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肆虐全球的疫情给人们带来诸多反思,在对不同行业提出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加速了行业变革与转型。恰逢5.18国际博物馆日,艺术中国有幸邀请并采访了三位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机构负责人,无论是80后博物馆掌门人,还是将30年青春奉献给机构建设的资深馆长,我们惊讶的发现,“变革”并不完全发生在疫情之后,他们的“转型”早已未雨绸缪。而科技、文化、时尚和国际化成为这一轮创新的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产业园区:打造三星堆的世界,世界的三星堆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副主任、三星堆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朱家可
艺术中国:从《如果国宝会说话》到“三星堆+”(三星堆+创意生活,三星堆+高科技,三星堆+艺术)战略的提出,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作为一个建立在遗址之上的现代化专题性博物馆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作为遗址上的博物馆,在建设和发展上有哪些优势和特色?
朱家可:三星堆博物馆和三星堆遗址是“鱼和水”的关系。一方面,建在遗址区的博物馆还原了出土文物的地理及文化语境,离出土器物更近,令博物馆更加有底气,更加接地气,更加有尊严;另一方面,三星堆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仍在继续,博物馆发展与之息息相关,持续更新的藏品与学术研究为博物馆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使之成为不断生长的“活起来的博物馆”。
三星堆古遗址及博物馆鸟瞰图
艺术中国:建立在遗址上的博物馆还原了历史、人文、考古等文化语境,但一个真正“活起来的博物馆”必将打破地域限制,探索更多元的展陈模式并触及更广阔的受众群体。三星堆博物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朱家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观展方式,从“以物(文物)为主”到“以人为主”,“活起来”首先就要让文物更贴近观众,充分考虑观者体验。我认为,文物藏品的数字化、数字化以后的场景化、场景化之后的网络化、网络化之后的智能化,是必经的发展趋势。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把观众带入一个虚拟的文化场域之中,还原这种在场性。
三星堆遗址平面图
艺术中国:可否详细分享一下三星堆博物馆在这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朱家可:相比于西方很多拥有大型建筑和雕塑的遗址类博物馆,三星堆遗址的可视性或视觉冲击力并不是很强。但虚拟技术的引入恰恰能够提炼遗址背后的文化密码,还原一个“再生的遗址”,重现一座“人与神的古城”。
为了增加自身文化传播力,让三星堆文化走出去,我们于2014年正式加入了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对馆内91件藏品进行数码高清拍摄,并创建了两个线上展览:“面庞”和“三星堆的动物”。同时,结合谷歌的360度全景技术,通过VR等方式实现了馆内360度实景拍摄,线上还原了实体博物馆的全貌,打造了一个高解析度的全景虚拟博物馆。以我们的镇馆之宝《青铜神树》为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即使在馆内也无法将这件高达3.96米的藏品观察仔细。但凭借谷歌艺术项目的技术,观者可以360度观察这件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放大它的每一只鸟、每一个花纹,从而享受到身临其境的观览体验。
三星堆“面庞”在线展厅
线上虚拟展厅展示的作品及其介绍
艺术中国:可以理解为利用高科技去还原一个以“物”为载体的一个文化语境。可是如果完全依赖技术把博物馆搬到线上,是否会对实体博物馆造成冲撞击?
朱家可:这让我首先想到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互联网时代到来,我们应该用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包容的心态让文化传播出去。我们对自己的内容越自信,对未来的技术就越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坚持文化自信,国家才更有力量,民族才更有希望。从博物运营来看,线上展示也不会影响博物馆门票收入,这有点像在网上看演唱会转而到现场看演唱会的道理。
艺术中国:同时它也成为了有利的互补,打破了博物馆的物理围墙和运营时间。
朱家可:是的,不断生长的博物馆,更加多元的博物馆,永不闭馆的博物馆,都在网上。
结合谷歌的360度全景技术,通过VR等方式实现馆内360度实景拍摄,此为青铜神树虚拟展厅
通过科技助力,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高达3.96米的《青铜神树》顶部工艺细节
艺术中国:您刚才提到了即将到来的博物馆日,可否透露一下三星堆博物馆将呈现哪些好戏?
