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北沉香沉浸展亮相京城 揭开自然瑰宝面纱

北沉香沉浸展亮相京城 揭开自然瑰宝面纱

时间: 2024-05-23 14:45:10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近日,闻香·识香·放空——北沉香合家欢沉浸展在酷车小镇和·艺术馆中央展厅开幕,并持续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北沉香几百件,其中精品展区作品近40余件,同期举办多场北沉香体验DIY工作坊,从艺术、生活等多角度呈现北沉香的天然之奇与工艺之美,如此规模的北沉香艺术展尚属京城首例。

和·艺术馆以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为主旨,是一家集国际性、公益性、综合性于一身的展览馆,占地近一万平方米,关注历史、艺术、人文与自然,凡是能体现和谐文化、和合共生理念、华夏精神的人文艺术与自然瑰宝都是和·艺术馆所欢迎的。此次北沉香京城首展,利用北沉香自然散发香味的特性,将艺术和香气融合,为观众提供观看、嗅吸、触摸的全方位感官体验,努力打造一种沉浸式的创新艺术展。

"龙胆”切块:北沉香内部花纹艳丽,其中闭合形图纹被称为“龙胆”(良月拍摄)

“黑油鬼火”切片:北沉香富含油脂,其中黑色油脂被认为是年限长、陈化好的结果,十分稀有,此切片沉陷鬼火形花纹(良月拍摄)

步入展厅,一股馥郁的芳香扑面而来,这是北沉香从原始森林中带来的香气,而展厅中的每件北沉香,以其天然独特的造型和纹理呈现出极强的艺术观赏性。在北沉香漫长的陈化过程中,受自然外力作用、油脂集聚等影响,每块北沉香都具有独特的外部纹理和内部花纹,有的恰似星河漩涡,静止在涌动的刹那;有的宛若猫眼,从不同角度看上去呈现出变幻的光泽;有的则拥有大理石般的纹理,或是金属质感与光泽……充分诠释了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妙趣横生的北沉香工艺品(良月拍摄)

作品细节,惟妙惟肖的蟾蜍(良月拍摄)

鬼斧神工+匠心独运,打造出栩栩如生的北沉香工艺作品(良月拍摄)

如果说北沉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倘使其与手工艺人的匠心独运相结合,又会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呈现呢?雕刻艺术家杨威在保留北沉香整料的基础上,把突出的部分雕成了蟾蜍,然后镂空雕刻出一只小蜘蛛,将整段木料打造成一个“小生态”——蟾蜍望向蜘蛛,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工艺将作品故事性与艺术性相融合,别有一番趣味。

一体巧雕的北沉香作品《达摩祖师》局部

北沉香体验工作坊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同期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北沉香体验工作坊,观众不仅可以在现场观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嗅吸品味浓郁的自然香气,还能在体验区戴上手套,亲手把玩、观赏,DIY香囊、DIY香枕、DIY手串,与来自东北大森林的自然瑰宝亲密接触,学习和了解好闻、好看、还好玩儿的北沉香及其衍生品。

值此契机,艺术中国记者专访了本次展览发起人、首位学术性研究、描述北沉香为其正名的窦含章先生,深入了解北沉香的自然价值与艺术价值。

本次展览发起人、首位学术性研究、描述北沉香为其正名的窦含章先生为观众介绍北沉香

艺术中国:窦老师您好,这次展览是北沉香首次大规模进京展,不仅包括原料、工艺品,还有手串、香囊等衍生品,可谓品类齐全、琳琅满目,您举办这样大规模展览的初衷是什么?

窦含章:源动力是出于自己对北沉香的喜爱;同时,我也希望更多人知道北沉香,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北沉香、了解北沉香、感受它的美。北沉香被发现利用只有十几年时间,在许多方面,我们对它还不够了解,可以说北沉香是一座待开发的宝库,我希望通过展览和其它形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对北沉香的研究,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艺术中国:既有“北沉香”之名,顾名思义,便是区分于“南沉香”的存在,可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二者的区别?我们平时说的闻香,以及药用、或收藏的昂贵沉香,是指哪一种?

