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两会“艺”谈——2023年全国两会上的艺术声音

两会“艺”谈——2023年全国两会上的艺术声音

时间: 2023-03-10 16:03:50 | 来源: 艺术中国

2023年全国两会大幕在北京开启,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代表汇聚北京,中国如期进入“两会时间”。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来自文化艺术界的多位委员和代表们积极为积极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艺术中国特别整理了2023年全国两会文化艺术界的议案提案,让我们共同倾听本年度两会中的艺术声音——

·吴为山:推动“为新时代人物塑像”并进入公共空间

·许江:1.支持重要省份打造世界文化遗产高地  2.艺建美丽乡村

·王宁:推进“艺术+科技”深度融合

·刘万鸣: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将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纳入必修课

·杭侃:加强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牛克诚:优化中国画专业招考科目设置,增设毛笔笔墨考法

·吴洪亮:用好文化引擎,带动城乡发展

·张继:书法升级为一级学科后如何持续健康发展

·田沁鑫:数字文艺作品规范化建设

·赵聪:打造国际音乐交流平台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吴为山

全国政协常委

民盟中央副主席

中国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推动“为新时代人物塑像”并进入公共空间

新时代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以画笔和塑刀为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立像,反映时代风采,弘扬时代精神,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例如,中国美术馆积极开展“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活动,邀请中青年艺术家用艺术的方式塑造英雄劳模的形象。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建议,为更好弘扬新时代模范人物精神,“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活动应走出室内展厅,进入校园等公共空间,让更多群众了解模范人物、学习模范人物的精神。

基于此,吴为山建议:

首先,展示创作过程。“为新时代人物塑像”活动可开放创作过程,结合每年学雷锋纪念日、“五一”、“七一”、“八一”、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先进人物塑像,并邀请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群众、新闻记者、英雄劳模的亲友等各行各业人士前来观摩。同时,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扩大受众。“这一活动,既是欣赏艺术作品诞生的过程,也是英模人物精神面貌的呈现过程,更是以美化育大众的过程。”吴为山认为。

其次,拓展活动形式。一是以巡展的形式走进社区。充分利用基层文化教育场所和有条件的非专业文化机构巡展,深入社区、街道、学校,真正走到百姓身边,使人民群众受到艺术感染,并为先进人物的精神所感召,进而将一件件雕塑作品和被塑者背后感人的故事传颂下去。二是推进“为新时代人物塑像”进校园。在有条件的小学、中学、大学以及专业院校陈列“为新时代人物塑像”作品。如《铁人王进喜》铜像立于中国石油大学,“为新时代人物塑像”巡展走进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等。也可在学校图书馆陈列文艺、科学领域的“为新时代人物塑像”作品。三是积极把作品送到地方,送到英雄战斗过的地方,送到英雄的家乡,让更大范围的人民群众通过塑像感受新时代人物的感人事迹、伟大精神。

再次,全力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来自国内高校、研究院、创作单位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新时代人物塑像。如邀请“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雕塑专题班”的雕塑家为焦裕禄、王继才、黄文秀、陈红军等优秀党员、时代楷模、优秀教师塑像。

许江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文联副主席

浙江省文联主席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关于支持重要省份打造世界文化遗产高地的建议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跬积和标志,也是全人类共同体的成长记录。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最高等级,越来越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性殊荣,成为一个国家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资源与价值的顶级品牌。我们国家高度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的工作,并将此视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振兴时代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这是一项旷世卓绝的重要工程。

近十年来,全国各省各地都高度重视这项工程建设,有不少文化遗址、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多个省份实现了多遗产身份的跨越,取得一系列突出的成果,为中华文化享誉世界,为世界文明交流中华做出重要奉献。如何按照“联动提升一批、争取提升一批、储备谋划一批”的思路,全面提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批世界文化遗产高地,着力擦亮世界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是我们的重要思考与建议。

在这里我们以浙江为例来说明高地建设的基本条件和时代意义。浙江在打造世界文化遗产高地上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底蕴厚。浙江素称“文物之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史前文明到近代以来,浙江文化出现过数次繁荣发展的高峰。如以良渚文化“五千年文明圣地”为主体的史前文化高峰,南宋定都杭州后高度繁荣的宋韵文化。二是基础实。浙江现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且价值十分突出,并在保护管理实践方面取得了令国际国内业界高度认可的显著成绩。良渚古城遗址作为全国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对世界文明定义提出了中国方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其保护管理实践先后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荣誉证书》、希腊梅丽娜·梅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和管理国际奖提名。三是潜力大。目前,浙江有中国明清城墙、江南水乡古镇、海上丝绸之路、闽浙木拱廊桥、海宁海塘·潮文化景观5处被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不久前,杭州、温州又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杭州天目窑遗址、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也有望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此外,上山文化遗址群作为中华10000年文化史、世界最早稻作农业、世界最早彩陶重要起源地之一,也已经实质性启动了保护申遗工作。由此可见,浙江打造世界文化遗产高地是“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题中应用之义,全省上下高度重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些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对当代社会高质量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高地的开发与保护是国家行为。要真正打造世界文化遗产高地,一定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高地如何集聚、如何建设?遗产不可复制,如何提高其保护与开发的制度?这些都是这一工程的关键。有鉴于此,我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将支持落在开发与保护的实处,并恳请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和支持。

