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只有法国才有“印象派”吗?带你去汉堡美术馆看一看(下)

只有法国才有“印象派”吗?带你去汉堡美术馆看一看(下)

时间: 2023-02-17 14:53:04 | 来源: 艺术中国

肖像 | Portrait

乍看之下可能并不明显,但印象派画家其实也打破了肖像画的惯例。他们所追求的是大多是轻松及清新的基调,这一时期少了很多彰显社会地位的正面肖像画,画面中的人物大多自然呈现。

左图:洛维斯·科林斯(德国,Lovis Corinth,1858-1925),“Flora”,1923;右图:德加(法国,Edgar Degas,1834-1917),“Portrait of Josephine Gaujelin”,1867

即使偶尔出现略显“定格”的画面,场景仍是动感的。

左图:爱德华·维亚尔(法国,Édouard Vuillard,1868-1940),“参议员海因里希·罗雪尔肖像”(Portrait of Senator Heinrich Roscher),1913;右图:马克思·利伯曼(德国,Max Liebermann,1847-1935),“外科医生绍尔布鲁赫”(The Surgeon Ferdinand Sauerbruch),1932

例如法国纳比派创始成员之一的爱德华·维亚尔为德国参议员海因里希·罗雪尔所绘肖像,以及马克思·利伯曼为20世纪最杰出的外科医生之一、胸心外科先驱绍尔布鲁赫所绘肖像都不是正襟危坐的寸照,主角像是随意摆出了一个姿势,或是被不经意地抓拍到了一个瞬间——一个极富人味的瞬间。

左图:洛维斯·科林斯(德国,Lovis Corinth,1858-1925),“The Painter Leonid Pasternak”,1923;右图:马奈 (法国,Édouard Manet,1832-1883),“The writer Henri Rochefort”,1881

德国女画家阿尔玛·德尔·班科与上文提及的格雷琴·沃尔威尔同为汉堡人,一同参与汉堡分离派的创始,她与雷诺阿的肖像画对比同样耐人寻味。

左图:阿尔玛·德尔·班科(德国,Alma Del Banco,1862-1943),“日本女子”(Japanerin),约1910;右图:雷诺阿(法国,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Madame Heriot”,1882

静物 | Still Life

静物画在17世纪低地国家作为一个独立流派出现,在印象派中重新获得了重要地位。不过,印象派的“静物”相较原先有所改变,它不再仅仅是在画中炫耀性地显示物品的丰富,更多是在表达一种“谦虚的渲染”。印象派似乎对“象征”有所抗拒,这些静物的“存在”强过于附加给它们的意义。

上图:莫奈(法国,Oscar-Claude Monet,1840-1926),“梨子与葡萄”,1880;下图:维多利亚·迪伯格(法国,Victoria Dubourg,1840-1926),“花篮”,1875

法国女画家维多利亚·迪伯格是法国画家亨利·方丹·拉图尔(Henri Fantin-Latour,1836-1904)的妻子,有些艺术批评家诟病维多利亚的作品只是在简单复制她丈夫的风格,但其实她在遇到拉图尔之前就已经开始了静物画的创作。不过维多利亚的早期作品确实与拉图尔的风格很有“夫妻相”,但在1904年拉图尔离世后,维多利亚的笔触开始变得愈发柔软、更为自由。

左图:洛维斯·科林斯(Lovis Corinth,1858-1925),“菊”,1922;中图:雷诺阿,“温室之花”,1864;右图:莱瑟·尤里(Leo Lesser Ury,1861-1931),“束菊”(Chrysanthemums Bouquet),1920

德国印象派画家、版画家莱瑟·尤里曾于1890年代加入慕尼黑分离派,后来又成为柏林分离派的一员。除了静物,他最为擅长描绘入夜或雨天的城市街景,雨声人影咖啡馆是莱瑟·尤里的“印象”法宝。 