朱家可:这次国际博物馆日,刚好也是三星堆博物馆历时七个月全面升级改造后的一次全球发布。青铜馆和综合馆完成了“古城、古国、古蜀文化”的基本陈列改造,连同文创馆与青少年教育中心形成的“三馆一中心” 标志着崭新的博物馆在疫情之后的全新绽放。5.18当天,三星堆博物馆是四川全省各大博物馆主题活动的主会场,同时,三星堆官方淘宝网店也将正式上线,并通过淘宝直播举办一系列活动。更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堆遗址持续的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显著,我们也正在建设新馆并积极打造与之配套的三星堆产业园。我们的希望是打造“三星堆的世界,世界的三星堆”,使之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世界级的古文明学术研究高地和世界文化旅游胜地。
传统博物馆如何突破“瓶颈”:四川博物院——从博物馆“大篷车”到“十亿像素”
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王龙
艺术中国:四川博物院最早建于1941年,迄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对于这样一个传统的省级博物馆,如何应对新时代的需求和形势进行转型?
王龙:传统博物馆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突破发展的“瓶颈期”。2009年10月,本着“把博物馆办在基层群众家门口”的理念,我们创先成立了“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这是中国博物馆史上首个成建制、有团队、有展览计划、有经费预算的车轮上的博物馆,有人形象的称其为“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十年来,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把主题展送到贫困地区、校园、社区、军营和基层。截至2019年12月,共巡展105站,行程30万余公里,服务了150余万群众,通过这种方式让文物流动起来,让展览活起来,把展览送上门。2016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批准,四川博物院牵头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流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并作为主任委员单位,组织、引领来自全国30多家省、市级博物馆单位共同推动中国流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有“博物馆大篷车”之称的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
流动博物馆进军营、进基层
艺术中国:博物馆“大篷车”的确具有开创性意义,也拉进了人们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也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在这方面四川博物院如何应对?
王龙:无论是传统博物馆本身还是流动博物馆都会不同程度上受到空间和地理区位的制约,后者虽然外延了实体博物馆的可能性,但其所及范围仍是有限的。在这方面,由科技介入的虚拟博物馆和高清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即可线上观展、学习的需求。我馆在2019年与谷歌艺术与文化合作,通过“十亿像素”超高清技术拍摄作品61件,线上展示藏品131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有形的博物馆拓展到线上成为一个完全开放的博物馆,还可以将藏品进行不限量的展出。
四川博物院在谷歌艺术与文化平台上的在线展厅及高清作品
艺术中国:现在的博物馆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那么同样是基于“线上”,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有何不同?
王龙:虽然博物馆大多有自己的官网,但是由于资金、设备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制约,其线上展示水准仍有待提高。而通过谷歌诸如“十亿像素”艺术相机(Art Camera)这样的新技术,文物展示如虎添翼。当技术与文物相结合,便成为了科技和人文的强强联手与合作共赢。谷歌的平台远远不止于一个官网的容积,它是面向世界的。一方面,四川博物院为世界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及文物收藏;另一方面,谷歌技术将馆藏资源可视化、精细化、数字化,从而更好的向世界呈现我们的藏品。在这样的平台上,我们展示与触及的虽然是不同地域的文化与文明,却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与文明。
艺术中国:从线下开创性的“流动博物馆”,到线上平台的高科技、国际化,您怎样看待博物馆发展历程中“线上”与“线下”的关系?互联网时代下,是否会存在后者被前者取代的可能?
王龙:二者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线上的展示是对实体博物馆的一种促进,只有激发更广泛观众的兴趣和欲望,才能拓展更多人到博物馆来。文化只有面向观众才会被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是建立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
同时,二者各自具有彼此不可替代的优势。线上观展更具“广告效应”,但却因为庞杂的信息很难系统化,观众在浏览过程中难以保持专注度。而线下的实体博物馆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专业机构,其内容具有极强的故事性和线索性,人们只有置身实体博物馆,才能够更系统、全方位和深层次地认识并理解其文化内涵。
“身临其境博物馆”活动中推出的《腊梅双禽图》
艺术中国:那么回到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您如何理解它的主题?在本次“身临其境博物馆”系列活动中,四川博物院有哪些新动向或看点?