一是进一步支持浙江等重点省份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希望有关部委在申遗预研究、普遍价值梳理、比较研究、申遗材料编制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支持并促成“上山文化遗址群”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纳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支持有条件省份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给予技术指导和政策倾斜。

二是支持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不断完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又以浙江为例,支持杭州争创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杭州基地;指导杭州办好“良渚国际论坛”、2023年中意文化遗产论坛等国际性活动和会议。今年,恰逢杭州承办亚运会、亚残运会,指导杭州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做好世界文化遗产联动宣传,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杭州故事。

三是支持有关省份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和中国联合考古等国际交流项目。再以浙江为例,指导支持浙江进一步深化在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石窟寺考古和丝织品、陶瓷、玉器考古研究等领域的考古研究,举办相关国际性论坛、学术研讨会以及展览、展会,吸纳相关文博机构和团队深度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治理事务。

关于艺建美丽乡村的提案

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执政理念,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美丽中国纳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必须立足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十年时间,艺术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也为未来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破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充分、不协调、不均衡等问题,而乡村振兴则是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的难点。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艺术实践的链接、转化作用,深度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让乡村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民俗文化传承、优美的自然资源景观用起来、活起来、美起来,从而推动乡村发展和乡村内生能力的持续再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主要有以下三点意见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生态环境美,更是融入“五位一体”的整体美,涉及乡村风貌、产业创新、人文素养、社会伦理等各个方面,是环境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的文化美的总和。在社会的维度上,要加强对乡土体系和生活世界的修复、激活和再造。在艺术的维度上,要在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中再造一种中国人的风景,复兴一种扎根中国山水文化的自然美学和世界经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聚焦规划政策,加大艺术乡建工作的统筹和扶持力度。研究制定《关于艺术实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建设理念,构建由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乡镇(村)等多部门、跨区域、上下协同联动管理体制机制,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充分利用艺术类院校在理论研究与设计方面的专业和创新能力,加大对院校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基地、智库、实验室等平台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加强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储备。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谋划建设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政府搭建合作平台,加强村与村之间联系,形成辐射效应,成立帮扶、合作等专项基金,美丽乡村效应扩大化,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形成示范区。

二是聚焦新教育改革,加快艺术类院校创新办学体系建设。加强学科融合发展,开创艺建课程,让学生到乡村一线去体验学习。发挥艺术类院校在文艺人才培养、艺术理论研究、文创设计智造、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建设等方面的人才与学科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发兼具时代性、实效性和实用性的艺建类课程体系,设置乡土学院基地,让学生们走进乡村一线,打造新型教育服务综合体系,培育一批建设美丽乡村的艺术类专业人才队伍。加大开展社会实践力度。开展师生下乡实践活动,让艺术教育在新时代发展成为一种联通社会、深入乡土的“有为之学”,真正地把大学里的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融会贯通,把最具艺术学科特色的深入生活的下乡传统,转换成为社会感知与乡土重建的行动。

三是聚焦社会效应,加强美丽乡村共建共享共治发展理念。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对村民进行引导和培训,从改变村民生活的细节入手,贴近村民,减少距离感和身份感,鼓励村民在劳动技能基础之上创新。打造“艺术范”的农村工匠队伍、系列反映乡村共同富裕的艺术成果,激发村民艺术创作的热情,增强建设主体自我发展、自我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带动村民从乡村建设的旁观者变为建设者。寻求企业入驻开发新生态产业。推动乡村本地资源与艺术融合,催生独特的新产业新业态,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与文旅等相关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文化资源和市场空间,实现城乡融合与协同发展,形成“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市场参与——引入资源、村民创业——创新业态”的新型合作模式,构建乡村产业发展的轻资产模式。引导公众参与。引导社会文艺力量和艺术家参与乡村建设,通过艺术家和传统手艺人的协作,借助融媒体时代优势与互联网手段,开展乡村文化走出去战略,激活乡村文化价值,让当地手艺人有展示手艺的机会,唤醒公众对乡村文化的重新认识,形成良性循环,共享艺术魅力和艺术收益。