在“静物”这个主题中,印象派画家尝试了很多不同方法,有时是忠实地呈现他们所看到的,有时则专注于变幻的光线和弥散的轮廓,自由的笔触、富有表现力的呈现均已开始指向更进一步的艺术运动。

风景 | Landscape

“光”是激发印象派画家创作风景画的原点,他们挥舞着画笔投身进入自然光投射与反射的乐园中,捕捉光影转瞬即逝的瞬间。

上图: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塞纳河畔”(The Seine at Billancourt),1879;下图:洛维斯·科林斯(Lovis Corinth,1858-1925),“午后卢塞恩湖”(Vierwaldstattersee am Nachmittag),1924

法国印象派创始人之一的西斯莱可能是最为专注于风景画的印象派选手,他的早期作品风格尚未脱离现实主义,能看到库尔贝对其产生的影响。直至1870年代,西斯莱的作品中开始出现柯罗般的诗意,在更为大胆自由的用色中,西斯莱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黄金期。

保罗·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1848-1903),“布列塔尼浴童”(Breton Boys Bathing),1888

印象派无疑彻底改变了绘画的进程,而在1880年前后,艺术家们又往前迈了一步。以塞尚、高更为代表的后印象派不再单纯流连于光色之中,他们将更多的自我与情感融入作品,“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如塞尚所言,“艺术,是与自然平行的和谐世界”,在徜徉于平行世界的旅途中,他们尽力表达“主观化了的客观”。

上图: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玉米地”(Cornfield near Argenteuil),1873;下图:保罗·鲍姆(Paul Baum,1859-1932),“Tuscan Hills”,1928

在那个变革的时代,很多艺术家都有相似的经历,他们在摸索中不变矫正自己的前行方向,德国印象派代表画家保罗•鲍姆就是从巴比松画派转向印象派,再走向新印象主义的点彩画派。

左图: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树下小憩”(Resting Beneath the Trees near Pontoise),1878;右图:亚历山德拉·波沃琳娜(Alexandra Povorina,1885-1963),“红房子”(Landscape with Red House),1915

亚历山德拉·波沃琳娜是出生于圣彼得堡上流社会家庭的俄德双籍画家,她自幼习画,20世纪初,她以其作品中鲜艳的色彩和充满活力的情感吸引到人们的注意,从1914年开始,她与汉堡分离派女艺术家阿尔玛·德尔·班科、格雷琴·沃尔威尔共属同一个小圈子。1930年代,她的创作风格开始转向抽象绘画。

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将色彩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为法国的野兽派和德国的表现主义打开了大门。这些艺术家的动态笔触开始将绘画带到抽象的边缘,各种形式的尝试以及色彩表现力逐渐成为焦点。

多产的马克西米利安·卢斯是法国“新印象派运动的最佳代表之一”,他的艺术生涯轨迹是从印象派迈入点彩画派,又回归到印象派的怀抱。德国表现主义大师马克斯·贝克曼早期也是从“印象”时刻过来的,他与“德国印象派三巨头”有过在柏林分离派共处的经历。

上图:马克西米利安·卢斯(Maximilien Luce,1858-1941),“Riverbank near Garennes”,1902;下图: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1884-1950),“灰色巨浪”(Große graue Wellen),1905

在魏玛艺术学院毕业后,二十岁出头的马克斯·贝克曼于1905年夏天前往北海的日德兰半岛进行创作,这幅富有实验性色彩的《灰色巨浪》就是完成于这一时期。贝克曼将海化作色块的试验田,但他后来放弃了这种印象派的风格,最终成为独一无二、风格奇异的那个马克斯·贝克曼。

印象主义画派兴起于1860/70年代,得名于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画家联展。自法国开始的印象主义运动在1870年普法战争的背景下蔓延至相邻的德国,其影响在德国一直持续至1920年代。印象派之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开始蓬勃发展,才有了20世纪初艺术界百花齐放的欣荣之景。



只有法国才有“印象派”吗?带你去汉堡美术馆看一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