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艺术如何影响人生?原创沉浸式青少年音乐话剧《绘画改变人生》新闻发布会中央美术学院举办

艺术如何影响人生?原创沉浸式青少年音乐话剧《绘画改变人生》新闻发布会中央美术学院举办

时间: 2024-06-21 20:33:06 | 来源: 艺术中国

新闻发布会现场合影

6月20日,原创沉浸式美育系列作品青少年音乐话剧《绘画改变人生》全国新闻发布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

据悉,该作品由首届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管理学会指导,由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美育促进网、教育部主管中国老教授协会美育融合创新委员会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共同联合出品。

新闻发布会现场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廖文科,教育部主管中国老教授协会秘书长张彦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总编辑、社长全世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歌剧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彭锋,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中法学院院长、中国老教授协会美育融合创新委员会副会长余丁,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词作家宋青松,著名表演艺术家、纪录片《从牧童到大师--廖新学》总导演于荣光、制片人蒋晓蓉、导演赵嘉应邀参加活动并分别作主题发言。来自于北京、上海、山西、河北、安徽、四川、湖北省市地区美术教研员代表作为首批《绘画改变人生》专家委员会委员应邀出席活动。发布会由原创沉浸式美育系列作品制片人、中国老教授协会美育融合创新委员会秘书长海楠主持。

教育部主管中国老教授协会秘书长张彦春做开场发言

教育部主管中国老教授协会秘书长张彦春在致辞中强调了新时代美育创新的重要性:“2018年林建华先生卸任北京大学校长,担任中国老教授协会会长至今,高度重视美育工作,成立美育融合创新委员会,聚焦青少年美育事业发展,与中央媒体、头部高校联合出品美育作品,是创新之举。继彭锋先生创作《歌声改变人生》之后,美育融合创新委员会副会长余丁先生所创作的定位于青少年为主体的剧目《绘画改变人生》完成并拉开帷幕,是与开篇之作的完美融合,是助力青少年美育事业发展的又一巅峰之作。”

张彦春表示,以中国近现代著名艺术家廖新学为原型而创作的《绘画改变人生》,以美育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时代美育佳作。“该剧目通过媒体技术赋能,将原本严肃、单向输出的美育,转变成了‘会讲故事的人和物’,是推动文艺作品‘出圈’的创新之举。《绘画改变人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美育,扩展重塑了美育内容、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成为奏响音乐、美术、舞蹈完美融合的美育华章。”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廖文科致辞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廖文科讲到,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绘画改变人生》充分结合了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以著名艺术家廖新学为原型,定位于青少年“参与式”演出,“分幕式”的剧幕呈现形式新颖,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美育的普及。在以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作为联合出品单位的学术背景支持下,一定能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美育对话”、“美育与生活的融合”,展示新时代美育全新面貌,全面展现中华美育之魅力。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致辞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沉浸式儿童音乐剧作品《歌声改变人生》的总编剧彭锋首先分享了该剧将于今年暑期与一万余名青少年相聚中国近代美育发源地北京大学的喜讯。“希望大家共同感受北京大学丰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中华美育之花的绚烂绽放。”

彭锋院长认为,实现“美育人人”是美育系列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绘画改变人生》总编剧、艺术总监余丁教授是中国艺术管理学会主席,在剧目推广及生命力长存方面具备很大优势。期待该系列剧目能够永葆青春,通过‘歌声’与‘绘画’的携手,强化美育普惠,强调多元参与;通过全媒体矩阵传播美育精神,聚集头部高校美育力量,让大中小学生感受美育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带来的美好,成为中国美育发展横向交流矩阵的创新之作。”

《绘画改变人生》总编剧、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致辞

作为青少年音乐话剧《绘画改变人生》的总编剧和艺术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是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文艺作品创作要坚持“有效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

谈及该剧的创作,余丁教授分享到:“《绘画改变人生》以青少年作为参演主体,以云南艺术学院创办者、近代知名艺术家廖新学为原型,讲述了从昆明到巴黎,从放牛娃到艺术大师的故事。剧本以主人公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景,当学徒学习绘画的照相馆和在巴黎求学、创作期间的公寓为叙事空间,展开了过去与当下的时空对话。以艺术大师廖新学为原型,呈现背后鲜为人知的艺术故事。这部音乐话剧融合了美术、音乐、表演、舞蹈、合唱、语言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每一名参演青少年在演绎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余丁教授同时高度评价2023年在北京大学开启的首部美育系列作品《歌声改变人生》:“这部由北京大学彭锋教授担任总编剧的作品,开美育浸润融合创新之先,使人深受启发。尤其是在《歌声改变人生》的开展过程中,彭锋教授坚持开放的‘留白’做法,把这部音乐剧的创新创造空间留给参与演出的孩子们,激发孩子们更多的审美创造力,这是在《绘画改变人生》这不剧中要进一步推进的。”

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先生题写的《绘画改变人生》剧名

著名表演艺术家、纪录片《从牧童到大师——廖新学》总导演于荣光致辞

著名表演艺术家、纪录片《从牧童到大师——廖新学》总导演于荣光、制片人蒋晓蓉、导演赵嘉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专题纪录片片段,并详细讲述了艺术大师廖新学背后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从中国到法国,从巴黎又回到云南,廖新学通过艺术链接时空,是真正的国际传播的文化使者。”于荣光表示,期望能够与工作同仁一起携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借助新时代媒体技术呈现出空前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影响力,共同为创作优质美育内容,聚焦青少年美育事业发展,提升美育审美素养,为美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词作家宋青松致辞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著名词作家宋青松从音乐与音乐话剧,音乐与绘画有机联系做主题发言,他认为《绘画改变人生》诞生于中法建交60周年,是一部传承中华美育文化精髓的作品。宋青松就剧本创作设计给予高度评价:“多幕、多段落、多形式的整体架构设计,能够让青少年音乐话剧更加具有交互式、观赏性的特质。”

《绘画改变人生》中小学美术教研员代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美术研究员冯军发言

发布会由原创沉浸式美育系列作品制片人、中国老教授协会美育融合创新委员会秘书长海楠主持

嘉宾为基层美术教研员颁发专家委员会委员聘书

发布会上,嘉宾为基层美术教研员颁发专家委员会委员聘书。“帆声笑语”爱心公益项目发起人、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公益爱心大使侯怡帆带领马诗桐(4岁)一起受邀演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用歌声诠释青少年音乐话剧《绘画改变人生》中的青少年美育。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演唱

发布会现场

作为美育浸润⾏动的⼀部分,《绘画改变⼈⽣》不仅仅是⼀个关于艺术成长的故事,它还探讨了艺术如何作为⼀种强⼤的社会⼯具,影响和改变⼈们的⽣活。通过具体的⼈物和情节,“以小见大”,传递了艺术对个⼈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据悉,该剧亦将结合不同的演绎方式,深入舞台与校园,邀请青少年儿童加入,不断通过“二创”“三创”演绎出新的美好画卷。


艺术如何影响人生?原创沉浸式青少年音乐话剧《绘画改变人生》新闻发布会中央美术学院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