窦含章:当下较为流行的“沉香”一般都是指“南沉香”,它更为人们广泛使用和了解。而北沉香与南沉香有着相似的形成机制,两者都是树木受伤或感染细菌后分泌的愈伤组织,都经过漫长的陈化期,都具有馥郁的香气,但两者之间也有很多区别。

首先,从分布上看,北沉香产自寒温带,是中国东北长白山、小兴安岭特有的红松所结,属松科;而南沉香产自热带、亚热带,为18种乔木所结,属瑞香科。其次,北沉香为体外结香,体型相对巨大、完整,其内部也容易呈现艳丽的花纹,外部有奇特的造型;而南沉香多为体内结香,绝大多数呈破碎状,通常较薄,缺少内部结构。此外,北沉香被切开后自然散发香气;南沉香一般被研成香粉,通过点燃熏香。最后,南沉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市场也更为成熟,现在已经可以人工种植,促进结香;但北沉香被开发利用时间短,价格也相对低廉,并且目前没有人工培养的报道。

艺术中国:您刚才提到了两种沉香都是树木受伤或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愈合组织,这样的外力大概是怎样的?

窦含章:对北沉香而言,一般是雷击、山体滑石等外物撞击,鸟啄或动物伤害,或者是大风导致的对树体的破坏以及一些细菌感染等。因此,北沉香也十分稀有,一般多出现于原始红松林的边缘地带。当红松受伤时,红松韧皮被破坏,生长激素和糖分向下传输的通道受阻,导致生长激素和糖分在受伤处堆积,从而诱发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红松树表形成了大小各异、千奇百怪的北沉香。

艺术中国:这样听起来,北沉香的美丽好像是一种自愈机制的呈现,是被伤害后的“自我应激”,也难怪它的很多纹理如同拥有情绪一样,留下扭曲又倔强的痕迹。

窦含章:感谢您这种比较文艺的理解。北沉香生长过程中是否有情绪在起作用不知道,但北沉香是有灵性的,在红松死亡倒伏后,北沉香并没有死,红松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油脂会向北沉香凝聚,这一过程被称为“陈化”,所以它也是在持续形成的。陈化提高了北沉香的含油量、密度、硬度和香气浓度,并和自然外力共同作用,塑造了北沉香各种各样奇特的外形和内部花纹,让每块北沉香都堪称大自然独一无二的艺术杰作。

艺术中国:那我可以理解为,即使树体已经在自然意义上宣布“死亡”,但是北沉香却依旧在陈化“生长”吗?那么这种北沉香的形成,大概需要多少年呢?

窦含章:对,我个人坚信北沉香只要保有完整的外皮,它就是活的,因为其内部始终保持着水分,没有任何腐败痕迹。由于红松本身木质坚硬抗腐,加上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处冻土带,年平均气温接近零度,红松腐烂的速度相当缓慢,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就使北沉香的陈化过程也长达几十年以上。而红松精华汇聚使其极度抗腐,红松树体完全腐烂,但北沉香却不腐、不灭,香气愈发浓郁,花纹愈发艳丽,因此,北沉香也可称为“红松舍利”。

目前,在人工红松林中极少发现北沉香,说明只有树龄很高的红松在受伤或感染后,配合特有的自然环境才能形成北沉香。根据北沉香形成所需的时间和红松腐烂的速度,推算北沉香从生长到陈化,最短形成周期在100年以上。

艺术中国:这样的香气,让我也联想到南沉香的味道。那么北沉香是否也有安神的药用价值呢?

窦含章:当然有。我希望大家能够亲身体验、感受北沉香的香气,因此在展厅中摆放了香枕、香囊。同时我也将《本草纲目》中有关于“松脂”的记载在展厅中展出。在苏东坡的《仇池笔记》中他写到:松脂(出镇定者佳),稀布盛,入沸汤煮,取浮水面者投冷水中(不出者不用),研末,入白茯苓末和匀。日用揩齿漱口,亦可咽之,固牙驻颜。

作品细节

作品局部

艺术中国: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全面而立体的展览,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嗅觉感受,也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有些是自然的浑然天成,唤起人们内心的想象和意象的萌发,有些则通过人工的巧思和高超技艺的雕琢,将北沉香的自然之美发挥到极致。

窦含章:是的,北沉香是纹理艳丽、造型奇特的天然沉香;也是香味最浓郁的木头,称得上是香中之冠,木中之王。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观众深入了解北沉香的四绝:香气强烈、内外皆美、抗腐不朽和多重功效。

艺术中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也希望更多人关注北沉香的艺术与自然之美,进一步发掘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神奇瑰宝。

窦含章:谢谢。(采访、编辑/良月)

 


北沉香沉浸展亮相京城 揭开自然瑰宝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