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的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摄像头记录下身边美好的瞬间。包括专业摄影器材的价格也越来越低,摄影门槛开始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仿佛人人都可以触摸摄影师梦想。
真是那样吗?
简单来说,你拍摄出来的照片能卖多少钱呢?
比下面这三张贵吗:
《海景》系列联作
2007年,有人花165万美元从纽约拍卖所拍走了这三张照片,这也是迄今为止亚洲当代摄影作品最高记录。
另外还有一张单幅作品《Boden Sea》被拍卖到了 100万美元,并被爱尔兰国宝级摇滚乐团U2选为专辑 《No Line On The Horizon》的封面。
《Boden Sea》和U2专辑《No Line On The Horizon》封面
有人可能有疑问了,这组照片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傻钱多居然愿意花天价为它买单?
他们可能会想:也就因为按快门的不是我,换成是我拍的就没人识货。
实际上还真不是谁按快门的事情... ...
要说明这一点,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组照片的拍摄者——日本传奇摄影大师:杉本博司。
杉本博司
一位拍摄时间的摄影师
电车从热海一路驶向小田原,穿过细长的眼镜隧道,一位少年从电车窗口看着如电影定格般流动而广阔的大海。
这个少年就是杉本博司。而在多年后,他创作了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作品——《海景》系列。
hiroshi sugimoto north atlantic ocean cape breton island 1996
hiroshi sugimoto sea of japan hokkaido i 1986
hiroshi sugimoto north pacific ocean iwate 1986
《海景》系列作品呈现出来的画面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构图极度简洁:只有大海、天空和分界线。全部运用海天二二分的比例,地平线均匀地将天空和水面一分为二,完全违反了传统摄影常识中的构图形式。
画面几乎没有任何颜色,大海和天空全部都是简单的黑白色调,但是细细看去每张照片都绝不枯燥重复,而是在宁静之中蕴含千变万化的势能和一种东方的禅意视角:千百万年前的史前人类跟我们看到的一样,而时间的流逝并没有能够改变海景。这种虚无的美与日本禅宗追求的“虚静空灵”不谋而合。
在拍摄海景的时候,杉本都将相机的焦点设在无限远,然后采用长时间曝光法进行拍摄。
“没有快门装置的人类之眼,必定只能够适应长时间曝光。从落地的那一刻起,到临终躺在床上闭眼那刻止,人类眼睛的曝光时间就只有这一次。”
Adriatic Sea, Gargano 199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24小时蹲在同一片海边,摆放笨重的8x10的大画幅老式胶片相机,观察不同时间和状态下的大海。这个系列一拍就是40年,跑遍数十个国家,见证过无数海边日出日落。
尽管作品一旁的标题分别命名为“牙买加、加勒比海... ...”,但是图片中并没有任何地理标志物,有的只是光线、空气、水和氛围。在有形的物体上加上了观念,将大海回归到其本体的水和空气的状态。
杉本博司说,“我要拍摄的是物的历史。在《海景》系列里,我要处理的对象是水和大气。这两样可说是至今为止对人而言变化最少的东西吧,其他世间万物都随岁月的流逝而变化。我的艺术主题永远是永恒不变的时间。”
杉本博司的《海景》不再是海的照片。
hiroshi sugimoto aegean sea pilion i 1990 medium res
benbrown hiroshi sugimoto sea of okhotsk kamui 1996
adaa hiroshi sugimoto tasman sea table cape 2016
有人说,他的作品没有现代商业社会的喧嚣。在其他艺术家还在拼命往观众脑袋里塞东西的时候,他用手擦干净一块空地,让你停下来留给自己。
一位来自宋朝的摄影师
杉本博司喜欢老物件,这从他拒绝智能轻便的数码相机而坚持使用笨重大画幅胶片机并亲自银盐冲洗就能看出一二。在谈到自己的《海景》系列作品时,杉本博司也说自己拍摄的是古代的大海。
在对各种老物件、古董的研究中,他接触到了宋朝的画作和器物,立刻就被那个意境深远的独特美学世界吸引。
在宋朝的画家中,他尤其喜欢“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马远。
马远《水图》系列
