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到CAFAM看“万物生息”展,“后石油时代”该如何设计?

到CAFAM看“万物生息”展,“后石油时代”该如何设计?

时间: 2021-09-25 11:28:28 | 来源: 艺术中国
艺讯 >

展览现场

2021年9月17日,“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全球首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揭幕。

该展览建立在能源过度开采、利用带来的环境灾难以及新型病毒引发的生存困境背景下,将视野聚焦于“材料”这一物质基础,围绕人类的生存困境、生态可持续的主题,探索碳中和跨学科的创新路径。

展览现场

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携手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汇聚了伦敦设计博物馆百余件经典馆藏作品以及30位中国当代设计师的先锋作品,其中包括伊姆斯夫妇(Charles and Ray Eames)、卡罗·斯卡帕(Carlo Scarpa)、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埃托雷·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马岩松、土上建筑、凯瑟琳·冯·瑞星博(Kathrin von Rechenberg)、姜绶祥、吕越、王克震、陈旻、张周捷、Faber Futures、费尔南多·拉波塞(Fernando Laposse)、桑尼·维瑟(Sanne Visser)等。策展团队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在国际范围的行业及艺术领域建立起可持续材料观,展现出材料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发展空间与未来潜力。同时,让“可持续材料”也成为院校内教学与实践的学术关键词。

展览现场

材料,是构成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材料的力量与价值往往因为普遍与基础性而被低估甚至忽略。不断加剧的环境问题及生存危机,加速了人类对自然健康、可持续生活的向往,世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亟迫问题。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自1960年代起,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渐成趋势,通过设计媒介,探索材料与科学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交叉的可能性,解决低碳、可循环、再利用等一系列的环保问题。而这些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的进行迭代,重心不断延伸和转移,基于对“人造物”的理解和对“材料”的研究,大量的解决方案诞生,一步一步构成了当下,也构建了未来。

展览现场

这次展览由起源、转化、影响与进化四个维度构成,以人类文明发展史为线索,不同的板块以人类对于某一种材料或是某一种新材料的征服作为命题,展现材料在每一个时代不同领域的运用。展览并非设计成品集合展,而是以材料为核心进行放大并建立联系,从微观结构到开采发掘,从工业制造到艺术设计,从日常应用至国家建设,涉及政治、经济、科学、生活、艺术等不同层面的利用,探讨人与物的关系,理解那些深藏于平凡谦卑之物背后的复杂过程。

“起源”单元展览现场


“起源”单元展览现场

人类文明的断代来自于人类对于材料的关注,材料的发展也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物质逻辑。“起源”首先展示了人类早期易于获得并利用的基础材料,如硬木、棉花、铁矿石、沙砾等,第一部分板块呈现了材料的原初状态,还展出了原生态材料于显微镜状态下的细胞结构,直观立体地展现了不同材料的物理特质与生命本质。

“起源”单元展览现场

“起源”单元展览现场

不同材料因其个性所呈现出的独特肌理与质感在感受的传递上也深浅不一,“起源”也特别关注材料与人类关系建立的情感特质。通过技术对材料的改变满足心理与精神层面的使用需求,重新定义了人与材料的依存关系,同时提高了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

“转化”单元展览现场

第二部分“转化”包含了对材料运用的三个层次,一是对原生材料的升级、改造,以适应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例如胶合板、密度板等对于原木材的改造与技术的发明;二是技术在不同领域对于材料的转换改造与新材料的应用,既包括材料在生产制造与工业建设的适用性改造,同时也展出了艺术家及设计师结合材料特质进行产品审美性与舒适度提升,例如金属中铸铁、青铜在工程建设中的贡献意义,铝制材料带来了易拉罐“开启革命”以及艺术家通过设计创新对于金属材料的优美与实用性处理;三,在“转化”这一单元板块中,展览依然兼顾了材料文明历史的线索串联,由木制材料的转化到稀土矿的开采运用至可降解塑料的发明,延续材料发展的时间路线。

“转化”单元展览现场

“转化”单元展览现场

此外,材料在不同时代的转化也是材料文明历史中的重要构成,例如陶土、陶瓷的应用中,展览呈现了早期紫砂壶的造型,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的伦敦砖以及应用当下新3D打印科技创造的陶瓷作品。通过展览展示,邀请观者再次认识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材料,发现他们在不同时代对应的生活用品、工业产品以及大师的经典作品,思考材料背后复杂的国际影响力、生活环境与生存危机、技术介入的双面性等问题。