王龙:国际博物馆日以“平等和包容”为主题,恰恰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不谋而合。我们应该将人类和人类文明视为一个整体,各个国家只是发展路径和发展速度不同,而其形式各异的文化特色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和谐世界,更需要我们相互包容,平等合作,共同守护、传承与分享人类文明的硕果。
本次“身临其境博物馆”系列活动中,四川博物院将隆重推出我们的镇馆之宝之一:宋徽宗作品《腊梅双禽图》。通过具有“十亿像素”效果的超高清拍摄技术,将不到三十平方厘米的作品高清放大,并通过动态展示让观众身临其境,充分发挥科技携手并助力人文的优势,以飨观者。
中国丝绸博物馆:从行业内部到全链条、国际化、时尚范的文化机构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
艺术中国: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筹建至今,您一直就职于国丝博,用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见证着博物馆的成长变迁。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1992年正式建成开放,并于2016年重新改建,能否结合贵馆发展与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改建后的变化?
赵丰:刚开始建馆的时候,我们是一个纯丝绸的侧重行业内部的博物馆。主要以行业里生产的丝绸藏品为主,并去寻找、收集一些古代藏品。但这样的问题是其整个体制都在文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之外,藏品内容还很有限。2016年改建完成后,我们实现了新的转型,打造以中国丝绸为特色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也就是说,坚持“中国丝绸”的这个名称与核心不动摇,但从内容上拓展到其他的纺织品,从面料拓展到时装时尚,从中国拓展到全世界。所以我们的藏品里,一半以上收藏的是西方时装,有相当一部分收藏是世界各地的民族服装和纺织品。在格局上实现了从行业内到服饰文化、从国内到国际化的转型。
中国丝绸博物馆外景
艺术中国:那么这样的调整在展览展示上如何体现?
赵丰:我馆现在分为四个大板块:丝路馆、非遗馆、修复展示馆和时装馆。丝路馆,主要以中国传统的、历史上的丝绸为主,聚焦“丝绸之路”。非遗馆主要展示整个中国蚕桑、印染刺绣等相关技艺,尤其包括一些工具和样本的收藏。修复展示馆对全国各地出土、保存的纺织品及相关文物进行鉴定、测试、修复和保护。时装馆则与当下及时尚密切相关,展示了大量中西方的时装服饰。
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厅一隅,精美的展品涵盖古今、融汇中西
艺术中国:作为一个专题性博物馆,能够涵盖古今并立足国际,不愧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
赵丰:是的,在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力图打造四个特色。首先,是研究型博物馆的建设,专业的学术研究不仅是一个博物馆的基本功,也是其实现自我定位的标志性特点。第二是打造一个“全链条”的博物馆。也就是说只要跟丝绸纺织有关,从藏品的考古发掘到收藏、研究与复制、保护,再到当下融入生活的时尚和文化创意产品和工艺,从蚕丝到其他纺织品类,我们都会涉及。实际上,我们并不把丝织品看成是一个器物,而更多的去研究它的方方面面,即一个“全链条”的梳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中国蚕桑丝绸的传承技艺,都在这里由我们主导。第三个特点是国际化,不仅藏品本身是国际化的,展览与展示是国际化的,我们的很多研究与合作伙伴也是国际上的同行。第四是“时尚范”,我们希望把博物馆打造成一个十分时尚的博物馆,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与关注,突破大家对博物馆比较“陈旧”的古董式的概念。
这是一件馆藏的19世纪70年代晚期西方丝绸长裙,而展示页面下还通过关键词外延了更多国内外相关内容
艺术中国:的确,谈到丝绸,人们很容易想到中国的旗袍,却不是很了解国际上的丝织品;谈到博物馆,大家印象中它更多是一个对过去的呈现,却很少与“流行与时尚”产生关联。那么在具体操作上,尤其是“国际化”和“时尚化”方面,如何突破思维定式,实现具有颠覆性的特色变革?
