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万花筒
KALEIDOSCOPE
艺术家ARTIST
荒木经惟 Araki Nobuyoshi
蒋若禹 Jiang Ruoyu
金顺爱 Jin Helen
林山 Lin Shan
迈克尔·伊德 Michael Eade
蜷川实花 Mika Ninagawa
严善錞 Yan Shanchun
(按音序排序)
展览日期DURATION
2022年11月28日至2023年2月18日
展览开幕OPENING
11月28日(周一)下午3至6时
摩天轮画廊特别邀请国内外七位艺术家联袂精彩呈现群展“万花筒”(KALEIDOSCOPE),荒木经惟、蒋若禹、金顺爱、林山、迈克尔·伊德、蜷川实花、严善錞,七位不同文化背景,创作媒介各异的艺术家汇集,以“花”为载体,展现出一幕异彩纷呈的万花图景。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18日。
展览前言
世界万象,表意万千,花朵作为人类在表达意识、传递情感中最爱借用的对象之一,跨域了语言界限,成为传情达意的有效载体。花也早已超越自身,成为美好与希望的代名词,是人类对于“美丽”最原始的本能认知。
“万花筒”(KALEIDOSCOPE)源自希腊语KALOS(美丽)、EIDOS(形状)和SCOPE(观看)的结合。当万花筒扭转,多重镜面下的美丽形状带给观看者丰富、美好的感官体验。一瞬的光彩与幻变直击瞳孔,取景器里的世界是魔幻现实的光怪陆离,我们得以拥有独特的视角在支离破碎的切片窥见美的瞬间。如此一来,捕捉美的力量让我们日常的恼怒与焦虑获得了片刻的抵消,这也构成一种对本能认知的升华与创造。
以“花”的艺术为素材构成万花筒的花花世界,便是此次展览对于人类情感原始认知的多元表达。丰富的颜色、迷人的气息、瞬息的花期,这些都糅合成花朵美好外在下的感性与忧愁,艺术家将自我意识中的花转译成艺术语言唤醒观看者对生、死、情、爱的感知,以小见大构成更为丰富宏观的共情亦或反思。这一次,我们缩小了传达视角,聚焦在最为平实且日常的表意对象上,旨在以缤纷的话语唤起纯真的情与感。身处创造象征、创造需求、创造认知的快消时代,万花筒更像一个艺术的楔子,固定住记忆中最美的一环,联结原始之美与新生之爱。七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方法论调的艺术家借花传情,以绘画、版画、摄影、装置等多样的创作形式,回溯艺术家对本真情感的追寻与理想,呈现纷繁万花景象。
人间一切关于生死、浪漫、激情、诗意的追忆与幻想都在繁花之间开启,生命中所有短暂的美好都值得被捕捉记录。
荒木经惟 Araki Nobuyoshi,JULY7TH,宝丽来照片 Polaroid,10.8 × 8.8 cm
蒋若禹 Jiang Ruoyu,无题(金属花),综合材料 Mixed Media,55 CM (H),2022
金顺爱 Jin Helen,无垠II Endless II,综合材料 Mixed Media,尺寸可变 ,2022,摄影:丁夏
林山 Lin Shan,泉之二 The Source No.2 ,纸本油画 Oil on Paper,47 × 38.3 CM,2022
迈克尔·伊德 Michael Eade,沙仑玫瑰 Rose of Sharon,木板蛋彩画及22k金叶、铝铜叶,Egg tempera, raised 22k gold leaf, raised copper and aluminum leaf on wood panel ,43.2 × 30.5 CM,2018 ©Michael Eade, Courtesy of Fou Gallery
蜷川实花 Mika Ninagawa,FLOWER ADDICT,C-Print mounted on plexiglass,72.8 × 48.5 CM,2009,4 / 6 ©Mika Ninagawa, Courtesy of Tomio Koyama Gallery
严善錞 Yan Shanchun,红楼梦•杂花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Bouquet,铜版画 Copper plate etching,29 × 20 CM,2017,21/30
艺术家
ARTISTS
荒木经惟 Araki Nobuyoshi
1940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台东区,1959年进入国立千叶大学主修摄影与电影。
荒木经惟是日本战后摄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享誉国际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荒木经惟的创作风格争议,撼动了摄影传统,也奠定了一条新的摄影之路。无论是欲、生死,还是城市的乡愁,这些看似抽象的生命体验在他的镜头下都变得立体鲜活。荒木经惟的作品被世界各地众多机构永久馆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文化中心、英国泰特美术馆、休斯顿美术馆、以色列博物馆、香港M+当代艺术馆、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等。
