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这里有颗时间胶囊,与29 位世界摄影大咖来聊天

这里有颗时间胶囊,与29 位世界摄影大咖来聊天

时间: 2022-05-28 10:32:29 | 来源: 艺术中国

《探索摄影之旅》的作者江融为读者带来了关于西方摄影界的广阔而独特的视野,这29位世界知名摄影人再也不会被同一个人采访,并在同一本书中聚在一起。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后代的一个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时间胶囊。

——罗伯特·普雷基

探索摄影之旅

文/江融

我发现摄影魅力是从一张7岁时与姐姐换装拍摄的合影开始。这张合影是在我的从曾祖父于 20世纪初创办的“江仿西”照相馆拍摄。当年从曾祖父到上海学摄影,之后回到家乡福建福清开设全县唯一的照相馆。拍摄这张合影时,照相馆已公私合营改名为“大众照相馆”。这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儿时照片。

1969年,福建省福清市,江融(左)与比他大两岁的姐姐江勤(右)换装后在照相馆合影

1976年,福建省福州市,江融(左)与他16岁刚入伍的姐姐江勤(右)在照相馆合影

1976年,当我姐参军当小兵时,我们又在福州一家照相馆合影留念,这张合影与童年时的合影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看出岁月的变迁。同年高中毕业前,一位同学的伯父为我在公园里拍照留念,他用双重曝光技术拍摄我在石板凳上侧身看着自己的照片。这张照片使我初次了解摄影能在一个画面表现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侧面,这是让我对摄影产生兴趣的最早一张照片。

1975年,福建省福州市西湖公园,同学伯父为江融拍摄的双重曝光照

然而,1988年,我作为翻译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新闻摄影周”活动,才让我真正开始发现摄影的力量。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以及该图片社的几位著名摄影家,并观赏了他们于 20世纪 70年代初以来在世界各地拍摄的重大新闻照片。其间,不仅有机会聆听了大卫·伯耐特、法兰克·福尼尔、阿龙·瑞宁格等摄影家的演讲,并能与他们一道去实地拍摄,之后,听他们对中国摄影家拍摄的作品进行点评。对于中国摄影家和我本人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大开眼界的活动。

这次活动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照片,莫过于福尼尔拍摄的哥伦比亚火山爆发后,一位名叫“奥玛伊拉”的 9岁女孩临死前的照片。在这次火山爆发期间,奥玛伊拉被倒塌的水泥墙压住双腿,她在被困 3天期间表现坚强。虽然现场有不少人试图抢救她,但仍然没有成功,即使是学医出身的福尼尔也无能为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鼓励奥玛伊拉,并用影像捕捉到她面对死亡充满求生欲望的眼神。这张照片不仅引起国际上对这次灾难的关注,而且成为一幅能表明摄影力量的经典之作。

1985年,哥伦比亚,奥玛伊拉·桑切斯,13岁,阿梅罗镇内瓦多德尔鲁伊斯火山喷发的受害者,法兰克·福尼尔摄(由联系图片社提供)

2005年,我开始在杂志上开设访谈专栏——《面对面》,首先想采访的对象便是法兰克·福尼尔,因为他拍摄的“奥玛伊拉”照片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福尼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新闻报道摄影家,对他的采访,让我初步了解到一名优秀新闻报道摄影家需要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深入挖掘题材的能力。当年他获知哥伦比亚发生火山爆发的消息,便决定立即飞往该国进行报道。正是因为他到达火山造成严重破坏的现场,并发现和拍摄到“奥玛伊拉”这幅感人的照片,才圆满完成了这次报道任务。因此,对于新闻报道摄影家来说,必须及时到达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中心,并能拍摄到有效反映该事件的照片才是关键。

2006年采访普雷基时,他正紧锣密鼓地为平遥国际摄影节准备联系图片社成立 30周年摄影展,该展览除了 20位参展摄影家的作品,还将 30幅相关作品的整卷胶片接触印相放大成 4米长、3米宽的巨幅展品直接挂在工厂改建的展馆展出,这是普雷基为1988年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策划的“联系图片社:自越战以来的报道摄影”展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展览。

2003年,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开幕式后台,洛里·格林科摄(由联系图片社提供)

