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未来可织:纤维艺术的“交织”视野——岳嵩专访

未来可织:纤维艺术的“交织”视野——岳嵩专访

时间: 2020-11-25 17:54:15 | 来源: 艺术中国

“2020中美纤维艺术与科技创新交流展”中方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岳嵩

2020年11月23日,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2020中美纤维艺术与科技创新交流展”如期上线。本次展览由中国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国费城艺术大学共同策划、主办。该展览自11月23日起向全球观众开放至12月24日,网址为 https://fibertechart.ad.tsinghua.edu.cn/。

基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5d的线上展览系统,中美两国各有20件纤维艺术作品在虚拟空间里呈现。或许对于纤维艺术这个名词,大众有些许陌生,但它其实离我们生活非常近。作为纤维艺术首次以在线形式呈现的展览,“2020中美纤维艺术与科技创新交流展”通过精彩的图片、视频与文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中、美最具代表性的纤维艺家的作品,更直观感受到纤维艺术在当下的多元、包容与开放。

为此,我们专访了本次展览的发起者、中方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岳嵩,请他解读本次展览的策划缘起、展览亮点与纤维艺术的发展趋势。

[宣传片位置]

艺术中国:岳老师,“2020中美纤维艺术与科技创新交流展”的策划背景是什么?从线下改为线上展览经过了怎样的过程?

岳嵩:在2018年,我开始和美国费城艺术大学的My-kyoung Lee教授开始策划这个展览。之所以叫2020,首先因为计划在2020年举办,同时并邀请在纤维和科技创新结合领域中有实验性、有创造性的中美艺术家各20位。带着这一思路和想法,我们申报了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项目,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刚开始我们一直计划做线下展览,希望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美国费城艺术大学分别做一场。但是因为疫情,我们被迫转到了线上平台展览,所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一路走来,我们发现线上展览在策划、实施和呈现出的艺术效果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线下展有很大区别。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的传播的范围和普及率都是线下展览不能比拟的。因此这也是一个尝试,希望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去做类似的探索,可能会形成一种线下和线上同步推广的状态。

艺术中国: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策展沟通方面带来哪些挑战?是怎样克服的?

岳嵩:纤维艺术是一个是材料性特别强的艺术门类。在以往的展览中,材料的魅力和温润感对观众吸引力最大,大家都希望能够去抚摸作品,人们喜欢用手去感受,因为只有手触摸到才是最真实的。

疫情期间,艺术界诞生了很多线上展,但是绝大多数还是以微信推送图片的形式,是静态展,我们很荣幸获得了清华美院技术方面的支持。我们有一个2.5d的虚拟空间的展厅,给每个艺术家设立一个独立的虚拟空间,他们可以在空间里进行创作式的展示设计。这对艺术家本人、策展团队和组委会的工作人员都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协助每一个艺术家去完成展厅的设计和布置,甚至要在整体上去区分每个人的不同面貌,针对具体的作品和形态来做展陈设计。

第二个挑战就是源自于疫情带来的中美关系。在这种背景下,清华美院能与费城艺术大学开展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学院之间的交流依然没有中断,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去推进从两校到两国观众对纤维、对生活的一种普世性的理解。

同时我们将在12月5日举办国际线上研讨会,我们正在尝试通过人工智能翻译去协助会议,这也是一次新技术的介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演讲者的时间。

[Lia Cook展览录屏]

艺术家:Lia Cook, 线上展厅设计:夏敏嘉

艺术中国这次展览的展示平台是今年清华美院毕业展时开发的系统,针对这次纤维展有哪些更进一步的调整呢?

岳嵩 我们的线上平台是今年6月份由清华美院是为了毕业展而设计的,我也作为当时毕业班的辅导老师有参与。这次展览基于这个平台重新做了一些基础性模块的调整。首先我们把这个平台的入口的方式改变了,变成中美两国观众同一个入口的方式。平台展厅里面的结构是专门为呈现纤维艺术的形式去设计的,同时我们每一位艺术家也都提供了一个视频,会在展厅里呈现。

同时这次是一个有一定的体量的国际性展览,所以在中英双语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双语的设计、翻译和校对。语言文字所占的面积就导致了与毕业展在设计上的区别。这个展览可能会有一点像文献展,它是动态2.5d的形式,加上相对比较多的作者陈述,在文献或理论层面会更充分。

艺术中国聚焦“纤维艺术和科技创新”这个主题是基于怎样的思考?与美国费城艺术大学合办是怎样的机缘呢?

