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郝方圆个展“肉身之外”在YOUNG美术馆(总馆)开幕

郝方圆个展“肉身之外”在YOUNG美术馆(总馆)开幕

时间: 2024-06-15 13:26:57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肉身之外——郝方圆个展”海报

2024年6月5日,中国当代艺术家郝方圆最新个展“肉身之外”在YOUNG美术馆(总馆)开幕。本次展览由YOUNG美术馆馆长惠书文担任策展人;YOUNG美术馆创始人李群担任出品人;姜丹丹担任学术主持。同时特邀姜俊、徐明松担任本次展览学术研讨嘉宾;宋思衡、柴琼研担任本次展览跨界嘉宾。

展览将持续至7月5日。

艺术家郝方圆

左起:郝方圆、惠书文、姜丹丹

研讨会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肉身之外》

文/惠书文

引言

人的“肉身之外”有七层身体,也饱含七层能量场:分别为以太体,情绪体,心智体,星光体,以太模板体,天人体,因果体。肉身的实体相较于虚拟物来说,它是一种对应法则,如同个体能量和物质之间的存在关系,并连着情绪的释放与进阶。肉身之外,现实之中,则存在一个超越经验、时空的永恒的理想世界。

一、物的召唤和显形

肉身之外,是布盈在空间中运动的能量粒子,虽无形可见,却包裹着有形之物(肉身)。对于郝方圆来说,艺术的魅力不仅指引他洞见自我和观照个体内心世界,还将此种能量转化为与自然、环境、人文更为准确的感官象征。

他以绘画的行为实践和表达方式,再现及揭示“物”的存在意义,《大·方·廣》中的绘画之“物”凝聚着他个人式的生活状态和成长经历,似人心性的体、相、用(真理和智慧),同时凝聚着“此在”和自然的关系(海德格尔称为“大地”),“物”的存在包含着“此在”生活的全部意义。

·方·广 四联画 布面亚克力 235×193cm×4 2007-2024

以2018-2020年的《血与骨》作为例证:在这洪荒迭起的潮流下,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海对激流波涛汹涌的馈赠,象征着大地与海在地平线上的激越的物质流变,也将它广延为人的骨血和肉身,并持续迸发力量和显形。

物的“召唤”,不是单一感官理念的外放,而是“个别”(个体)、“实体”(subject)的具体指涉,就像物所占的固定的物理空间,从而引申至“召唤”诗意话语群中的“指引性”与“标识性”。

《冲天香阵》带来了“召唤”的“无声性”,语言结构的凝练度,“遮蔽或拂拭”物的“对话性”。如同晋代道教先贤抱朴子葛洪说:“山水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这是对物的“召唤”本体的“聆听性”与“回归性”的自然回溯,具体的山水草木,承接起艺术家在面对空白画布时的至诚凝视。

冲天香阵 布面亚克力 150×320cm 2024

二、图像制造:魅灵与祛魅

图像文化语系中,图像是作为视觉和文化现象的载体,它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还是与人类同在的“存在者”,与语言共同构成一类符号系统。图像制造现实,建构我们的世界,我们就像“生成-影像”(devenir⁃image)。图像的魅灵充斥我们周围,如影随形,无时不在,又无处不在。

郝方圆以现实体态下的具象物作为绘画创作的起始原点,附着类似于对图像文本的“篡改、编写”回应现实图像的真实,在这一过程中,身体的机能协同与画布在场域中形成互动和对抗。

挣脱 纸本亚克力 124x98cm 2020-2022

诸如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范畴里,将个体的“思”转向“看”的辩证,那些停留在他思想域中的图像之灵被调动,通过简化、利落的劳作方法定格图像,魅灵的想象被重新激活,从而达到我们所臆见的抽象化的图式面貌。

魅灵与祛魅是建立在图像制造的语义生成中,丛存在论的角度来看,他的绘画图像经由“摹仿、描写”这一环节来呈现自身的绘画样式,通过实际图像的语汇转换,消除或缩减客观拟像与指涉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加强在场与显像的间距。从这个角度来说,祛魅的要义在于郝方圆能够警惕绘画给他带来普质惯性,拉康在“镜像理论”中揭示了图像文化中“看”的本质,而当艺术家将目光和身心贯穿到可感知的图像时,图像的虚拟性和真实性成为物象维度变化的双重属性。

三、语言萃取与势能

就图像的绘画性而言,郝方圆的绘画逻辑作为真实之物的“再现”,到虚拟现实的自然景观与图像语言的萃取和势能。他的绘画艺术有着东方传统文人阐释对象的寄予性、抒情性意识气质,也有着对西方绘画和哲学体系深入探讨的品格修养。形象结构的概括虚化,以及飞扬凌厉的色彩布局在画面中实时铺陈,“形”与“型交汇处”,间隙地带,相互交织,在相接边缘处恣意绽放。

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不同用法是跟实际行动交汇在一起,语言的意义要从实际活动中去找寻,这就是一场“语言的游戏”。《怒放心花》的语言表达与艺术家创作时的势能密切相关,他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设定一个距离,从而将“客体”对象化,同时将“主体”人格化。

巨浪 布面亚克力 256x107.5cm 2023

他颠置确立的图像,规避和去除熟练以及畅快的笔触和色彩,寻求对形象的意似解构和韵律形态来解密物象的本质特性,极简、表现主义的绘画语态构成了他绘画语言的主要特质。如《巨浪》生发的超越景观停滞的静态之象,画面中的图像和意象不再简单反应对客观世界的显现,而是主体意志对当代社会情状的持重和祷诉。

郝方圆通过语言的萃取将势能尽其力展开,当一个景观叠映着另一个景观时,“我们的肉身”将会在语言逻辑的驱动下缓慢显现,继而影射到他绘画之中更为强烈的人的表现性(欲念)气质。

结语

“艺术”不仅限于视觉艺术,它更接近于“技艺”。郝方圆艺术思想的表述和输出,来源于个体心智的理性输入,状如搭建着物质和灵界的桥梁,从而达到局部的能量递进,最终回到天人体的状态,它关乎感官,情绪,理性,爱,语言,灵性……

郝方圆通过语言的萃取将势能尽其力展开,当一个景观叠映着另一个景观时,“我们的肉身”将会在语言逻辑的驱动下缓慢显现,继而影射到他绘画之中更为强烈的人的表现性(欲念)气质。

郝方圆个展“肉身之外”在YOUNG美术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