王宁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关于推进“艺术+科技”深度融合的提案

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科技是时代腾飞的翅膀。国家大剧院在‘艺术+科技’领域的尝试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技术创新能够推动艺术创新。”5G、8K、VR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为舞台艺术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以政策支持带动行业发展,发挥数字化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作用,加快成果转化,推进“艺术+科技”深度融合,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科技机构、科技企业与艺术机构开展行业合作,支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产业模式,推动文化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强艺术机构、科技企业、高校的跨领域合作,孵化国家级“艺术+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还应支持智慧剧院、数字剧场等数字化文化阵地建设,探索建立艺术数字影像库,充实中华文化数据库,形成文化产品制作、展示、传播、存储的全链条科技融合示范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传播精准度,通过“5G+4K/8K”传输技术优化传播品质,有针对性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的数字化文化产品。

刘万鸣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关于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将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纳入必修课的提案

博物馆教育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传播知识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着我国博物馆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各类型博物馆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广大农村地区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几乎无缘接触到博物馆。如何解决目前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特别是农村地区儿童的博物馆教育缺失的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借鉴并采用目前大学广泛使用的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多媒体授课;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的设计由教育部直接牵头,联合国家级及地方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共同负责,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的设置按年龄分级;围绕线上博物馆公开课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课程设置建议为每周一节,课程考核方式建议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如沉浸式体验,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身临其境之感,直击心灵,记忆深刻。

杭侃 

全国人大代表 

云冈研究院院长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加强文化遗产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议案

随着考古学科的迅速发展,2011年,考古学从历史学的二级学科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这种变化一方面意味着考古学学科体系的成熟,另一方面也给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问题。”在考古学内部开设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之时,所设置的课程仍偏重于考古学基础研究的部分,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本体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转化利用等问题,所开设的课程缺乏系统性,受重视程度有限。文化遗产不仅有考古类文化遗产,还包括建筑、景观、聚落、文化线路等多种文化遗产类型,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在现有的考古学科体系下很难得到充分体现。

要加强我国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强调文化遗产学科的交叉性和应用性,完善文化遗产学科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培养机制,必要时成立国家遗产学院,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人才和学术支撑。

吴洪亮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画院院长

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北京美协副主席

关于用好文化引擎,带动城乡发展的提案

近年来,各地兴建博物馆、美术馆,举办双年展、大地艺术节等艺术活动,可谓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美术馆前长长的人流,乡村里树立起的艺术新地标,的确令人兴奋。然而,很多耗巨资投入的文化项目试图建构品牌影响力,吸引游客,继而拉动经济,但由于没有核心竞争力,热闹一阵后很快就沉寂了。于是,我们看到不少“僵尸博物馆”、荒芜的文化广场,以及仅有“首届”的双年展、只做过开馆展的美术馆,抑或虽在延续但面临概念老化、日趋疲软的项目。要让文化引擎真正发挥作用,不仅需要创新的勇气与热情,更重要的是深入的调研、有效的规划、长期的战略、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及有良好黏合度的观众群体。  

文化项目不仅是文化的事情,它也会具有社会的属性、经济的属性甚至政治的属性,前期的调研与规划需借助多方力量、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会产生真正的效能;文化品牌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品牌的形成是需要长时间孵化的,因此,不仅需要有独特的眼光、强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坚持长期主义,尊重其发展规律,从而保证项目运转、获得合理回报的基础;用好文化引擎,需要摸准文化艺术的性格,懂得它的内在规律,最重要的是必须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才能得到文化的真正红利。

牛克诚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

《美术观察》主编

关于优化高校中国画专业招考方式及科目设置的提案

中西绘画在思维方式、观察方式、表现语言、材料媒介等方面差异巨大,其人才要求与招考方式本应互不相同以凸显各自的文化特色。高考是个指挥棒,美术院校高考科目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各类美术考前辅导、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无不以素描、色彩、速写为主体课程,以应对未来的美术高考。这既是一种实技训练,更是一种价值观驯导。造成中国画专业的优秀生源紧缺、后继乏人,以及中国画欣赏群体的严重萎缩。

弊端由招考科目设置造成,优化也应从科目调整入手,参照书法专业在教育部指导下的单列考试方式,将中国画专业招录进行单列,优化中国画专业考试科目设置,可在八大美院先进行统一试点招考改革,待八大美院统考成熟后,向全国其他设有中国画专业的高校推广,从而建立全国高校中国画专业统考招录机制,提升招考科目对中国画专业必备基础素养的导向效能。