蒋若禹 Jiang Ruoyu
1995年生于昆明,现生活于北京,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学院斯莱德艺术学院,专注于混合媒介装置的创作,工作媒介涉及雕塑、影像、摄影和现成品。
他的艺术实践通常基于开放性调研,并以调研素材的再制作和安装为重要的工作方法。他在近期过去中发现刺激点,并从中提炼东西带入现在,以此揭示我们没有完全意识到的过去和现在。他的作品试图在个体记忆、地方案例和集体记忆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之间寻找连结。
金顺爱 Jin Helen
HELEN FLORAL DESIGN主理人,2011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花艺设计专业学校, 2012年获德国“Heinz Czeiler Cup”花艺作品比赛第三名,同年8月其作品刊登于德国著名专业花艺杂志《Florieren》。
相较“艺术创作者”,Helen更愿意称自己为“花艺设计师”。对她而言,花植既是最得心应手的材料,也是创意灵感的源泉。Helen在韩语环境下长大,从幼时的花艺启蒙期,到留学德国主攻花艺设计,再到定居深圳成为独立花艺设计师,漂泊异乡的底色、加之与美好却脆弱的花植朝夕相处,她看待“花材”已经突破了单纯的“装饰性”窠臼,形成一种内外连通的自然表达。
林山 Lin Shan
1988年出生于中国深圳,现生活工作于深圳。201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2015年硕士毕业于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油画系。
林山将她日常所见的植物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在画面上,来表达人的情欲和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调皮生动的造型将观看者引入幻境,此境中有她营造的松弛和轻盈。她所画的大部分植物是被人圈养的,试图将画面前景的绿化带植物或盆栽植物回植到后景的野外中去,但这种向往的野性最终受到多年沉积在意识和身体里的规训所羁绊。
迈克尔·伊德 Michael Eade,Michael Eade at his studio at Elizabeth Foundation for the Arts, New York. Photograph by Eugene Neduv,courtesy Fou Gallery
1957年生于美国波特兰,毕业于俄勒冈州立大学,后在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蛋彩画研究)和纽约大学(电影和电脑动画技术)取得艺术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在纽约。
迈克尔·伊德以精湛古典的蛋彩绘画形式展现华美的生命。他参考鲁本斯、丢勒等人的自然风景技法,并在画面上施加金叶以创造真实的闪耀质感,描绘着他理想中完美而又生机勃勃的乌托邦。一方面充满着对于现实自然的细致观察,另一方面也体现着对于理想自然的深邃思考。迈克尔·伊德的作品被众多艺术机构收藏,包括美国国会博物馆、华盛顿州立艺术委员会、旧金山艺术委员会、哈佛商学院及爱马仕集团等。
蜷川实花 Mika Ninagawa
1972年出生于日本,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美术系,2001年获第26届木村伊兵卫写真奖,是日本当代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蜷川实花长期活跃在时尚、电影、设计等领域,完美诠释艺术跨界的创作理念。蜷川实花的作品中常透露一种迷幻华丽的感觉,常以浓烈饱和的色彩搭配令人迷炫的光影,形成她独特的视觉风格和镜头美学。在她的创作中,“花”一直是蜷川实花的标志,也是她创作路上永远的主题,她拍摄的花朵色彩绚丽且梦幻,激烈地表达着内心的精神世界,让人过目不忘。
严善錞 Yan Shanchun
1957年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史论系博士,1993年从湖北省美院调入深圳画院,曾任深圳画院研究员及副院长。现生活于深圳、杭州。
严善錞的学者与艺术家双重身份,使他能够通过创作,探究实践所追求的文人趣味。多年来潜心西方抽象绘画与传统水墨画的研究。其创作以蚀刻铜版画与综合材料两种媒材来比拟出有关故乡杭州西湖的追忆,画风简约高华,寄意深远。严善錞作品被众多艺术机构收藏,包括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国务院、史密斯学院艺术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