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展讯
时空彼岸:余学民个人作品展
策展人:高远
主办机构:成都蓝顶美术馆
鸣谢:成都彭州宏徳学校 成都艺原美术馆 榭栅服飾
展览时间:2024年8月3日—8月19日
展览开幕:2024年8月3日 15:00
展览地点:成都蓝顶美术馆 2号厅
“时空彼岸”——余学民的跨文化图像志
文/高远
历史学界与文化理论中所谓的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为了保存某种文化的原有属性,不被其他文化所同化或者造成某种文化一家独大的局面。由于其承认文化边界的存在且容易导致强化文化边界的作用,在近30年间,这种说法已经逐渐被跨文化主义(Transculturalism)所取代。它承认文化和民族的“杂交性”,要旨在于突破文化的边界,而不是筑起文化间的藩篱。
《奥陶-度》布面油画 100x80cm 2023
历史上,寻找并实践这种跨文化主题的艺术家构成了艺术史中独特而具有文化价值的一环。从17、18世纪洛可可艺术中布歇等画家的“中国风”(Chinoiserie)绘画,到19世纪梵高所谓的“日本风”(Japonaiserie),艺术家们把东方异域的想象表现在画布、器物甚至建筑和园林中,出现了一些既不中国也不西方的杂交产物,如画中怪异的宝塔、人物怪异的发饰和容貌等。这些意象有些是文化误读的痕迹,有些是挪用经典图式的结果。后来的艺术家把这种跨文化误读和挪用当作创作观念,来表现跨文化主题。从安格尔笔下的土耳其浴室和德拉克罗瓦描绘的阿尔及利亚妇女,绘画对于“东方”的异域想象和重构跃然画面;到后印象派高更画中的塔希提(Tahiti)女性及其信仰象征,一种欧洲对东方及更遥远的大洋深处文明的想象和体验,籍由图像的方式构成了一种跨文化的“时空体”(chronotope,巴赫金,1981)。
《爱琴海-塑》 布面油画100 x80cm 2023
这些图像处理的前辈艺术家深刻影响了当代艺术家的图像处理方式。从美国当代画家大卫·萨利(David Salle)混杂的图像志,到马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笔下常见的黑人女性;从徐震嫁接的中西方经典雕塑的异质呈现,到苍鑫作品中多宗教信仰体系的融合,都可以视作艺术家的跨文化图像实践。艺术家余学民在2017年之后的作品通过类似超现实主义与图像绘画的拼贴,将中国传统图像与西方经典图像并置组合,如中国古代力士、罗汉塑像与古希腊、古罗马雕塑的并置,西方经典雕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混搭等,都是艺术家对于古今中外图像资源的重新整合与深入思考的产物。其实早在2013年,这些跨文化意象已经出现在余学民的绘画作品中,在艺术家的《碎镜》系列作品中,想象与现实、异域与本土之间的时空交织就成为余学民作品的主要特征。
《寒武-撑》 No.4 布面油画 210x210cm 2021
图像理论中的图-底关系一直都是学术讨论的关键问题,在余学民的很多作品中,图像与图像背景构成了新的句法关系:艺术家通过图像背景的剥离,将本具有强烈文化属性和符号化的图像悬置在未知的时空中,或放置于异质的文化语境中,从而加强了图像的超现实感和时空错乱感。在跨文化的图像语法中,图像的强度至关重要。在风格上的模仿往往无济于事——艺术家的手是绘画图像强度的直接作用力,但如果被过度智性思考左右的手描绘出的图像,往往就会表现出矫揉造作的样式,失去图像应有的强度。而余学民的图像重构在突出手绘的基础上,有意突出涂绘的惯性从而削弱图式的风格化特征,再将强烈的冲突性赋予图像:将魏晋隋唐石窟造像与古罗马、希腊化雕塑并置、将欧洲古典戏剧人物和中国传统力士罗汉像并置、将中国古建空间与欧洲古典雕像并置。艺术家不单单是将这些形象简单地并置处理,而是融入了深层的文化忧思。我们注意到余学民很多作品中的意象往往是残缺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支离破碎的,这恰恰就是艺术家对于文化遗产被毁灭与破坏、艺术经典被亵渎、被忽视的命运的思考,也是对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不确定性的忧虑。