张继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主任

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

关于书法升级为一级学科后如何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

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中,书法从原来隶属于一级学科美术学的二级学科,升级成为与美术并列的一级学科。这是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应时代所需的顺势推高,它将为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力量、开拓艺术领域、打造时代艺术精品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学科升级后的书法事业如何持续发展,书法学科建设如何顺利进行,书法的教育与传承如何面对新的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也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书法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书法教育的可持续性,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到书法教育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国家层面继续出台支持书法教育的政策,切实提高高等书法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学体系化、学科方法论、专业指标评估及特色化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水平的提升;谨慎、有序扩大高等书法教育办学规模,建议对新增设高等书法教育机构严格把关,避免匆忙上阵,有名无实;站在文化强国与文脉传承的高度,继续有效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议国家逐步推进中小学专业书法教师编制的落地,实行中小学书法教师资格证制度,同时从体制上给予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毕业生更多到中小学就业的机会。

田沁鑫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数字文艺作品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数字文艺作品应运而生。数字文艺作品的线上云演播,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深刻改变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推动着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数字文艺作品的规范化建设,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新业态模式,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于日前提出了《数字文艺作品规范化建设》的提案。

数字技术触动田沁鑫的契机,是她担任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副总导演过程中,国家话剧院与中国移动咪咕团队运用“5G+4K”超高清视频实时传输技术,“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完成晚会的戏剧呈现部分,为观众带来全新观看体验。事实上,中国国家话剧院近年来一直在数字演艺方面进行探索。2021年,剧院创作演出话剧《红色的起点》,尝试VR联屏的舞台视觉效果;推出原创话剧《直播开国大典》,持续探索“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技术。2022年,剧院推出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将装置影像艺术与话剧本体艺术相结合,打破“影像”与“舞台”的结界,在光影交叠和场景调度中营造出历史与现实互为关照的沉浸感和时代氛围。

在提案中,田沁鑫表示,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发展要求,文艺单位创新打造线上演播精品剧目,从数字化、市场化等角度进行探索。为促进数字文艺作品的规范化建设,她建议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拓宽思路,确保数字文艺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田沁鑫指出,目前,数字文艺作品线上演播的主要渠道是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平台。建议拓宽思路,用好线下影剧院等资源,从院线发行的角度拓宽传播渠道,促进数字文艺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在她看来,影院作为大众娱乐场所,可针对戏剧观众群体打造定制化服务。数字文艺作品的院线播映,建议采取“多样化营销+个性化服务”的策略,打造行业竞争中的差异化优势,维系除重点档期以外的日场上座率。

第二,统筹管理,打造数字文艺作品的标识化。

田沁鑫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工作为例。2022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国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推进网络剧片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形成了同一类内容,由同一个管理主体综合指导和制定规则的机制;2022年5月,网络剧、网络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发布“网标”(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2022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产电视剧片头统一标识,准确标注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号。

她认为,鉴于数字文艺作品与线下演出属于同一类内容,建议统筹到文化和旅游部统一管理。此外,为适应新时代数字文艺作品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议数字文艺作品进行许可证式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数字文艺作品制作规范化、标准化,打造中国数字文艺作品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第三,加强联动,助力数字文艺作品的新未来。

数字文艺作品汇集了剧目创作、制作发行、宣传推广等各个行业。她建议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明确工作职能职责范围,建立责任清晰、人员明确、任务具体的良好工作机制,形成联动机制。

田沁鑫表示,未来,中国国家话剧院将探索戏剧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建设戏剧现场云演播平台和数字智能演艺基地。“戏剧和网络的融合不止步于直播,而是要实现戏剧线下创作与线上数字化创作的全面融合,通过数字的、审美的方式,让精彩的中国故事被更多人看到。用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书写好数字中国的文化篇章,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出我们文艺的力量。”

赵聪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

打造国际音乐交流平台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大型国际音乐节,可以开辟一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之路。”

赵聪委员说:“艺术节、音乐节等节事活动是一类文化艺术的集中缩影,随着全球化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的节事活动呈迅速发展的态势。这些节事活动不仅在不同程度上激发了文化和旅游产业活力,还为艺术的交流推广提供了多样平台,为我们带来充分的观察视角和有益的思考空间。”

“创立并持续推广一个具有时代性、创新型的高品质国际音乐节。”赵聪委员建议,“它并非是要在众多国内节事活动中新增一个同类项的简单操作,也不是要将西方成功模式复制过来,而是要建立一个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符合时代精神、被世界所接纳的音乐节。”

经过对比研究世界上很多知名艺术节,赵聪委员认为:“像萨尔茨堡音乐节、琉森音乐节等,都受到单一艺术品种的限制。我们应该打破这种限制,将国外优秀艺术品种,尤其是各国代表性民族音乐品种‘请进来’。”此外,赵聪委员建议:“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地理疆域界限,网络世界也成为了国际文化交流的新空间。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开辟文化‘走出去’的线上赛道。”

(编辑:许柏成  实习生 孙艺菲 本文内容摘录整理自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国家文物局、国家大剧院微信公众号,中国美术报等)

两会“艺”谈——2023年全国两会上的艺术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