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对话 | 向东破晓——管怀宾在日本的十年学行

对话 | 向东破晓——管怀宾在日本的十年学行

时间: 2023-11-09 15:15:31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2023年10月22日,由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举办的“管怀宾日本十年学行座谈分享会”在金鸡湖美术馆A厅成功举办。艺术家管怀宾先生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一批向外独立求学和发展自我艺术风格的艺术家,其个案不仅向我们传荐了日本艺术的思想体系,也将中国传统人文脉络从该语系中发展蜕变出来,形成了独特的、不可被复制的空间诗语观。我们大多数时候看到的是管怀宾的艺术成就的结果,但往往鲜为人知的是其在日求学时,所自成体系的学习方法以及独立不附着他者文化的生存态度。在这一点上,管怀宾的海外求学经历及方法,在当下全球化艺术教育浪潮中,可以给到青年艺术家们以深刻的学习借鉴。

本次畅谈,基于管怀宾在日十年留学的经历个案,从中凝炼出当今青年艺术学子们所关心的,即留学生活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话题。活动现场,嘉宾们通过和管怀宾先生之间的对话,围绕“艺术观念对冲”“现实生存”“致学笔记”“观察与创作”“执念与妥协”等话题展开讨论。不仅让听众深入了解管怀宾艺术创作内涵,同时也获得了未来艺术学习路径建构的新思路。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家管怀宾,著名策展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执行馆长林书传,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独立策展人蒋斐然,广州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批评家胡斌,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本次分享会由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主任、独立策展人宋振熙主持。

策展人宋振熙首先说:管怀宾老师三十年前赴日求学之时和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境;此次分享会通过和嘉宾们一起探索管怀宾的创作历程和思考,亦希望给新一代中国艺术家在面对即将开启异国求学和新的艺术情境之时该如何做好准备提供经验。此次参与分享会的嘉宾分别来自中国东西南北部的城市,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学术研究70、80、90年代的代表。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艺术家管怀宾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主任、独立策展人宋振熙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执行馆长林书传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独立策展人蒋斐然

广州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批评家胡斌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

活动现场,嘉宾们通过和管怀宾先生之间的对话,围绕“艺术观念对冲”“致学笔记”“现实生存”“观察与创作”“执念与妥协”等话题展开讨论。

在“致学笔记”话题中,嘉宾分享了看完《天际线》展览之后的一些想法。林书传认为管怀宾多年来一直在造他自己的园林,这个园林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它是属于管老师个人内心的一座园。每一个艺术家都会造园,但是园这个词,在中国它象征了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境界,它不是图像或者是一种美学风格上的园,而应该是一个江南文人内心的坚守。在管老师造的园林里面,他在用他的作品反问每一位观众。

蒋斐然认为管怀宾造园不是通过传统的东方形式而是完全自成系统的方式。胡斌则从展览中看出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园林看上去是一个介乎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人和自然发生关联的一个介质,但是它扩展开来以后,其实也是一个自足内心的宇宙,可以辐射到一个更广阔的区域或者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的一个探索。由日本学习的经历延展开来,如何落实到从中国的路径出发或者由本土角度切入,这也是胡斌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宁佳从展览中感受到管老师的中国文人情结,他有中国人东方的一些生物属性和基因在体内,他的艺术精神就像我们所谓的每日一课。

分享会现场

在“艺术观念对冲”话题中,主持人就管怀宾三十年前留学的背景问到他当时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去日本?他设想的日本的当代艺术的情境是什么样的?跟预设的是否一样?回国后预设是否被解答?管老师和嘉宾及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留学经历同时,亦提到自己在留学期间一直在思考他跟艺术、历史发展的关系,重构了他心目当中的艺术史的概念。

在“现实生存”话题中,主持人提及蒋斐然和管老师皆有留学背景,并请宁佳关于青年海归艺术家如何回归本土提出建议。宁佳认为青年海归艺术家具有两个特质:第一,他们有相对完备的一个时间计划与作品呈现计划;第二,他们愿意在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上进行积极大胆创新。在这些优点之外,宁佳认为管老师在创作中的创新关联着他生活的城市、国家,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亚洲文化系统,这是值得青年海归艺术家学习之处。

分享会现场

在“观察与创作”话题中,胡斌谈到了日本艺术脉络的这个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如果将时间节点往前调,东南亚又是亚洲的另外一个脉络面,他们的脉络身份是怎样的?林书传曾深入东南亚进行复调,他发现东南亚青年艺术家和中国年轻艺术家虽然使用的语言不同,但他们的阐释方式和作品面貌惊人的一致,例如:地缘政治、女性、少数裔等。此刻他感受到全球一体化让青年艺术家都共享着或者追逐着所谓权力机构下给予的一种生产的标准和模式。林书传认为管老师在三十年前留学之时处理古今中西之间的关系的能力非常值得如今青年海归艺术家学习。

在“执念与妥协”话题中,主持人向管老师问到:如果将时间调回去,你在日本求学的十年中有没有很遗憾未完成之事?管怀宾认为这种假想从历史来说,任何人都没办法回到同一条河流,也不可能重新在那个点上再起。在经过一个甲子后有了一种感悟:有很多东西难以再重新去推想。我们所有的推想实际上带了一种时间的经验都在里面。

分享会现场

观众在听完嘉宾们的学术分享后对管怀宾的思考和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亦结合自身思考和管怀宾进行了学术交流。

Q(观众):一百多件小作品与同比放大的大作品对比之下,小作品似乎像小稿,在材料选择,质感打磨、形态处理、完成度和完整性又特别高,所以最大的差别在于尺度。尺度的选择来源于个人经验还是空间预设?

A(管怀宾):场域决定作品尺度,尺度依赖于展览与策划系统。个展而言,尺度的调整会根据自己创作的判断。在创作过程中,从小稿到展览,不断在根据已发生与未发生的状况调整,各个部分的状况不太一样,所以大小看机缘。小作品也并非小稿,大作品会有很多草图,但小作品的创作一直处在运动之中,有小稿就会失去很多灵性,变成套路。面对数量巨大的小作品,可能有一些对现实主义的回应,但我依然秉持“似”与“像”、“静”与“动”的中国传统哲学观念来创作。

分享会结尾,管老师向在场的青年艺术家提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之间都具有差异性,我们应当挖掘自己的差异性并将其表现出来。如何培养或者寻到个体差异性,仍然是一个持值得持续思考的问题。最后,主持人希望更多年轻的艺术家能够来到金鸡湖美术馆再次阅读、细品管怀宾老师的创作。

观众提问

金鸡湖美术馆外景

对话 | 向东破晓——管怀宾在日本的十年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