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视觉艺术家聂竞竹首次跨界“导戏”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有我最想对世界说的话”

视觉艺术家聂竞竹首次跨界“导戏”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有我最想对世界说的话”

时间: 2023-12-27 09:46:44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到了戏开演的时间,舞台空间依旧漆黑,如心跳般的节奏,在剧场里回响。隐约中看到一位演员把几个“罗马柱”富有仪式感地搬到舞台上。这是近日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的话剧《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正式开演前的一幕。仅凭《莎士比亚的女人们》这个剧名,是要讲一段莎翁情史?或是再塑莎翁笔下女性角色的群像?还是藉由莎翁表达对女性境遇的思索?

直到舞台上的灯光亮起,这些审美预设皆“落空”,舞台并未因罗马柱的存在而通向莎士比亚时代,也未通向对于莎翁人物的平庸再现,而是通向了孵化电子植物的人工智能公司——莎士比亚股份公司。这家公司正在研发一款以莎士比亚作品的女性角色为情感样本的情感陪伴型电子植物,经典性与未来感并置的“荒诞”戏剧情景迅速被建构了起来。

“作为一个创作者,有时会觉得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可说的了。但《莎士比亚的女人们》这出戏,有我最想对世界说的话”。聂竞竹如是说起她跨界做导演时最初的创作冲动,“无论是活生生的人类还是这些‘电子植物’,都可能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如何不受语言、经典、指令以及创伤所困,如何能够不困在自己构筑的世界里,让躯壳因自由而拥有真正的灵魂,是我在这出戏里想探讨的内容之一”。

在如此的方向下,莎翁笔下的女性角色奥菲利娅、克莉奥佩特拉、麦克白夫人依次登台,她们被架构在莎士比亚股份公司职员A的24小时生活里,以经典与现代,职场现状与童年创伤,活生生的人类情感与麻木无情的电子植物并构,展开了关于自我与灵魂以及创造与被造的深刻探讨。“果壳里有什么?仅是躯壳还是有灵魂?希望每一个走进剧场里的人能给出自己的答案。”

视觉艺术家、导演聂竞竹

作为视觉艺术家,聂竞竹在该剧的舞台视觉元素设计上简约而考究,服装与道具以白色、黑色和红色为主,既有人工智能的未来感又有因精神与躯体疏离而带来的冷酷感。多媒体视觉使剧场空间延展,剧中人思绪纷飞时如瀑布般倾斜而下的“念头雨”极其震撼。“人造我,我造我,我造人……”,穿插在三场间的歌曲,也让戏剧的意味升华。

面对如此多的舞台要素,聂竞竹感叹“第一次做导演,要面临成百倍的问题”。虽然如此,在戏剧领域已有深厚积淀的聂竞竹却表现出了非常成熟的创作状态。“当身份被定义成设计师、视觉艺术家的时候,艺术创作就会被困在狭小的空间里。作为艺术家只有不被身份定义,才能在更大的空间里获得创作的自由”。


话剧《莎士比亚的女人们》由年轻的剧场创作者黄冰编剧,舞美、音乐、灯光、多媒体、服化造型、形体设计等都由各艺术领域才华横溢的青年创作者操刀。聂竞竹笑称,“或许莎士比亚也有一个莎士比亚股份公司那样的团队吧。我也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他们都是各艺术领域的精英,大家挥洒才华、相互助力才有了这样的舞台呈现。” 

对于演员来说,“我是谁”是演出话剧《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最大的挑战。剧中人无姓无名,无太多的“既往史”线索,仅有A、B、C、D或女人、幽灵这样的角色名。大多数角色在行动线索上也不完整,甚至都难以生成完整的“角色小传”。从排练第一天开始,演员雅玫、王尧、李晨䁑、王淋珊、李运佳、严晴与李鲁卡,就在不断探索在这出戏里的角色身份,思考灵魂与躯壳的对位。舞台上,他们时而冷酷无情,时而歇斯底里,在躯壳与灵魂生命的拉扯之间,以上佳的表演向观众展现出有情或无情生命的生存处境。(图片由互动主办方提供)

视觉艺术家聂竞竹首次跨界“导戏” 《莎士比亚的女人们》“有我最想对世界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