“影响”单元展览现场

无论是生活生产、工业制造或是设计发明,我们往往更加关注产品成果,而较少去关注材料开采、资源消耗,对于材料进行大工业生产转换的过程。

“影响”单元展览现场

第三部分“影响”展厅中塑造了一种相对沉重的气氛,着重探讨材料的开采与使用对地球的影响,重新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采矿、橡胶以及集约化棉花种植等产业的个案研究,以及作品《物质世界》所呈现的全球开采系统数据,认知并感受材料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人力成本以及环境成本,强调一种反思性,消解以人为中心的视角。

“进化”单元展览现场

第四部分“进化”是整个展览中最灵动,也最具有未来性的一个部分,这一单元提升了物的能动性,通过新兴的科技材料、生物材料等展现材料的未来,同时还呈现了一些对于传统材料的最新应用,探讨设计师如何在有限资源内探寻更智慧和更可持续的工作方式。“进化”这一单元涵盖了5个关键词:生长、再生、超本土化、智能、可循环。

 

《物托邦》,安静,2018年(下方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生长”,关注材料作为生命体在空间与环境中的不断变化,例如作品中盐本身形成的墙面组合随着空间里温度湿度的改变发生微妙的变化;“再生”,将材料转换再造,赋予其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在安静的《物托邦》作品中,她以绿色生态、可持续作为核心设计理念,将采集的植物晾干磨成粉状,加入胶合物,制成健康的生物塑料,赋予了植物生命形态以外更多的可能性;“超本土化”,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深入原生态本土地区,依据当地本土特性或物产进行设计生产,提升当地的收入并保护收入的多样性,墨西哥Fernando设计师结合墨西哥玉米特性,将玉米外衣压制在平板上,制作成具有装饰性的材料,可以广泛运用于家居设计中。超本土化这一关键词所展示的案例对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设计扶贫和设计下乡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Totomoxtle, Fernando Laposse

智能”,强调材料在应用中的适应性以及与人类的互动表现,《光晶异彩》是中国科学研究院化学研究院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的颠覆性发明,结合传统颜料色泽与光子晶体光辉的特点,实现了印刷材料在不同角度方向下色彩的绚丽变化。展览也会特别设置儿童工作坊,带领大家运用光晶材料完成不同材质下的成品呈现。可循环”不仅是“进化”这一板块的关键词,也是整个展览的核心主题,它意味着材料生命周期的往复,意味着无害、可降解的构成特质,这一关键词涉及到材料循环的不同流程,包括材料的有毒物质处理,可循环原生材料的改造利用,可降解材料的发明等。

光晶异彩,2021,中国科学研究院化学研究院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

《间物》,郝振翰,2019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围绕着这五个关键词,“进化”涵盖了科学、生物、设计等多重领域,展示材料设计在解决紧迫的环境与社会议题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通过艺术家的调研与作品展示出艺术领域、设计领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与责任感,也通过艺术家的转换,我们看到了材料更有魅力的一面。同时,材料设计也意味着无限可能的未来,展览也展出了航天科技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一项黑科技,“凝固的蓝烟”气凝胶是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建设的重要突破,它代表着人类对于宇宙探索的梦想,也代表着中国在材料研发的未来力量。 

凝固的蓝烟,航天科技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不仅从学术展览层面邀请观者一同探讨材料的历史发展,探讨可持续,在展览的搭建与展厅的效果营造中,设计团队也选用了可循环或废弃再利用材料,将可持续观嵌入展览的各个层面。


展厅中使用的咖啡砖

可持续,是我们探寻生存发展的路径,寻求美好未来的方式。在生态系统混乱与灾难的背景下,找寻出路似乎变得十分紧迫,大多数时候我们依然在试图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让材料为我们服务。材料一方面为我们解决忧虑,提供想象,另一方面也成为我们的忧虑,让我们止步于想象。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希望通过回归材料本身,打破以人为中心的视角,重新建立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发挥物的能动性,由材料构建未来,我们保护未来。

《锤子》,林芳璐,2021年

Kathrin von Rechenberg香云纱系列作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0月17日,展览期间还将呈现系列学术讲座和“材料未来”行动研究等公共教育活动,敬请期待!(文/周可心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

到CAFAM看“万物生息”展,“后石油时代”该如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