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笔墨当随时代”:《师心——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与创新》新书研讨分享会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嘉德书店举办。作者姜宝林(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和著名美术史论家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员)、著名美学家牛宏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出席活动并发言,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薛永年先生认为,《师心》一书集中讲述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随后,他回溯中国传统笔墨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质,来看姜宝林笔墨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强调要像姜宝林先生一样,用“师造化”来印证、丰富老师教授的内容,从而点燃自己的心灵之灯,发挥自己的创造。
他表示,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熊秉明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原因在于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而造字的方法影响了艺术的思维。汉字是表意文字,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出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三种跟作画关系密切,分别是象形、会意、指示。中国画就是以汉字的造字方法入画,即“以书入画”,形成中国画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抽象与具象之间。
他认为,姜宝林先生是一个风格面貌非常强烈的画家,也是一个极有明确艺术追求的画家,他的探索有两个要领,一是怎样继承笔墨传统,二是怎样走进现代,他善于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思想见解。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生活方式的改变、感觉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视觉的感受要比以往更强烈、鲜明,这自然会影响笔墨表现,画作要比之前更有震撼和冲击力才行。姜宝林画作的主体是中国的,也就是说中国话,但他引入、吸收了外来词和外来语,这样更能表达人类共同的、当代的、感受性的东西,做到了保证质量与开放兼容的统一,坚守历史积淀与吸收时代新机的统一,是最大限度地继承发扬传统和尽可能地开疆拓土的统一,很值得研究,很富有启示。
刘曦林先生表示,姜宝林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都学习过,吸收南来北往的经验,很中国又很世界,从他的作品中能同时看到古今关系和中西关系。刘先生还特意一幅幅讲解了《师心》一书中收录的绘画作品,其中有姜宝林先生的画作,也有其用于学习而收藏的画作,从而对姜先生的笔墨探索历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厘清他学习和探索的一个个出发点,看他如何从这些画作中发现现代的因子。
姜宝林 甦醒 1981年
这幅是姜宝林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时的毕业创作之一,先泼墨后积墨,将叶浅予、石鲁的用笔和色彩融合在一起,有现代感,有形的互动。
潘天寿 梅兰夜色图 1961年
这幅指墨画中,潘天寿将黄宾虹的点放大,综合运用积墨、泼墨、破墨,空前绝后。
顾坤伯 写西子湖畔所见 1958年 姜宝林藏
这张画是姜宝林在美国获奖后前往温哥华,在顾小坤家小住时,由后者所赠,并题长跋。
陆俨少 课徒画稿 1964年 姜宝林藏
这幅是陆俨少的习作,即课徒稿。陆先生空白用得好,形式感强,把传统笔墨往现代推进了一大步。
姜宝林先生表示,他的基本观点就是“既要笔墨,又要现代”,要笔墨就是很中国,一看就是中国,没有笔墨就不是中国画,所以一定要抓住笔墨不放;很现代就是要很世界,将古老的中国画转为现代形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不同肤色的世界各族人民所认可、所接受。
他回忆,潘天寿先生经常跟学生们讲:“做人要老实,画画要调皮。”所以青年创作者一定要过笔墨关,下笨功夫、苦功夫。而在北京学习时,李可染先生在第一堂课上就说:“研究生时期是一个人一生艺术道路的关键”。这两个阶段打下的基础和得到的收获都让他终生难忘。
姜先生强调,笔墨是一辈子的功课,要不断出新,才能有更多的理解和更好的把握。比如参观北京画院举办的明清人物画展时,他看见有张画里的石头画得很好,就把它拿出来强化、改造,也就是把传统里的因子筛选出来,为自己所用。如今,他还在不断创新,从前以线为表达手段,最近又在探索一种新的摹古山水。
步履不停,创作不止。
发布会现场
(供稿:郭哲渊 徐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