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一铮
2024年6月9日下午,位于苏州姑苏区的肯达美术馆举办了姜丹丹绘画艺术个人展的学术论坛。该展览由肯达美术馆馆长王一澐策划,展览于6月2日开幕,将持续到7月31日。
艺术家姜丹丹现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是上海美术家协会“实验与科学小组”成员、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特聘教授,同时也是知名的艺术理论家及哲学家。姜丹丹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以跨文化、跨领域的方式,在中法(中欧)之间工作,游走在哲学美学的研究与艺术实践之间,这些积淀,也让她在沉潜与游艺,在行动与创作之间,以独特的方式,在吸收中国古典写意、山水精神的同时,通过当代抽象实验的转化,容纳了东西交融的思考,给出、开显出了转译、改写古典精神的别有新意的艺术创作。
研讨会嘉宾合影
肯达美术馆坐落于苏州姑苏区老城中心,在海派老洋房风格的别致展厅中,还陈列着收藏级别的实木钢琴和古董老爷车,历史积淀感与文艺情调氛围感满满。“肯达美术馆更像是私人的一件作品,将以往的经历通过老物件、美术作品免费呈现,希望能够得到共鸣,在小巷里掀起小小的文艺浪潮。”肯达美术馆馆长王一澐先生提及。6月2日下午,姜丹丹个展开幕仪式特邀苏州知名主持人西西里女士担任主持人,肯达美术馆馆长王一澐先生、上海Young美术馆馆长兼策展人惠书文先生、上海Young美术馆董事长出品人李群先生、2024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姜俊先生、苏州寒山美术馆馆长胡仁仁先生、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策展部负责人吴燕女士、上海嘉博拍卖有限公司负责人柴俊毅先生、深圳罗湖美术馆的副馆长及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的副会长、艺术家冯小瑞先生、深圳收藏家陈俞欣女士进行了开幕致辞。
研讨会现场
苏州肯达美术馆于6月9日周日下午举办的姜丹丹个人画展论坛特邀广州大家美术馆的执行馆长兼Wansum1919当代艺术馆馆长、策展人林江泉老师担任学术主持,论坛嘉宾包括上海同济大学张生教授、上海同济大学柯小刚教授、上海Young美术馆惠书文馆长、苏州寒山美术馆的馆长胡仁仁,香港作家及策展人姜丰老师。此次论坛配合现场呈现的姜丹丹近年来独立创作的绘画作品50余件,围绕姜丹丹艺术创作相关的内涵与思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艺术家姜丹丹教授本人在论坛中回应了各位嘉宾们的发言。
展览现场
首先,上海同济大学的张生教授感谢艺术家与美术馆的邀请,他表示:“姜丹丹是非常热爱以艺术来展现自己对于个人及世界的认识的一个艺术家,她同时是一个学者。观看作品图片和原作还是有很大差别,因为复制的作品一方面跟我们提供一个分享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缺乏从视觉到心灵的给予我们的触动。姜丹丹的绘画原作带给人心境的宁谧感。叔本华说‘艺术是人生的清凉剂。’当我们看到好作品的时候,就感受到艺术作品对我们心灵的慰藉,使我们从这个世界的涛涛汹涌的生活当中脱身而出,获得清凉。这正像我们的人生一样,充满喧嚣,但是艺术可以让我们暂时超越于日常生活状态、跳出许多具体的处境。”
展览现场
香港作家及策展人姜丰老师谈道:“我早在2016年就曾参加过姜丹丹教授画作的研讨会。这次再次参加,感到友情的滋养,也感叹于她的精进和进步。透过艺术家的画面,我们重获看世界的新颖的目光,形成另一个‘丰富的自我’体认。这种‘丰富’,源于看姜丹丹老师的画,可以带给我们很多联觉的感悟,因为在她的笔端,有非常丰富的色彩感,同时其整个图象的构型、可想见创作的过程等,其实都充满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丰富性,而其丰富,肇端于她的学者、哲人、艺术家的多重身份的跨界形成的综合表达。她将广博的东西方文化资源,化为看不见的学养转化和她的潜意识、无意识的深层次的表达,所以,其图象,也需要各种的解码。在她的图像中,蕴含的“符号学”,是融合意象绘画抽象绘画的,有高雅的书法感、书写性的其艺术语言“符号学”,使我们重新体会到艺术给予世界的清凉,也体会到她的绘画中蕴藏的转化身心气质、思维感知等的力量。由此,看姜丹丹的画,我们彷彿跃入了一种潜意识、无意识的对话,可以从她的绘画看到一种‘新人文’的精神,即引领我们以极简方式重新去看画面召唤的文化联觉,以及其与主体经验相关涉、相促成的可能空间,使我们重思绘画的本体及其在美术史、艺术史的上下文,看到其转化哲思和给艺术、哲学等赋予新的表现性的方向等等。”
展览现场
主持人、策展人林江泉老师提到:“张生与姜丰老师看到了在姜丹丹的画作当中与清凉和温度有关的开启感知的价值,同时,在她的‘新山水’当中,亦有两个很明显的线索,一个是她就中国山水精神的理解、重塑,另外,就是在她的画作里,有非文字、非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即时表达’的一种书写。在这种书写性和图象之间,构成了不同的哲学间的博弈,其到底是如何生成的?又会走向何方?”