历史文献与图像的关系在很多当代艺术家的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利时当代画家卢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常常通过对历史图像文献的剪切再利用,使图像文献参与到一幅绘画诞生的过程中,从而产生一种时空的错乱感。余学民的《勋章》同样利用了历史照片与绘画图像的关系,将揉皱的艺术家父亲老照片与同样揉皱的金箔银箔构成的当代背景结合起来,仿佛历史的错位,又好似时空的褶皱,出现在艺术家的个人史及国家历史的缝隙之中;进而将真实的历史图像文献纳入到当代绘画图像创制中。
《勋章NO.1》布面油画 150X150cm 2016年
图像与现实的界限越发模糊是当代图像生产和消费的特点之一,余学民以地质纪年命名的系列以及“爱琴海”系列作品中,现实场景或日常什物总是伴随着古代雕像和历史文物的意象一同出现。这种图像处理方式拉近了图像与现实的关联,打破了现实与历史图像的界限。同时通过场景与空间的错位关系,加强了图像世界的荒诞感和疏离感。而画中反复出现的各类文化载体生成的物象也都随着图像背景的错位而变得残缺不全,这种图像的建构方式恰恰与今天绘画中流行的平滑光鲜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正如余学民《碎镜》系列作品的表现性风格:破碎的、错位的,重叠的、模糊的、异质的、杂交的、穿越的;以这些定语修饰的图像,成为余学民的跨文化图像志的方法论,也代表了今天图像世界面对的基本问题。
《碎镜NO.6》布面丙烯 100x80cm 2011年
《爱琴海-寻》布面油画 210x210cm 2022
《碎镜NO.5》布面丙烯 100X80cm 2012年
艺术家简历
余学民
生于西藏拉萨
职业艺术家
中国壁画协会会员
现工作于北京/成都两地
个展
2024时空彼岸:余学民个人作品展 /成都蓝顶美术馆
2024图像转场:余学民作品展(2011—2021)/北京 798朗空美术馆
2017“精神的表象”个展/798凤凰含章艺术中⼼/北京.中国
联展
2024中国新水墨画院画家作品展,北京/中国
2023鸟巢文化中心国潮艺术节作品展,北京/中国
2023冉起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上海/中国,新加坡,阿布扎比/阿联酋,
2023“仪式动力”,上海/中国
2022生机——亚投行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北京/中国
2019“美国当代艺术家展”⾥⼠满/美国
2018“维州半岛亚洲艺术联展”弗吉尼亚/美国
2017“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弗吉尼亚/美国
2017 ⼀带⼀路“中国油画⻢来⻄亚⼤展”吉隆坡/⻢来⻄亚
2016 798艺术区凤凰含章艺术中⼼“观看之道”北京/中国
2013“微关系”当代艺术展/刘海粟美术馆/上海
2013“意⼤利⽂化部当代艺术邀请展”罗⻢⽂化处美术馆/意⼤利罗⻢
2013“第27届亚洲国际艺术展”查达蒙当代艺术中⼼/泰国曼⾕
2013中央美术学院综合材料展/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2012春季沙⻰展/四川⼤学美术馆/成都
2011“理想国”当代艺术联展/⻢奈艺术空间/北京
收藏
2013“碎镜”/100 X 80cm/布⾯油画/中国⼴东美术馆(国家⼀级美术馆)收藏
2017“室外⻛景”/50 X 60cm/布⾯油画/美国私⼈收藏
2017“⽩垩纪系列”/100 X 80cm/布⾯油画/美国“LINDA MATNEY GALLERY收藏
今天,人们从无所不在的屏幕中寻找图像的真实,但是找到的往往是虚拟世界的碎片。余学民的作品通过绘画和装置的方式重构了虚拟世界的彼岸,反复以“虚拟”的图像志唤醒视觉中的“真实”;以跨文化时空重构的方式再一次诠释了绘画虚拟的价值,同时也反思了数字化生产的图像和虚拟体验的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