赵丰:我们需要积极通过多方渠道来配合实现,尤其是跟随时代潮流,利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在更广阔的平台去展示。就拿我们去年加入的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来说,它就是一个走向国际化的特别好的渠道。在这个平台上,检索资源来自全球,所有的对标机构都是业界的优质机构,只有在这样的平台上展示、发声与交流,才能把我馆的优质资源让更多人看到,真正实现面向国际。比如涉及时尚的内容,我们会同FIT(纽约时装学院)、V&A博物馆这样的机构在同一平台展示,在关键词的检索中可以跨馆搜索到我们的藏品和非遗技艺,这种对标本身就是一种观众资源的互动,也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中国时装、中国时尚才能被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从而在国际舞台中拥有一席之地。它打破了地域、国界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开放、共赢与资源共享。在未来,我们也将更关注数字化和内容的推广宣传,进一步实现展示内容和线下一些教育活动的线上转化。
中国丝绸博物馆在谷歌艺术与文化平台上展示的“帽子的编织制法”以国际视野关注织物和手工艺
艺术中国:在开放而优质的平台上互通有无,分享用户资源并与世界接轨,这也让我想到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只有做到“平等和包容”,才能真正实现贯穿古今、中西合璧的愿景。
赵丰:是的。作为一个专题性博物馆,我们同样要强调多元与多样性,这也是对“全链条”的一种完善。
《立狮宝花纹锦》局部,丝丝可见
艺术中国:那么今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将有哪些新举措?
赵丰:今年的国内外形势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内容都基于线上。一方面,在谷歌艺术与文化在微博发起的“身临其境博物馆”活动中,我们将展示珍贵的藏品《立狮宝花纹锦》,这也是件“丝绸之路”上的文物。同时,每年的这个时期一直到六月,我馆都会推出“丝绸之路周”活动,从丝绸拓展到“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把世界各地相关的博物馆联系在一起,共同举办相关活动。
艺术中国:以丝绸为纽带,以“丝绸之路”沟通并连接世界,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本土性和国际化,也的确如您所说,从行业放眼到“大文化”的概念,实现了格局的提升。
赵丰:这也是我们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责任与使命。从2015年开始,围绕着“丝绸之路”这一主题,我们相继举办了“丝路之绸”“锦绣世界”“古道新知”“神机妙算”等系列活动,今年我们的活动主题叫“众望同归”,以追溯“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这并不是我们博物馆一方的项目,它同时启动了“丝路”沿线上诸多图书馆、博物馆、考古所等学术机构的互动,以线上的方式广泛传播。一方面,我们将通过博物馆馆长及策展人解说的形式,来拍摄制作短视频;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启动直播模式,联合“丝路”沿线二十家博物馆打造“我为丝路修文物”的直播节目。
此外,我们还计划打造“世界丝绸地图”网上项目。联合全球各地的博物馆、考古所、大学来共同充实和描绘这一图景,打造一个线上的“丝绸之路博物馆”。
【后记】恰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三家受访机构都提到了“身临其境博物馆”系列线上活动。该活动由Google艺术与文化和微博历史联袂呈现,自5月13日起在新浪微博举行。包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国内外十家博物馆与马伯庸、撷芳主人、动脉影、洪晃等十位文化学者将与中国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普通观众共同分享沉浸式、创新式的线上艺术欣赏体验。
Google艺术与文化与十家博物馆共同甄选的馆藏精品在高清影像的呈现下变得“触手可及”。观众们通过动态影像和还原的真实临场声音,感受到文物的极致细节,并在文化学者们倾情解说的引领下,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身临其境般地“解锁”隐藏在这些文物深处的“声音”。以科技搭建平台,为文化发声助力,随着AR、VR、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谷歌艺术与文化也始终在以博物馆为主导的前提下发挥技术优势,帮助全球范围内的博物馆在保护自己馆藏的同时更加开放,为人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贡献力量。而这一点,也与基于互联网的科技环境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