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青年新声·艺术沙龙”系列论坛第二期——“传统文化的AI赋能”

“青年新声·艺术沙龙”系列论坛第二期——“传统文化的AI赋能”

时间: 2023-03-22 17:13:18 | 来源: 艺术中国

“青年新声·艺术沙龙”第二期 海报

沙龙时间:2023/03/24 19:30-21:00

艺术中国视频号直播

“青年新声·艺术沙龙”是艺术中国发起的旨在为青年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学者搭建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通过沙龙对谈的形式,对当下艺术热点话题展开探讨,活跃学术氛围。活动以艺术中国为主要平台,邀请各大美院及海外的在读优秀学子、已毕业优秀青年艺术家和学者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活动将通过社会媒体、自媒体等渠道宣传推广,进而邀请全国各地的青年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学者广泛参与,碰撞创意思考,形成学术凝聚力,发出青年们的艺术新声,共启未来。

本期话题:传统文化的AI赋能

1946年,美国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取名为埃尼阿克(ENIAC)。自此,计算机、机器人、手机等智能工具层出不穷,人类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从早期的复制性工作到当今如ChatGPT可以完成与人的智能对话,并带来创新性想法,AI技术日新月异已不再只是人类的功能性助手,它已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以说,AI正在以“质”的增长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伴随着AI的不断进步,关于它的讨论也从未间断,AI所代表的新动能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的热门话题。AI与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AI是否会颠覆传统文化吗?如果AI能够赋能传统文化,它们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方式?本期我们邀约4位与此领域相关的青年学者、艺术家,共同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讨论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当悠久的古老文明与新兴的AI技术产生碰撞后,他们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诸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对于传统文化和AI的结合,将会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是否会由此产生新的艺术形式?

·AI是科学性和逻辑性极强的技术,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而经过上千年发展的中国传统艺术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范式,但其蕴含的感性力量,使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当感性与理性发生碰撞后,传统文化中“直觉性的”“诗歌性的”的内容是否会成为AI运行中的一种元素?站在传统文化的视角,AI又是否只是传统文化中技艺部分的展现?还是能给予更多赋能?

·AI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创作便利,甚至引发了一种新的思潮。AI的运用对于传统视觉艺术带来了哪些影响?它是否会改变我们传统的美学观?

·伴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迭代,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定义和地位也在不断更新。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未来应当如何定义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当给予AI足够多的数据,使它能做出与人类别无二致的选择和行为时,是否可以理解AI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乃至具有生命?

嘉宾简介

周博

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设计的历史与理论、艺术史以及视觉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人道的栖居:中国当代设计批评》(2021)、《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2014)、《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2018)、《新中国美术家·周令钊》(2020),译著《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2016)、《20世纪的设计》(2012)、《为真实的世界设计》(2013,2020)、《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2013)、《文字设计》(2017)等,主编《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经典文选》(2010)、《字体摩登:字体书和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再发现(1919-1955)》(2017)等。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两项(2014;2020),目前负责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新中国设计史研究”(2021)和重大项目“汉字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子课题”汉字设计的谱系与传承”(2021)。获奖包括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20)、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2014)等。

田晓磊

数字艺术家,未来元素实验室创始人,出生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6年荣获首届王式廓大奖,并于今日美术馆举办“我等你——无限的本体时空”个展。作品多次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民生美术馆、昊美术馆、王式廓艺术基金会,宋庄美术馆,细约Meulensteen等重要当代艺术机构收藏。他以人与科技关系为主题,他感兴趣这个时代快速迭代的不确定性,感兴趣未来进化中科技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感兴趣这个杂交时代所诞生出的新物种,他用艺术家的视角创造未来的世界标本、杂糅历史、信仰、科技、身体、创造新的艺术体验,作品非常广泛,包括影像及装置、VR游戏、AR互动体验、3D打印雕塑群、光栅立体画等。

舒善艺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字艺术家,资深虚拟内容监制、导演。曾担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张艺谋主创团队视效美术设计,西安SKP-S艺术装置展陈CG内容制作,GALI亚特兰蒂斯虚拟演出导演、艺术指导,天猫2022超级品牌展品牌短⽚导演,上海时装XCOMMONS 2020AW虚拟时装秀导演、美艺术指导等。

张辉默

韩籍华人,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22年参与北京冬奥会动态体育图标制作,曾与美图秀秀等平台合作进行人脸识别数字艺术创新实验,参与联想集团IP形象创新设计,现在中创文贸文物艺术品有限公司参与平台NFT开发。研究方向包括数字CG艺术制作、动画编剧、皮克斯体系动画角色设计等,以及人体捕捉数字空间戏剧等交叉学科领域。

主持人

苗普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教师。 

特邀观察员

虞茜宇

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

沙龙主创

发起人:卢征远、刘鹏飞

召集人:苗普、许柏成、台馨遥

学术主持:许柏成、苗普

对谈嘉宾:高校青年教师,青年学者,青年艺术家,博士/硕士研究生等

特邀观察员:青年学生、毕业生等



“青年新声·艺术沙龙”系列论坛第二期——“传统文化的AI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