展览现场
柯小刚教授承接道:“20多年前,我在北大的时候就跟姜丹丹是老同学,后来在德国、在布拉图等地,也有一些活动相遇,如一起参加一些学术活动。我知道她一直在画画,这种状态特别值得大家去学习,就是作为一个哲学学者、一个教授的身份,同时还有自己的一个艺术创作、探索,即一个学术的、思考的生活状态和她的艺术的、创造的、想象的世界交织,这十分难得。手心眼并用的艺术实践能防止学术陷入僵化。如果学术没有具体地回到生活,如果不做具体的创造、探索的话,就很可悲。所以,姜丹丹的个展揭示的艺术创作,加上与学术写作之间的关系,特别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她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祝她的艺术道路越走越顺利。”
展览现场
柯小刚的发言涉及到了在图象与哲学之间的某种关联,林江泉对此加以回应:“当图象的生成不断过剩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看到哲学的方向,而当人类的艺术授权于哲学之后,图象依然在不断的生成。由此我们看到,许多艺术家在画面上渐渐形成一种‘去视觉化的’实践,就像有些画家说‘我拿起画笔、拒绝绘画。’或者雕塑家说的‘我永远与主体保持距离。’小说家说的‘我是在讲故事,但我在不断冲淡我的叙事。’导演小津安二郎说‘我要拍摄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可能是无法言说的。’这就像一个摆荡的钟表,不断的从一个极点荡向另一个极点。由此我们看姜丹丹的画,看到她的绘画实践是跨学科的,于是,图象实践也构成姜丹丹其它领域的一种实践。她始终围绕着她的艺术家的工作,不断的去重组她的图象类型。而她的图象是一种“陌异性”的图象,彷彿匿名的,给我们带来一个陌生化的世界。譬如我们可以看到,姜丹丹在跟张大千进行对话。她先是抽离自己,然后可能先是不断的趋近自己、认清自己,由此形成一种真正的思考。”
展览现场
上海Young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评论家惠书文分享道:“我从个人的角度,看丹丹老师的作品的观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点。第一是我们在展厅里面看到的一些具象图象,第二则是关于书写的、偏向抽象画的图象,二者有比较重要的连接点,即它虽然是以具象的,无论是对于山石景观的描绘,还是对于抽象的、非具象形态物质的描绘,都具有一定的书写性,而这可能是关涉她的绘画、哲学而生的书写性。譬如她的一系列跟张大千对话的画作有比较强烈的东方主义色彩,用四联屏风式的图象,来呈现一个连续的图景,这也是展览开幕式的一个背景。这件作品属于较具体化的一个图式,带有流淌性、诗意性,描绘的是以中国传统的屏风、或类似于屏风起源的形式来呈现图景。她试图在这个场域当中与古人或者说现当代的某一位艺术家、某一画家进行对话。这体现出她的艺术独特性,就是善于运用图象和文字的角度去编制一个图景。今天展厅里面还有她的一部分纸本,我个人特别喜欢,主要在其偶发性、不确定性,跟那些稍微具体一点的图象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可能是两条线在同时去走,然而,又同时在一个图像的范围,形成她个人的风格或者说符号,都有比较强烈的风格感。从我直观的视角看,当姜丹丹画出关于山水的这个系统,就有一定的符号性,不太像我们看到的完整的造型、或具体的实物。所以我觉得,那件作品应该是她今年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就目前的山水系统当中,她依然以具象的形式在排兵布阵,另一条线索则是以抽象的方式,即把具象拿掉之后转化成‘符号形式’,由此其对话性,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穿梭、同时运行。”惠书文也补充道:“还有一点,她的绘画新作有个特点,即在画作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或者在画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圆点,彷彿一个印迹。这有点像比如说我们有大画送朋友时候,有人就用一个大信封装满画,然后用蜡把它封住,圆点就是上面的蜜蜡封印。后来我曾跟朋友聊到她那个小的、圆圆地方很出彩,有点像足迹和印迹,它类似圆形的印章,但又不是印章,这是我感觉在她的近作中比较好玩的一点。”
展览现场
