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邛崃美术馆2022新年首展“溪山同行——艺术的师承与创作的文脉”研讨会举行

邛崃美术馆2022新年首展“溪山同行——艺术的师承与创作的文脉”研讨会举行

时间: 2022-02-21 16:46:05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2022年1月21日,邛崃美术馆举行了2022新年首展“溪山同行——艺术的师承与创作的文脉”。开幕当天还举办了题为“艺术中的师承与同行”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分为艺术创作中的师承与同行、艺术展览中的师者与同行两个板块。

本次研讨会由策展人蓝庆伟先生担任学术主持,邀请了包含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家在内的诸多业内专家汇集一堂,通过学术探讨的方式,讨论了当下艺术中的师承与同行,并共同探讨艺术创作在未来的发展。

研讨会海报

研讨会:艺术中的师承与同行

活动流程

分论题一:艺术创作中的师承与同行

分论题二:艺术展览中的师者与同行

学术主持

蓝庆伟(艺术评论人、策展人、艺术学博士)

嘉宾发言

刘颖(美术学博士、成都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艺术圈里的师道传承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在艺术史上,艺术家的成功一方面是其个人的过人天赋,另一方面是其背后的伟大导师,善于发现与启迪的导师。比如席勒,他与克里姆特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师友关系,他的许多作品中也渗入了老师前卫风格的元素。但是,师承关系的发生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复杂且微妙的过程,未知与变数潜匿其间,有显性和隐性的问题。

符曦(毕业于四川美术大学油画系,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硕士学位,1997至今任四川大学副教授)

不管什么艺术,要达到它特定的效果,都有它相应的技术门槛,学院里的专业训练,就是一种特定的技术门槛,而且有师承。但这之后,更重要的还是创新,如果只是简单的“师承”,没有创新,是不值得提倡的,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要转换成自己的东西。

李昌龙(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2年任教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

本次参展的作品《偶像》,以“反偶像”的角度介入展览。以偶像为例,强调在艺术的选择、方式都应该不同有所创新,强调差异性与差别。

与“师”的“师承”中视觉语言会有不同,但精神同行。

贺阳(艺术学博士、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研究所副院长)

师承中的核心是“师”,老师就像节点一样承担着文化知识系统的承续,学生聚合在不同老师周围,吸收和生发出新的知识,也或将成为新的节点。某种角度看,师承是文脉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熊宇(美术学博士、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主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今天谈“师承”,概念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法传承。“师承”这个词里“师”在前,而“承”在后,“师”是一种态度而“承”是一种关系。关于“师”我们指的更多的是抽象的对前人精神的理解与继承,这种理解与继承可以超越时空而进入抽象的精神领域。“承”则更多的是对过去事物的传承,可以是对前人认知的继承,也可以是对过去具体艺术手法的继承。因此对“师承”这个概念又可以分两个层面理解,思维的层面和技术的层面,如果我们仅仅是看到艺术中的技术技法,那师承关系只是技术的传递,是对过去技艺的学习。而指向思维与精神层面,则可以看到这种师承是对精神与思维的一种继承。对艺术家创作而言,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结果,艺术行为本身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创作过程中,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艺术作品有着自身的语言结构,对过去作品的理解与继承,就是对艺术语言结构的学习。因此面对经典的艺术语言,我们今天依然有继承和探索的可能。对前人经验和精神进行一种全新的解读,则是今天现代文明下的一种传承结果,从这个角度讲,传承同样会带来一种创新。

范犁(成都博物馆艺术总监,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是具有收藏和展示职能的机构,是一种“同行”的关系,二者在策划展览的叙事视角和关注时代上是有差异的。近年来,博物馆开始重视历史与当代的关联,策展思路和表现语言上更多的向美术馆借鉴学习,以期贴近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和生活,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的边界在相互的“学习”和“同行”中逐渐模糊,融合发展。