岳嵩纤维艺术与科技创新这个角度是我这四五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也做了一些创作性的尝试和理论研究,这还是受到我们学院一个大的影响。清华美院的设计学科一直在强调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这是当代设计学科里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我们也发现在过去很多重要的展览里面,比如“从洛桑到北京”以及国外的纤维艺术展,确实有很多作品正在尝试学科的交叉性。艺术家不再以传统工艺、材料作为单一表现,而是试图尝试多种不同技术和领域带来的知识与想法的融合。我希望把大家的思考和实验做一个集中式的汇报和展示,这是选定这个方向的想法。

2018年春天,我们请费城艺术大学的My-kyoung Lee教授来给本科生上课。她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在美国具有代表性的纤维艺术专业教授,我们当时共同探讨了这个主题,一拍即合。从2018年起,我们一直在策划这个活动。我作为中方策展人,负责遴选中国的20位艺术家,她作为美方策展人负责美方事务。李美京教授选定的艺术家不仅来自费城艺术大学,也来自全美各大高校纤维艺术专业领域的教授,基本上都来自学院,中方的艺术家也是同样的面貌。所以我们这次的展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院派,反映了中美两方学院派的纤维艺术和交叉学科领域的面貌。同时大家也能够明显的看出双方的区别,这个区别会反映出中美纤维艺术发展的不同。

林乐成、李广忠、林月红,《光之亭》2020,竹子、金属、LED-线,1200cm×600cm×600cm

艺术中国从线上展览呈现的多元作品来看,中国艺术家的探索更具实验性,反而美国艺术家更多地在关注材料本身以及与空间的关系,您是怎么看的呢?

岳嵩你说的太对了。这实际上反映了这个展览背后的面貌。我们在12月5号研讨会的时候会着重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在大背景上,中美两国纤维艺术发展的历史面貌具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真正称之为的纤维艺术,是最近二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发展得特别快,像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教育领域也是迅速从清华美大学美术学院铺开,全国现在有100多所高校都开设这个专业,所以现在我们国内的创作团队体量特别大,很多艺术家还在坚持传统的工艺制造,很多艺术家就尝试一些新的材料、展示方式,还将其它学科的知识能够融入到创作当中。因为当下时代的艺术,本身就是开始进入一个融合式的状态。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目前的纤维艺术发展在开启一个新的面貌。

美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他们发展得非常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有纤维艺术热潮,有几个很著名的理论家、学者做了几个很重要的展览,然后这些展览以及他们出版的专著,在70年代引起了全球的浪潮,包括欧洲、亚洲等,就把美国的纤维理念迅速地铺到了其它地区。因此我们现在走的过程,实际上美国在上个世纪就经历过。我跟美方策展人也聊过这个问题,她说实际上美国纤维艺术已经经历过从崛起到顶峰,然后甚至到衰落的过程。这个衰落过程是在1990年代到2000年的时候,这与美国的政治文化和当代艺术思潮是密切相关的。他们现在想要回归到纤维艺术的本体的语言——材料。盖教堂需要一种精神的无限虔诚,纤维艺术创作也需要这种对于艺术、工艺的虔诚和工匠精神。他们的作品实际上更关注手工技术、关作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艺术家更关注实验性、跨学科性。现在看来,虽然美国的纤维艺术发展的比较早,但我们今天做的尝试实际上是美国在上个世纪没有做过的,那个时代的科技水平、知识结构背景和涉及到的领域与我们今天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中国的纤维艺术正处在一个探索性的时代。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发展背景,比如刺绣、编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了,同时我们今天的技术发展、学科交融的程度非常高,一定会对艺术家产生很多刺激。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敏锐度会引导他不自觉地去做很多种尝试,我相信美方艺术家也有这样的尝试,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第一取决于大的环境,第二取决于策展人的眼光和选择作品的角度。