艺术家姜丹丹老师加以回应:“刚刚听了大家对我作品的看法,有些诚惶诚恐。而我格外关注跟我作品有关系的理念部分,譬如刚刚惠馆长说的绘画性、书写性。现在我稍微的回应一下。首先,创造性的工作,不仅仅是说动手的或者是绘画性的工作,还有其它,譬如刚才惠书文馆长也提到的书写性,‘书写性’确实是我探索的一个维度,它包含了作者作为创造的主体在那个时刻的全身心的行动,那由思维、内心的练习等等转化为统觉的一个行动,在行动当中的手势、所谓‘意在笔先’的这种转化,都是体验的一部分。这些都是综合成一体的一种生命的书写。然后,‘气氛’也是我探索的一个维度,也就是说‘意象山水’的这个部分,更多的是从古典的转化当中,即我很长时间在探索的和‘气氛美学’有关系的这样一种转化,可以是南北宗山水或者现代张大千用泼墨的方式转化的山水的精神、美学的精神或‘气氛’。我是用我的方式,或者是说中西融合的一种当代的手法,去逼近、遥契、对话的转化。由此出发的每一个实验的时刻,都是要一次一次的重新生成,所以‘生成’对我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生成’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创造性的时刻都可以生成前所未有的,或者是独一无二的时刻和生命体。由此我们承载了这样的一些练习及创造性的经验,这一点,也是我跟柯小刚老师、北京的夏可君老师、台北的何乏笔老师,我们在‘中欧对话’当中所探索的一个脉络。在这种生成的过程当中,包含了朝向偶然,即向‘随机’和‘偶发性’的敞开,一些是在图式层面的对话,另一些是在精神层面的,比如说对空间的构成法则,像气韵生动、虚实相间等。当一个人在文化之间穿梭时,怎样去理解、领会不同的文化,或说怎么将其转化成有生命力的,或者是某个空间当中,活生生的而不是僵死的这样一种方式,我觉得,‘生成’是其中的另外一个维度,即从气氛,再到整体的转化,其中包含了势能或说节奏感。这是‘整体的’而非‘一个局部的转化’,才是整体的块茎式生成的探索。”
展览现场
姜丹丹老师进一步说道:“大家也谈到了实践和理论的问题。有时候,这些工作被认为是分离、隔膜的。我想,在跨领域的工作当中,尽管有用不同的媒介,但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通过对于不同媒介逐渐清楚的一种认知,抵达明确的一个‘边界’,再退回到一个没有清楚区分的‘混沌’而重新生成,像德勒兹所说‘下降到混沌当中,重新生成为混沌的女儿们。’这也有点像清代画家石涛所讲的‘到混沌当中放出光明。’所以我的工作当中既有生成当中的强度,又有‘混沌’的所谓‘再疆域化’,重新生成为一个没有固定边界的作品。中国古典的脉络从山水到草书,再到我刚才讲的“关联性”部分,也是在中欧的对话脉络当中,比如说德国心理学家荣格会是怎么理解道家的修炼等。这可能更多的适合一个个生命体在幽暗当中的探索,重新生成为有光明的或者光滑的状态,即是一种生命状态的抽象转化,它们都是在不断的生成过程当中并形成的。我个人是非常自觉地或者清晰地在这些跨文化的工作当中所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说“实践”,是思维本身,给予我们新的生存的机会与机遇。”
展览现场
主持人林江泉老师提出:“我们思考未来是如何发展的,我的回答即:UVCA(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和移动性)。而这四点在姜老师的绘画、回应中就有一种集中的表现。这四点,本是一种军事术语,后来也被引用到经济学等范畴,如我将其引入当代艺术研究。对我们的当代世界,姜丹丹老师是有一种博弈的,比如说她强调书写性的实践,在画面上的每一笔、每一毫米,她可能就在不断的通过漫长的时间去调,让其产生一种陌生性、去熟悉化,有一种秘密的形态,于是,这种神秘也许是指向一种巫术,譬如在她的非文字和文字之间的一种符号的书写,就是一种和神灵、神秘和秘仪的交涉,而她要摆脱的巫术的思维,在艺术上又长期的存在,它指向的是一种未知的世界。”
张生老师继续发言:“实际上,姜丹丹在做一个艺术的努力,即重新建立或者是重新发现东方精神。对于东方精神或者是东方美的这个艺术美的发现,实际是100多年以来我们中国的艺术家、哲学家、美学家所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姜丹丹特别强调和东方的艺术家进行对话。而这个对话不仅仅是对于艺术家来说的,她的艺术生成过程,其实主要是一种对话性,即不仅仅是对自己,而是对自己的艺术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对话,还有和他者对话。她对话对象是和东方艺术有密切联系,而这些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在法国或者是在世界上取得声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其艺术创作里面非常好的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精神和元素,比如托姆·布雷(Trombly)、安德烈·马松(André Masson)等。这种对话是有意识的,但并非是一个理性的意识,因为是运用的本能、另一种方式。如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讲到的,艺术家有时候不是通过心里面的思考,而是把身体放在世界里面,通过肉体来感知、认识这个世界。丹丹试图和这些受到东方艺术精神影响的世界性的艺术家的再次对话,想建构或者说重新发现东方精神,或者是东方的美,或者是东方的艺术精神等,在我们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我觉得这已经是丹丹的绘画最有价值的地方。”