实际上,当年也是新闻报道摄影处在一个转型的年代,因此,普雷基在访谈中阐释了新闻报道摄影的演变原因。他承认,因为电视和互联网的实时报道,并且可以不断回放,照片在发表前,力量已经被削弱了。加上数码技术等因素的冲击,新闻报道摄影家正面临重大挑战,联系图片社的摄影家也不例外。但他认为,极少数优秀摄影家的独到眼光能使得他们的影像流传下去,并认为该图片社在过去30年拍摄的世界各地重大事件的照片是重要的影像档案,他坚信,摄影能够在让历史告诉未来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07年,普雷基为平遥摄影节策划了“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的摄影展。他将弗兰克拍摄并编辑的《美国人》画册每一页高清扫描后放大成 1.2米高、1.9米宽的展品,按照该画册的页码顺序像一本打开的书挂起来展出,并将这本已成为摄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摄影画册的每一页拆开后,放在一个长玻璃柜中与放大的作品同时展示,让观众有边走边观看整本画册的感觉。该展览的创意就连弗兰克也高度赞赏。

罗伯特·弗兰克自拍像(由安德里亚·弗兰克基金会提供)

为了配合该展览,弗兰克破例允许我采访他。对这位被誉为“改变了纪实摄影方向的摄影家”的采访使我明白,弗兰克在 1955年环绕美国的摄影之旅,是敢于冒风险,以一位欧洲移民的自由和开放眼光来观看美国二战之后的现实情况。虽然当时的美国经济起飞,一派繁荣景象,但弗兰克寻找他所真正感受到的当时美国社会现实和许多民众异化精神状态的影像。他拍摄的《美国人》影像与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影像完全不同,他独创了自己的摄影瞬间,一种充满主观意象和暗喻的诗意纪实性摄影瞬间。通过对弗兰克的采访,让我对摄影的兴趣从新闻报道摄影更多地转向纪实摄影。在我采访到的纪实摄影家中,简·阿特伍德、洛里·格林科、乔治娅·菲奥莉欧、菲尔·博爵斯、爱德华·基廷和克里斯廷·阿什伯恩拍摄的长期项目都是极具个人化视角和深度的纪实摄影典范。

对斯蒂芬·肖尔的采访成为我对摄影探索的另一个转折点。肖尔在 1972年至 1982年期间,回避拍摄与美国当时发生的越战和“水门事件”等重大新闻有关的照片,多次开车到美国各地小镇进行创作。肖尔的美国之行与弗兰克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他使用了彩色胶卷拍摄,而且也在于他用镜头记录了整个旅程期间自己每日吃过的早餐、住过的旅店甚至用过的马桶等生活细节,同时拍摄他所经过的每一个小镇的街道、商店、加油站以及各种人物,构成了一部社会文化景观的视觉日记。他将这段期间创作的两部作品分别命名为《美国表象》和《不寻常之地》,这两部作品已成为“新彩色摄影”的经典。肖尔认为,表象是通往真相的桥梁。因此,他是通过摄影所能拍摄到的美国表面现象来反映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1975年7月5日,美国德州埃尔帕索,埃尔帕索街,选自《不寻常之地》,斯蒂芬·肖尔摄(由摄影家提供)

通过对肖尔作品的研究,不仅让我明白,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均是可以拍摄的,而且帮助我逐步学会如何观赏摄影作品。刚开始,我对肖尔看似简单的摄影作品难以理解。实际上,肖尔在拍摄时是高度集中精力观察周遭的环境,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是通过十分精确选择自己所要站立的地方和拍摄角度完成的,因此,他的作品是经过分析做出决定过程的结果。如果说,弗兰克的作品使我知道摄影家需要不断打破常规和传统,肖尔的作品则让我懂得艺术摄影主要是摄影艺术家利用摄影媒介表达创作理念的作品,艺术摄影不具有诸如新闻摄影需要为媒体服务的实用功能。这促进我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当代艺术摄影的研究。

对著名摄影理论家夏洛特·科顿的采访,让我对当代摄影的现状、趋势和可能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认为,纵观摄影发展 180多年的历史,摄影本身随着摄影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新,每次更新都促使摄影艺术家利用不同的摄影技术产生各种摄影创新的观念。经过几代摄影家的努力,摄影不仅成为一种艺术媒介,而且还融入当代艺术中。因此,可以说世界各地的摄影发明家和艺术家一直在探索摄影的旅程中。

