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在色彩与线条交织的绚丽变奏中建构对世界的体认——一名12岁少年心中的色彩世界

在色彩与线条交织的绚丽变奏中建构对世界的体认——一名12岁少年心中的色彩世界

时间: 2023-10-07 14:03:35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展览海报

2023年9月30日,“绚丽变奏——少年心中的色彩世界”陈泽权个展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美术教育中心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支持,京师美术馆承办。

开幕式现场

展览“绚丽的变奏——少年心中的色彩世界”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京师美术馆馆长甄巍教授担任学术主持,清华大学樊茜老师发起,青少年书画艺术策展人高玥策划完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王鹏、北京印刷学院设计系教授傅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美术教育中心主任黎加多及北京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系副教授李岩出席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共展出12岁厦门少年陈泽权自2019年创作的十四幅油画与丙烯作品。陈泽权的作品充满活力和情感,他大胆、自由地使用色彩,用敲打、刮、扫、泼等方式进行绘画,这是属于他的“绚丽变奏”。这些色彩、形状和线条如同音符、旋律、节拍演化出的变奏曲,在他的画布上律动,形成⼀幅幅丰富生动的画面。每⼀幅作品都是他对色彩碰撞和交融的⼀次探索和创新,也是他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种独特理解和表达。在陈泽权的作品中,我们看见少年的纯真无暇、勇往直前和旺盛好奇心,进⼀步感受到他对艺术、生活和世界的无畏探索和追求。

展览现场

面对一位12岁少年所呈现出的绘画面貌,展览学术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京师美术馆馆长甄巍教授告诉记者:“陈泽权同学的绘画表达不是我们今天在一般的绘画教育里面所常见的,我们所常见的儿童或者青少年的绘画习惯,一般都是先要把画画的地方收拾干净,各类工具准备妥当摆放整齐,对颜料的态度和使用上也都相对小心,我见到很多孩子在画画时是比较小心谨慎的。陈泽权同学的绘画让我从中看到了一种自由,一种勇敢和自信的表达,这种表达的背后一是要有画家本人对艺术真正的热爱,很多东西才能自然地涌动出来,二是要有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支持孩子按照他的意愿持续地推进和发展自己的艺术语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京师美术馆馆长甄巍教授在开幕式现场致辞

在艺术的长河中,色彩常常被认为是情感的载体,是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直接而强烈的方式。少年如何表达心中的色彩?这种表达与成年人的视角有何不同?从中映射出的青少年情感与教育的启示是此次展览希望探讨和呈现的重点。在甄巍教授看来,12岁少年陈泽权的绘画作品中有着非常强烈和直观的情感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身体的介入和舞动,这是一种情感和身体都全身心投入的创作状态。除此之外,他的作品还展现出明显的探索和建构意识。他在绘画时每一个行为带动的是下一个行为对它的呼应,有点像音乐,是一个时间性的过程,这里面即兴的成分非常多,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连贯的舞乐的一种节奏介入到造型和色彩的表达中,美术的本体语言在里面不断地舞动,它没有那么多的符号性的联系,我们要看到的更多的是艺术家在节奏中带给你的那种音乐性、体验性和艺术感的韵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描述为是一种绝对的快乐或者绝对的悲伤,这是在他的艺术表达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一种东西,是他跟自我内心对话的一个过程。儿童或者说青少年艺术创作的可贵之处就来源于此,他所表达的一切是他建构出来的,他在建构自我的习惯,建构他对世界的看法,他的创造是真实的,这个感觉非常重要。未来真正的工作其实都来自于本源中对自我创造事情的一种认知、认可,有一种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里面,这对青少年在未来有信心建构自己的生活非常重要。”

展览发起人清华大学樊茜老师致辞

开幕式上,本次展览的发起人清华大学樊茜老师表示,直觉和想象力是很多艺术家毕其一生所追求的能力,即脆弱又易逝,儿童或多或少的天然具备这两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样能力很难完全保有,需要我们极力的呵护、引导和培养。一旦直觉力丧失,想象力不再,便缺少大胆和无畏的表现力和对生命的原始感知。樊茜老师希望陈泽权小朋友在探索个人艺术道路的过程中,能够永葆对待艺术的纯真与真诚。

策展人高玥致辞

在开幕式上,策展人高玥深入解读了展览的主题以及其对青少年艺术的洞察。她强调,色彩常被视为情感的直接传达工具。陈泽权的作品揭示了色彩在青少年艺术与情感中的核心地位。最简单、最纯粹的色彩,常常能最直接地打动人的心灵。这种纯真、直接的力量,也是许多成人在人生旅程中逐渐失去的。

甄巍教授重点强调了家庭美育在青少年艺术成长中的重要性。他表示,家庭的支持、理解、赞许与欣赏,创造了一个宽容、自由的创作氛围,使孩子能够无拘无束地展现他的心性与天性。而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信任和合作,这种相互欣赏、相互陪伴、平等对话和自由探索的关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美好交汇。一个好的展览不仅仅是展示作品,更是能够激发社会对美育的深入思考。这个展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正是少年泽权与父母之间建立的这种关系,它既是美育的典范,更应是所有家庭成员相互支持、鼓励的完美示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睦教授致

清华大学美术系教授李睦深表认同家庭美育的重要,他提到家庭给予的支持和引导是无法被取代的。同时表示,艺术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它超越了文字和口头交流。很多深藏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往往难以用言语描述。但是通过绘画可以得到释放,找到真正的自我。李睦教授鼓励孩子遵循内心,自由创作,未来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手握画笔,便能倾诉内心难以言传的情感。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王鹏教授致辞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王鹏教授表示,对于一个12岁的少年能够完成如此体量、大尺幅的作品绝非易事,需要巨大的力量与耐心。现场反复观看了孩子的绘画创作视频,发现泽权在创作中的拖、甩、甚至砸的动作,都是爆发力和耐心及对绘画热爱的体现。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系傅钢教授致辞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系傅钢教授在发言中提到,艺术不仅仅是技能的展现,它首先是对世界的一种独特感知。12岁,是一个孩子在心智上开始迅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能够接受并理解大量的信息,但要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并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需要对事物有深入的理解和深切的体会,以及对整体视觉的把控能力,可以从泽权的作品中感受到他传递的情感和思想。而对于艺术教育者来说,如何帮助这样的少年走得更长远,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美术教育中心黎加多主任致辞

少年艺术家陈泽权致辞

紧随着展览的开幕,嘉宾们在会议室展开了《少年与艺术——探索色彩背后的情感与教育》美育座谈,深入探讨了少年艺术创作背后的情感与家庭美育等话题,为青少年美育和少年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思考和活力。

本次展览持续展出至2023年10月5日。

专家美育座谈现场


展览信息

展览主题:《绚丽变奏——少年心中的色彩世界》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美术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京师美术馆

支持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

展览时间:2023年9月30日-10月5日

展览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

在色彩与线条交织的绚丽变奏中建构对世界的体认——一名12岁少年心中的色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