洪兴宇、栾新玉,印象,2018,90cm*90cmx3,天然色、棉纤维、木框,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中国您在挑选艺术家时,选择标准是什么?比如说林乐成老师的是一件以竹子和 LED灯结合的公共艺术,洪兴宇老师作品则非常传统,王雷的则是用纸来编织。

岳嵩首先我希望尽量客观地反映一个面貌,就是在不同的领域挑代表性的艺术家,比如说林乐成老师的作品,其实你很难给它定义和归类。他选择的材料是竹子,而且它的形态是线状的、可塑的,有弹性、有韧性,因此它是纤维艺术。同时它也是公共艺术,它在户外公共空间,而且创作过程有很多人参与进来的。在线上展厅里,我们会特别发现除了作品还有一堆孩子,在实地创作现场,是有一些当地人去帮艺术家创作,这个事件本身就构成了公共艺术的概念。

我是专门请洪兴宇老师拿出一件非常传统的编织的一件作品,因为我们探讨的是纤维艺术与科技,不是完全探讨科技,还是要有一些非常传统、有代表性的精良织造的工艺作品,洪老师的作品无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王雷的创作很有实验性,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基于工艺的人,他把纸揉成纸绳,然后不停地去编织,实际上承载这件作品最重要的一个含义还是在编织,这种工艺带来了不同的造型,所以他是一名具有实验性的艺术家。如果说他是纤维艺术家,我相信他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

岳嵩,《生态·信息·生长》,2017,750cmx450cm,光导纤维,不锈钢,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总之我们在挑选的时候,首先尽量保持客观,第二强调实验性,第三,我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种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我们以往对于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并不是一个特别褒义的概念,但是我觉得现在这个时期,它反而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因为艺术有生命力、有包容、能打破边界,所以它会呈现一个不确定和未知状态,这会引领艺术家们去尝试和创作。我们无法预料纤维艺术未来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面貌,但是我相信两点:第一,坚守传统。传统的工艺和编织永远都会是工艺美术最核心的东西。我们没有了工艺,就相当于会失去一切;第二,它又是非常开放的,可以触及到很多领域、门类,包括技术、材料的引入,更包括创作理念。来自于其它艺术学科或者非艺术学科,它们对于实验的思考的方法论,是可以与纤维艺术创作方法论结合的,这也会促使纤维艺术在视觉因素之外,带来人和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

比如说我们现在看纤维艺术作品,虽然我们特别想触摸它,但实际上它与我们还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并不是源自于材料,而是源自于一种敬畏。我们敬畏工艺,敬畏创作的艺术家,是一种心理的距离。但当代艺术很多时候非常强调交互性、体验性,希望人能够融入艺术当中,我觉得这就是对艺术审美和观念的一个改变。如何让艺术真得能够和人首先从身体上有更多的结合,然后转化成心理上的融合,我想这是需要纤维艺术去往外拓展的。

岳嵩,《生态·信息·生长》,2017,750cmx450cm,光导纤维,不锈钢,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中国:您自己的作品可以单独介绍一下吗?

岳嵩我的作品是两年前为中国科技馆创作的,在当时是一次比较早的大体量光导纤维材料的应用。当时希望的概念有三点,第一,首先是有科技感的新材料,第二个面对的群体是孩子,第三个是环保概念,因为当时北京雾霾比较严重,所以就产生了以一棵生长的植物为概念的想法,因此这件作品叫《信息·生态·生长》,是希望信息社会高速的发展与传统的自然生态,二者能够和谐地生长,所以逐步形成现在的三棵光导纤维的树的形态。我希望孩子在科技馆能够看到比真实环境更纯粹、更绚烂的天空。作品落成后,确实有很多小孩站在那棵树下面去拍照,然后我自己也尝试抬头去看这个作品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幻想,因为观众看到的是树的经脉,这种纤维的线性与触角式的形式,会变颜色,又很纯粹,会带给观众对于生态和自然的一些思考。

MI-Kyoung Lee Yellow Forest,480(W)” x 108(H)” Twist Ties, zip ties

艺术中国:对于美国的艺术家提供的作品,您对哪些比较印象深刻?