展览现场
寒山美术馆胡仁仁馆长则从艺术的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思考。他说:“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现状中,我发现以东亚文化圈为例,欧洲对东亚文化,比如日本能剧的接受、理解、欣赏程度仍然是比想象中有限的。水墨艺术也是如此,当代欧洲处于真正对水墨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而邀请参展或呈现主题展览的机会仍然不多见,我说的是那种并非承担租金或参展费的展览。而我去年就做了一个真正受到欧洲邀请的当代水墨项目,在瑞士的两家博物馆做了展览。从这些工作经验与艺术观察中,我发现,所谓的跨文化合作与对话,其实实属不易,因为每一个文化中的艺术家都具有主体性,彼此间有理解程度的差异,极难达成心灵契合。如果能对话成功,那是弥足珍贵的。我认为,艺术的东方性是一种外在文化环境影响的产物,而更本质的是艺术家的个体探索——它是民族性元素的具体真实载体,更是对民族性的超越部分。认识到这一点后,我认为,姜丹丹的绘画色彩、空间、材质等是具有强烈的个人语言,因为她并非专门习西画或者水墨画,所以她不会陷入陈规范式,而对创作具有更开放的探索立场。这是姜丹丹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柯小刚老师回应:“关于东方古典的复活,我想到经学的‘经’字,我十几年前曾经把把它写成那个草茎的茎,即不是绞丝旁,而是一个草字头的茎。绞丝旁的呢?它有一个毛病,就是反复的编织。那如果是草字头的茎呢?它就是不断的生长,就如刚才丹丹说的,她自己的这个创作、思考、实践当中最基本的关键词,生成。就一个民族,一个文化,大的角度看,每一次都是重新打散,打破所有的界限,然后沉入一片混沌之中,然后再重新生长出来,这个生成的过程是充满了未知,充满了偶然性、创造性。在姜丹丹与张大千对话的作品中,金色、青色、白色⋯⋯在这混沌里,显出、透出很亮的东西,有一种让你感觉到整个生命被打开的生长感,生长出一种让人非常惊喜的东西。”
展览现场
随后,姜丰老师提到:“当我们面对艺术品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自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读者或者欣赏者,去看到它背后的精神意志及其蕴含的一种生成性。就这个生成性来说的话,就像现象学讲的更多是一种可见性的层面,但是,慢慢的,我们将其演化到一种探讨不可见性的层面。譬如当我在看丹丹老师的画的时候,就像我刚刚说,让我们回到一种归零的眼光,用那归零的眼光,去看到一个事物的重新生成,仿佛我们直接面对宇宙的开始,那当我们重新去看到笔端幻化出来的这种图象,它的形式感等等。从姜丹丹老师画作引发的图象的叙事学或者是叙事的图象学感发,更多是来自于她对媒介、材质的理解和运用,来自于她导向的生成性方向,因为就文艺创作者而言,很容易体会到媒介、材质直接承载的是我们欣赏艺术品时候触及的笔触、肌理、构成等基本层面,它们也可以还原成最基本的画面,一幅幅的,亦动亦静,作为图象的叙事学或者是叙事的图象学的最小单位。就像刚刚柯小刚老师提到,他在美术馆看到姜丹丹老师的画之后,带着对画面笔触的印象感,而沉入混沌的一场甜睡,那是‘生命的情调’中沉入存在情绪的睡眠。实际上,姜丹丹的绘画可以时刻刷新我们的视觉,成为一种宇宙的体验,彷彿之前林江泉老师讲到的理性、巫术思维的悖论性的共在,丰富我们的审美直观。”
最后,主持人林江泉总结今天的座谈会:“我们看到的,是无限的,我们没看到的,也是无限的,姜老师她给我们打开了另一个感知的路线。其实今天我们开的不是座谈会,而是一个独幕剧,是拍了一个短电影,因为我们除了这个镜头上面,还有一个镜头。我们今天非常感谢惠书文导演导出的这一个直播的短电影,谢谢肯达美术馆,谢谢大家。”
本次论坛在嘉宾学者的深度交流与热烈对话中,呈现了学术与艺术相交汇与碰撞的智慧火花,与到场的所有来宾们一同展开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人文哲思徜徉时光,以及心灵与思辨多维层面的能量的高峰交汇之旅。姜丹丹个展的学术论坛在来宾朋友们的收获满载与意犹未尽中,于苏州肯达美术馆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