王昊阳(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里往往要先讲传承再谈创新,既然传承在先我们就需要一个传承的对象,也许是前人的技法,也许是前人的思想,实际上我自己作为熊宇老师的学生传承到的基本是思想层面的东西。美院里比较强调专业性,综合类大学中的艺术类专业往往在这方面要偏弱一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种情况实际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环境来充分地认识自己、探索自己的兴趣甚至是建立一套自己的视觉语言。在这种背景下的师承往往倾向于精神或者思维层面,具体来讲就是作品背后的创作逻辑和生成机制甚至是对待艺术的态度等等,但由于学生和老师各自关注的主题不同、采用的创作手段不同,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面貌往往又大相庭径。

杜尹(2014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师从何多苓教授)

我本次展出的一幅作品《失寿者》,主人公原型是老家的一位老师,在当地启蒙了两三代人。记忆中他的形象是很稳重端庄的,再次回去,他已经变得神志不清,失去了以往的“神采”,但他依然极力想保持自己师者的形象,这给我了很大的触发。“师者”不求回报的育人,那是一种本能。“师承”便是以你为师,承你之道。这个道怎么走,就要自己探索,找不同的颜色光,找到或融合成属于自己的光。我们要先追随老师,而后与之同行……

徐泽(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成都大学副教授,四川锦城画院院长)

在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师者的身份,我认为可以分为授业,解惑,传道,修行和悟道五个阶段。如果说授业是材料和基础技法的学习,那么解惑便开始了引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这是一个分水岭,学生创作创新的种子是在这个阶段埋下的,在引导与启发中,老师的创作思想和理念自然而然浸润式的被学生收到,这便是传道。当学生完成了在校学习生涯,便进入寻找自己语言的阶段,真正的认识自己和感悟外在,这其实是个领悟的过程,一般来讲比较漫长。最终有了自己的独特面貌和学术建树,就有了自己个人的绘画语言,这算是悟道的阶段。这五个阶段可以对应中国三句老话,前三阶段对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后两阶段分别对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这5个阶段中,师者身份和学生身份其实很长阶段都是相互交织咬合在一起的,本质上就是在一起,其内核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和传递,轮动向前,这就是艺术中的同行。

翟一涛(现任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高小华美术馆执行馆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委员副主任兼秘书长)

“师承”中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师承,回到个体,尊重个体的感受,要有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回到自己的创作语境中。作为老师也需要不断的启发鼓励学生,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领域与发展目标。

田萌(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系,现担任成都麓山美术馆艺术总监)

展览是对艺术关系的建构,是一种视角。很多博物馆通过展巩固和强化了某种历史的秩序,塑造了某种历史话语。随着新的艺术的发展与展览观念的变化,展览不断反思先前曾确定的话语,呈现了更多新的关系和视角。因此,艺术展览中的师承可以从两方面看:其一,艺术展览是一种大文化视角下的实践,而且是在建构与反思中展开的。师承的往往是思想,而非具体的观点;其二是艺术展览具有一些基本的方法或者相应的行业技术特点,这些是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和优化的。

高小华(艺术家,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

每一次展览都是一种学习,“师承”与“同行”其实是老师也是跟着这个时代在做“学生”。像身边的老师、同学学习,老师也是“学生”的身份。

现场部分嘉宾发言照片

不论是师承还是文脉,对于个体而言,它们只是找寻自我的坐标,而非框架式的禁锢。正如被无数人忽略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后半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谓师承、文脉,只是个人选择的航标,善道者溪山同行,自有天地。

展览海报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溪山同行——艺术的师承与创作的文脉

展览地点:邛崃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2.1.21——2022.4.11

策展人:蓝庆伟

参展艺术家:杜尹、符曦、高小华、何多苓、贺阳、李昌龙、罗徕、庞茂琨、孙晓伟、王昊阳、熊宇、徐泽、朱可染、翟一涛

主办:成都市崃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成都市文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执行:四川锦城画院

注:开馆时间:每周二至周日 10:00-21:00(20:30停止入场)

邛崃美术馆2022新年首展“溪山同行——艺术的师承与创作的文脉”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