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翡翠火齐,流耀含英”,何云昌的情感回归

“翡翠火齐,流耀含英”,何云昌的情感回归

时间: 2021-11-13 00:26:02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千重影——何云昌个展”展览现场

作为山中天艺术中心自成立以来的首场艺术家大型个展,也是艺术家何云昌近五年以翡翠为材料的创作重心的系列作品,迄今为止最为全面与系统的梳理,“千重影——何云昌个展”正在呈现。在自90年代以来就因行为艺术创作而名声大噪的何云昌的全新创作中,以身体为媒介的方式开始隐退,这一次他所运用的是近20吨翡翠,在富有空间层次和游园体验的参差交错中,完成了艺术家一次个体叙事与时空对话的尝试。

“千重影——何云昌个展”展览现场

用翡翠还原来自家乡的时空想象

“千重影”在何云昌看来,意指“相信有千朵花开在其中,不饮自醉”。步入展览中由镜面亚克力板和散落的作品构成的二层空间,艺术家模糊了现实与镜像的界限,墙面镶嵌着长达15米的《女自卓然倾天下》,由重达376公斤的一整块原石层层切割而成,何云昌希望强调每个人、每个细微的事物都可能成为时代的亮点。蜿蜒在中央的《无限江山》由21块层层切割的矩形翡翠组成,指向的是艺术家的家乡——梁河县的森林。那里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北部,森林覆盖率高达63.23%。同时,作为与缅甸相近的区域,翡翠文化在这里的交流独树一帜,在时间长河的贸易往来中,滇缅商人都积累了翡翠相玉经验,“翡翠火齐,流耀含英”(两汉班固《西都赋》),历经时间与高温、高压、矿物质渗透等自然因素造就的翡翠色彩与森林形成了视觉上的关联。

“千重影——何云昌个展”展览现场

对何云昌而言,翡翠既熟悉又陌生。这一自然产物作为家乡特产,曾被艺术家视为儿时的玩具和日常的装饰物。对其重新产生兴趣,进而化为创作材料则始于2017年,一次陪母亲回乡扫墓的经历使艺术家开始变换角度去看待这一稀缺资源,因亿万年前缅藏、欧亚和印巴等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而产生,在现代机械化开采下仍独具光华,翡翠作为美好事物与他心中的坚守和执念相通,也因此艺术家决心通过新的创作,通过最少的介入去呈现翡翠本身的面貌和品质。

何云昌,《神卷十万八千千米》,2021 

何云昌,《智者脚趾的影子》,2021

从看料、选料、设计、画图到切割,何云昌依据材料本身的特质完成自己心目中的一件件孤品。《无字天书》和《神卷十万八千千米》以人们熟知的形状模仿着知识与文字的载体;《此处省略3万5千字》却仅以6个翡翠和墙面手绘完成了难以计数的语言词汇。“玉是神灵的食物”艺术家曾这样提及,因此《伴君无孔》由机器人将一整块无孔“牙璧”(玉璇玑)送到观众面前。何云昌在这场展览中挥洒着自己的想象,《精灵的踪影》以翡翠片料悬浮于空中,《智者脚趾的影子》则用蜿蜒曲线和台阶打造出看得见的路径,《飞得最快的猪的影子》仅寥寥几笔,更给出无穷的叙事。《铁杆》《发小无惑》等作品与艺术家自身的成长经验勾连,也在情感上回到故乡与人。

在行为中追寻自我的信仰与超越

1967年出生于云南的何云昌,原本学习的是油画艺术,但对现实的关切却令其始终致力于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己的信仰。从1993年开始尝试行为艺术创作,并于1998年开始正式发表行为作品。当谈到这一直接、即时的创作时,何云昌甚至成为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我尝试做行为之后,就发现它是一个呈现自己觉知的很好的艺术方式”,何云昌曾谈到,“一件绘画、装置,或者全息沉浸式的作品,它在美术馆、画廊这些公共空间呈现时,最大的受众也不过是展厅中的那群人。但行为艺术的受众不太受场域的限制,它的受众是一个时代的某一些人。”

何云昌,《马上》,2021

虽然在近些年间,他的创作更多专注于翡翠,但在“千重影”的开幕当天,何云昌仍在众人未曾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件长达两小时的行为作品《马上》,唯一的道具是两块在网上买的黑色电子表。从下午4点50分起,每隔五分钟一名助手向他报一次时间,他回答“好,马上”。似乎总有一件重大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直至6点20分结束。观众可以看到这位艺术家对艺术的形式和语言提供着无限的可能,现场所给出的文献资料以更加微妙——与艺术家的过往相符的呈现,让艺术家和观众都能反复思考与当今社会的联系。

何云昌,《双脊》,2021

何云昌的作品意义总是与以数字丈量的距离、时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九踏》《双脊》《三生》《九霄》《时间只是第108种元素》,这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生命历程的计数方式,如同时间的穿越和停顿,而何云昌的创作总是在进行的过程中记录下一个片段,就像衡量存在的证明。

“千重影——何云昌个展”展览现场

从“身体”扩展至空间的场域关系

回顾过往,何云昌的“身体”可以被视为生成文化意义的重要尺度,其不仅可作为一种 象征系统或话语,也可成为社会实践的结果。新的创作则将这种象征性投放到了翡翠这一全新的载体中,“身体”扩展成为空间,《长夜:金缕玉衣》《三年之后》等多件作品本身在展陈的呈现上就颇具仪式感。在“千重影”中,以碎片化形式出现的翡翠在何云昌看来是可视又可触摸的,观众也可将其看做现实中碎片的化身。而声景对于参与主体身体感官和情绪体验的触发,更体现于节奏循环流动于自我和作品之间。

“千重影——何云昌个展”展览现场

在山中天艺术中心的空间内,“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亦发生在一种平等而亲民的基础之上,并建构了特定的场域关系,影响着空间的功能与形态。何云昌以自己的方式,在行为中追寻自我的信仰与超越,也试图通过材料、结构、空间、体验来引导观众,借用回溯、截取、错置等叙述手法,进行全新的联结与对话。这与山中天艺术中心自创立以来致力打造的具有精神特质的当代建筑相辅相成,建筑与展品之间形成时空上的互动让它们共同成为当代艺术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地艺术机构的“实验”与“未来”

美术馆空间作为城市的公共文化平台,所承载的是当代艺术的批判性精神、开放性态度,置身其中去亲身体验、对话、交流在当代美术馆的建筑中有着更为集中的体现。山中天艺术中心相信,运用园林方法在室内空间创造出当代山水的意象,让美术馆空间回归自然、朴实,以拉近人们的艺术空间体验是城市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

山中天艺术中心

而在当代艺术在创作方式、展现方式和传播方式都拥有了更多的意义和指向的情况下,打破人们过往对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的惯有认知,为各学科间的融合交流,为艺术与生活搭建一架沟通的桥梁,也是山中天艺术中心自成立之初所致力于发掘、呈现和探索的。关切当下的生活语境、观照曾经的艺术脉络、探索未来语言的嬗变,在中国当代艺术产生的沃土——798艺术区中,作为承载艺术精神的容器,山中天艺术中心正在通过在学术前沿及当下语境的艺术家与创作者的艺术实践,展现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图片/主办方供图)

 


“翡翠火齐,流耀含英”,何云昌的情感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