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时期,北宋时期,山水画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全景式山水构图已经非常完满。到了南宋,全景式山水格局演变成一种更加自然化和生活化的边景山水,由繁入简、由整体到局部、由宏大到诗意小品,比如南宋四家里的马远和夏圭,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在2012年北京佩斯画廊的个展前言中,杉本博司曾谈到:“我承认,《海景》系列的创作灵感正是来自马远笔下的流水。”
“全无可看之处却正是可看之处,当视线全都集中于摇荡的波涛时,就会被一个波涛所吸引。再凑近一点看时,就会隐约看到这波涛之中还摇荡着其他小的波涛。如果再看更细节的部分,就有可能看到其中的银颗粒了,只不过这已经太细微了,远远超出了我眼睛的能力。而银的颗粒与光的颗粒融为一体,能够直接透过这薄薄的纸张表面,穿透入观者的内心。世界是无限丰饶而又充满细节的,当这一切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便显得非常安静、放松、单纯。”
马远《水图》系列
在很多场合,杉本博司都笑称自己是“宋朝摄影师”。
一位记录整部电影的摄影师
杉本博司的艺术生涯是从二维摄影作品开始,但是因为把平面作品放到展馆内去展览很难呈现自己的想法,于是开始尝试设计建筑,而后挑战四维创作,于是开始参与舞台剧的策划,演剧作品是在空间中附加有时间的变化。
几年前,杉本博司又重新拾回了《剧院》这一系列的作品。拍摄对象仍是古老的剧院,拍摄方法仍是长曝光,仍用黑白呈现,只不过地点从美国换成了意大利。散落分布在意大利各地的剧院年代都十分悠久,每一座剧院的内部装饰细节和剧院整体的建筑结构都在杉本的照片里被展露无遗。那些繁复的墙面勾花绘画和古朴又不失奢华感的装饰,在大荧幕幽幽白光的映衬之下给人一种诡异的美感。
《剧院》系列作品
“剧场系列是人生的隐喻。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一样,但当生命结束时,他们都回到同样的白光。”
杉本博司的剧院系列始于70年代,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当初他走访了美国各地各种各样的电影院,无论是什么样的剧院,无论放映了一部怎样的影片,在他的照片中都会用同样的长时间曝光手法呈现。
《剧院》系列作品
这一系列的灵感是杉本博司的一次突发奇想:“一个晚上,当我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拍照片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想法,我问我自己,如果把一整部电影在一张照片上拍摄出来会是什么样?我心里回答说,你会得到一张发光的帆布。为了能实现这个想法,我马上开始实验。一个下午我带着一架大画幅相机来到东部一个很便宜的电影院,电影一开始,我就打开大光圈按下快门。两个小时后电影结束时我闭上光圈并在当天晚上把这张底片冲洗出来,想像中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
《剧院》系列作品
《影院》系列整组照片每一张画面的焦点位置都是一张白色的方形,这块方形是一部完整电影的痕迹,是某段时间一种有形的记录,然而这些痕迹这些时间,它们出现、存在与消失最终化为一片空白。唯一依然存在的是那播放过无数电影的屏幕,仍然残存人体温度的座位和属于影院建筑中的一切,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流逝。
《剧院》系列作品
一位跨界玩建筑的摄影师
杉本博司的成就不至于摄影方面,他对建筑也做到极致。
不仅仅是像这样拍摄建筑:
Hiroshi Sugimoto Architecture 2019
hiroshi sugimoto architecture
Hiroshi Sugimoto Architecture 2019 StyleZeitgeist
杉本博司建筑摄影
除了拍摄,他还自己构思与设计建筑。
位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江之浦的“江之浦测候所”是杉本博司构思了十年的作品,从设计到施工完成用了20年时间,2017年江之浦测候所正式完工对外开放。
这个建筑景点如今广受欢迎。2018年,原研哉亲自去那里拍摄取材,选入他的“低空飞行”项目。
原研哉将江之浦测侯所选入“低空飞行”项目
“江之浦测候所”面积约 789 平米,整个建筑群就仿佛一本微缩的日本建筑史。这里有杉本博司从日本全国各地收藏而来的名石,仿照日本平安、室町、大正等不同时期的传统建筑形态而修建的庭院和茶室。
这个建筑中最有名的两个建筑是70米长的“冬至光遥拜隧道”和“夏至光遥拜艺廊”,分明是杉本博司在寻找那个记忆中穿过眼镜隧道看到大海的少年。
艺术在人类的思想史中,一直是人类意识最先端的提示角色。它先于人类的意识诞生,如今的时代到达了成长的临界点,艺术仿佛失去了表现的对象。
杉本博司为了找到这种人类的集体意识,用大海和天空作为画布,摆脱东方或西方的文化界限,解开古代与现代的时间束缚。通过一次次按下的快门,杉本博司大胆地测量人类与自然、时间与艺术的关系。(作者:兰红超,图片来源于网络)
杉本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