2009年,9818,选自“玻璃房”系列,詹姆斯·韦林摄(由摄影家提供)

技术革新促使艺术家、摄影家、摄影史学家、策展人、评论家和理论家对如何重新界定摄影媒介本体问题更加关注。在数码技术的冲击下,照片更容易造假,加上假新闻充斥社交媒体,摄影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因此,新闻报道摄影家需要思考如何能更有说服力地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纪实摄影家也需要探索如何能够利用网络、多媒介和社交媒体拓宽纪实摄影的疆界,艺术摄影家既需要回到摄影的本体语言,也需要利用新技术来重新界定摄影的定义。

20世纪,新闻报道摄影家在报纸杂志社的委托下,能到世界各地报道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的时代已经结束,当下的新闻报道更多是依靠专业新闻报道摄影家加上公民摄影家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实时传播世界各地热点新闻的照片和图片故事。纪实摄影家也以动态与静态影像结合,或者不再追求摄影主题的叙述,而是注重如何利用影像来表达摄影家对现实世界的观感,以及更多利用摄影图书和网络等形式呈现纪实摄影项目的作品。艺术摄影家也超越了摄影作为再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更多地利用摄影的工艺或新技术探讨摄影本体语言的可能性,强调摄影的手工性和物质性,并利用数码等技术来扩展摄影艺术表达的边界。

2013年,蓝色头发的肖像,丹尼尔·戈登摄(由摄影家提供)

可以认为,自1975年出现第一台数码相机以来,摄影经历了一场新的嬗变过程,随着数码技术不断完善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摄影正处在一个如何继续发展下去的十字路口。虽然摄影现在能与绘画、雕塑和装置等媒介平起平坐,而且影像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媒介,但摄影因数码技术的发展门槛变得很低,另外因社交媒体的传播而影像泛滥,变得更加碎片化,并出现了以消费主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面对这些挑战,摄影如何发展便成为所有摄影艺术家必须思考和以实际行动回答的问题。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对面的观众正在观看“人类登月”阿波罗11号的发射,大卫·伯耐特摄(由联系图片社提供)

当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加上气候变暖、环境退化、物种消失和冠状病毒等全球危机交织而使得我们这个时代变得更加复杂之时,当摄影媒介与各种其他媒介混搭而使得摄影变得更加多元化之时,当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正引领着人们朝着各种新的领域进发之时,对摄影本体语言的追问,仍将是摆在每一位摄影艺术家面前的课题,如何解答该课题,将是艺术家需要面对的生存问题。相信各国摄影艺术家会在探索摄影之旅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向前。

回首自1988年以来的 30多年,我感觉自己也在开展一个探索摄影之旅。有幸采访到本书这 29位世界重要的摄影人,既是我与他们的缘分,也是我经过对摄影史和当代摄影的研究做出的选择。通过他们与我慷慨分享各自在探索摄影旅程中的反思和感悟,加上自己研究和撰写大量摄影评论文章,以及自我的摄影实践和思考,我认为,自己对摄影的认识也在不断转变和大量提高中。对摄影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因此,这个旅程仍须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本文是《探索摄影之旅》后记删节版)

江融

作者简介

江融,摄影评论家、摄影家和独立策展人。出版过《摄影的力量》著作和斯蒂芬·肖尔《照片的本质》译著;曾担任《中国摄影》和《摄影世界》杂志专栏主持;主编《世界当代摄影大师成名作》丛书,在国内外美术馆举办过多次摄影个展;2009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和评论类);曾担任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人;现任联合国展览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专家库摄影类专家。

《探索摄影之旅》

《探索摄影之旅》一书的作者是江融,主编罗伯特·普雷基则是享誉世界图片编辑、策展人和图书编辑。从 2005年的首篇访谈稿到 2022年的图书完成,经过了 17年的积累,内容编辑的过程也经过 3年之久。全书汇集了29位世界知名摄影人的深度访谈,400幅未被裁切的照片,是一本全方位展现当代摄影界探索与思考的答案之书。

这里有颗时间胶囊,与29 位世界摄影大咖来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