岳嵩美国艺术家的作品是把纤维艺术放在一个空间的概念去探讨的,这是他们整体的面貌。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学术主持和策展人的作品。我们这次非常荣幸请到Lia Cook作为学术支持,她在美国纤维艺术发展史上非常重要、有代表性。我特别崇敬和欣赏她,是因为她现在还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平面编织形式。她融入的不是简单的技术,而是研究方法和理念。Lia Cook教授跟匹兹堡大学教授合作,把人触摸壁毯的脑电波神经反映到作品里,我觉得这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的植入,而是一种观念性研究手段的尝试。他依然非常强调观众和壁毯的关系。但你摸完之后脑袋里的脑电波是什么样,它呈现在壁毯上了。Lia Cook教授年纪已经很大了,还能够有这么新的思维,是让我非常敬佩的。

第二个我特别喜欢李美京教授的作品。她使用的工艺非常传统,就是编织和勾织,但它的材料不是传统材料,而是一种化纤材料,同时它展示的形态又是一个很有装置性和体量的,她会把很多不同的概念去融合在一起。

还有几个艺术家是用视频呈现作品的,表达人和动作、人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它们都以人为主体,所以我们确实发现纤维艺术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非常融合。绝大多数艺术家还是实体地去展示作品的物质性,但是有些艺术家已经开始用影像记录创作的过程,创作过程就是一件作品,已经完全是一种观念了。

[Annet Couwenberg线上展厅录屏]

艺术家:Annet Couwenberg,线上展厅设计:张唯 

艺术中国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纤维艺术”这个词可能有些陌生,或者乍听起来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领域。但近些年纤维艺术非常活跃,每次展览都受到观众的喜爱。通过这次展览我们更看到了纤维艺术广阔的可能性,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纤维艺术的现状吗?

岳嵩纤维艺术可能并不是被大众特别熟知,但是它历久弥新。虽然对这个名称不是特别熟悉,但实际上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会觉得很亲切。因为这个材料、工艺我们都熟悉,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特别容易推广。

近20年国内的纤维艺术很活跃,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林乐成老师作为中国纤维艺术教育的奠基人,在教育、创作、展览策划等领域做了巨大的贡献。他以非常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来自不同领域的跨界性的合作,这非常很重要。第二,还是源自于艺术本身,其它学科的人看到纤维艺术都很喜欢,他也愿意去尝试。在我们以前的展览,就有很多雕塑家、建筑师,还有设计师等,来自不同领域,他们都要做纤维艺术。我想除了策展人的魅力,更重要的还是艺术本身带来的这种亲切感。

这几个方面导致了中国纤维艺术的一个面貌,就是很包容、宽广、吸纳性很强。实际上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在理论上去梳理它到底有哪些吸纳进来的资源,我们如何去整理,然后再怎么往外拓展。我觉得这都会对纤维艺术未来的发展面貌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学者、策展人、高校老师都需要共同去努力想的一个问题。纵观全球纤维艺术的发展,中国当下的纤维艺术传统很深厚,同时实验性很强,就像一个非常有活力的青年人,有很多想要尝试的方法,有很多美好的理想,有一个很开阔的空间和视野。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是很有挑战性的使命。

 艺术家:王雷, 线上展厅设计:赵锦宏

艺术中国:这次展览的有一个主题是“交织的视野”,在2020年的特殊环境和纤维艺术这个独特领域内,它有着特别的含义,您如何理解它的多重含义?

岳嵩:这个主题思考了很长时间,“交织”本身就是纤维的一个工艺。为什么坚持要用“交织”这两个字?“织”是纤维艺术的最核心的东西,“织”没有了,最后就会变成一个什么都是,什么也不是的状态,所以一定要有传统工艺的概念在里边;“交”的意思是很多种元素,不同的东西在一起。从大的层面说是两国文化的碰撞,不光是碰撞,而且要求索一起后能产生什么样的抱合式的紧密反应。“视野”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未知性和开放性。总的来说,首先“织”代表了传统的工艺,同时也强调多种材料、工艺到文化之间非常紧密地交织,通过这样一种紧密的形式来期待属于未来的未知的视野。

未来可织:纤维艺术的“交织”视野——岳嵩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