当代意识的交融 —— 丁佳韵专访

时间: 2024-08-07 16:26:39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图1. The only legal note in the art market

打开当代玻璃艺术的神秘之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充满创意和打破认知的玻璃世界。 发着灼目橙色光芒的玻璃流体,1200度的玻璃柔软的可以随意塑形,剪切,流动。通过艺术家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玻璃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以及无限的创作表达方式,打破我们对于玻璃—— 这个日常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的认知。在这次采访中,我们将探索一位杰出的玻璃艺术家丁佳韵,她通过自己独特的个人创作方式,将难以捕捉的情感与具象的以玻璃为媒介的表达方式相辅相成的交融在一起。她透过她的玻璃艺术装置作品,呈现出了她个人的内心情感和深度思想的维度,引导观者共鸣与思索。

     丁佳韵,青年玻璃艺术家,2023年于英国桑德兰大学玻璃与陶瓷专业获文学学士,继而2024年于英国桑德兰大学视觉艺术专业获玻璃艺术学硕士。

     其作品多关注于当代时事,从多个角度如社会经济,自然灾害,再到人与人之间微妙的相处关系,以及探讨个人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以及在当代社会体系影响下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等关注当代形式与当代意识。近年来其作品多次入选国际级别的展览和媒体杂志。通过以玻璃为主要材料,混合多种媒介与材质,以其强烈的视觉张力,创作出让观者感知,体验,与反思的叙事环境。

在早期作品中,丁佳韵以玻璃制作的“仅在艺术交易中合法的流通货币”借以此创作微妙的讽刺艺术市场的经济泡沫现象。用本身易碎的玻璃为媒介巧妙的表达出艺术交易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而又借以玻璃透明的本质来嘲讽艺术市场从买家到艺术家之间异常交易关系的不透明性。

图2. The only legal note in the art market

      丁佳韵的创作灵感来自于BBC的一部关于艺术市场泡沫的纪录片,讲述了在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艺术作品溢价,艺术家本人购买自己作品后的二次拍卖,以及一系列艺术品流通的灰色空间。对于丁佳韵来说,她观察到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中的一切影响都是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钳制,艺术市场也不例外,用作品表达当代社会中的切实问题一直是她作为一名玻璃艺术家的追求。

图3. Is there any free will in the communication?  

       对于当代意识的反思与表达一直横贯在她的创作中,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在人类发展中交流与沟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丁佳韵发现,当代社会中存在着很多无效沟通,而当今的社会结构使得很多人都在与心理健康问题做斗争,尤其在亲密关系中,无效沟通与隐藏个人感受导致的人际矛盾使得很多本可以解决的问题搁置。此外,即便人们了解到对方所正在经历的挫折,有时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对话。替换思考没有绝对准确的存在,丁佳韵以一种乌托邦的创作形式进行了直观的表达。 图3中该装置展示了两个似乎生活在矩阵世界中的人,渐变的颜色直至头部于完全无色透明,颅内微型电子屏幕上滚动的对话,可使对方轻而易举的窥探到另一方的真实想法。面对面的无声交流,却在沉默中产生最直接的头脑共鸣。

图4. The deadly virus in sea

       从多个角度观察当代生活中的问题,健康的自然环境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大气温度升高会引起海水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和海温升高。随着人类对农业的过度消耗,化肥和有机质的富集将被河流冲刷到海岸。与温暖的海水相结合,有害藻华(HAB)。而这些有害藻类会进入食物链。它们会产生强大的毒素,尤其是神经毒素,会导致猝死,死亡率很高(>80%)。贝类和鱼类在水华期间中毒,食用它们的人也会中毒。

     丁佳韵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比喻,HAB就像海洋中的致命病毒,特别是在前几年新冠大流行的情况下。玻璃雕塑的形象灵感来自有害藻类和冠状病毒,由几种玻璃吹制技术和使用铀玻璃制成,可以在黑光灯下发光出明亮的绿色光芒,也呼应了自然界中HAB晚上在海里发光的特点。

图5. 装置设计

     这个呼吁人们关注海洋变暖的装置设计如图5,计划组装在高度将为两米的灯塔表面,以显示几十年后的海平面,从科学角度讲海水变暖的问题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急剧恶化到这个情况,但这是来自丁佳韵以艺术家身份传达的具有艺术性的一种夸张的警告。

     丁佳韵的创作之旅秉承着以传达当代社会生活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于矛盾,用作品创作的形式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提供了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也对于现实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巧妙的运用玻璃本身的材料特点结合到创作于实践的主题中,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玻璃艺术制作的刻板印象。

Q:您选择玻璃为主要媒介延伸和个体表达相结合来进行创作,作品的最终展现有别于传统的玻璃制造工艺,您认为是什么因素驱动您进行不断的探索和试验?

A:玻璃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的材料,它拥有一种迷人的透明与不透明的双重性。玻璃可以既柔软又顽固,需要在特定温度下小心处理,以防止破裂。就像人一样,玻璃也体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一坚韧而脆弱,类似于驾驭一段关系。

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努力将一件作品的本质与玻璃的内在品质结合起来。从玻璃吹制开始,我个人更把这个过程看作为一种自我疗愈形式,创作将我带入一种忘我的状态,也因为这项工艺需要全神贯注和耐心,一旦开始就需要不间断地进行。

在观看我的作品时,我更希望观者不仅停留于欣赏作品的外在形态,更期待观者可以与作品产生共鸣,依次来传达我的作品中潜在的概念和想法。

Q:如果让您用一句话来概括您的作品, 您如何描述它们?

A:关注当代社会的现况与时事,从当代意识为切入点来呼吁人们关注于我们现在所身处的世界。

Q:您的作品多关注于当今世界的时事发展,您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如何更好的向社会传达积极影响,从而实现社会价值?

A:艺术在当今社会中不仅仅是扮演着提高大众审美的角色,当代艺术的存在更多的是传递正确的社会概念与价值观,以艺术创作的夸张表现方式引导观者发现并注意到那些社会现象。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观赏性构成了吸引观看者的前提,同时也是一个快速的渠道来打开观看者的精神世界,从而引起社会的反思与共鸣。 当代艺术的存在可以被认为是一剂社会的良药,而艺术作品在社会中起到的现实作用也在不断的给予我社会的认知反馈,推动并激发着我的创作发展以及通过艺术实践的表达欲。我以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持续通过以玻璃为主要媒介的作品探索当代社会的个体认知,启迪观众的思维能力和社会角色形成与转变,从而激发其自身在社会结构中的探索与理解,扩大认知与教育。


流动的光影:玻璃艺术与当代意识的交融 —— 丁佳韵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