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疫情下的公共文化空间思考 抓紧“补课”或许正当其时

疫情下的公共文化空间思考 抓紧“补课”或许正当其时

时间: 2020-02-21 09:18:31 | 来源: 艺术中国

疫情期间北京城区街头 摄影:中国网郑亮

  2020年的这个春节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是不平凡的,受世界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喜庆祥和的氛围,全国上下进入了紧张的“抗疫时间”。口罩、护目镜、塑胶手套成了出门的“必备配饰”,睡觉、做饭、晒照成了每日的“社交仪式”,随着春节后启动的大范围线上“复工”,人们开始反思此次疫情带来的启示。

  作为人流聚集高发地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不可避免的在疫情期间采取了封闭措施,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暂时闭馆,画廊、艺术中心暂停营业,本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中环、北京画廊周、佳士得香港春拍等重要展事也取消或延期……全国范围内的艺考被迫推迟,本该在2月17日前后复课的大中小学生们,也突然多出来的“假期”中陆续开始了线上学习,而对于公共文化空间的从业者,除了静下心来策划好未来的展览活动,全面的思考如何在疫情结束后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这样的“补课”或许也很重要。

  不可否认,近年来国内文化场所举办展览的质量正日渐提升,在公共教育领域探索的成绩也有目共睹,部分文博机构还未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设置了不同的观览方案,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逐渐成为 “城市的客厅”。然而,喜迎八方来客的同时,人群的大量聚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遇到突发事件的疏散预案、艺术珍品的安保措施、突发疾病的先期医疗措施、潜在传染病源的的发现与隔离方案、“爆款”展示发生聚集事件时的情绪安抚等等,都是出现在管理者“考卷”上的新问题。

  央视曾进行过多次有关国内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普及及使用情况的新闻调查,AED作为用于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急救仪器,与心肺复苏术配合使用可极大提高猝死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在我国包括车站、商店、餐厅等公共场所, AED的配备率、特别是掌握使用AED的工作人员比率仍然不高。在采访中一位负责地铁安全引导“阿姨”的话值得让人反思,大致意思是“这个(AED)设备很贵,上万元一套,试一下就没了,也不敢动,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据资料统计,截止2019年末,中国国内安装AED设备超过2800套,然而这个数字对于动辄拥有超千万人口的中国城市规模来讲或许远远不够。同理,对于需要应对人员大量聚集的公共文化空间,如果突遇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能在第一时间采用AED进行有效施救的比例有多大,这份答卷或许不一定能让人满意。

  在讨论“价更高”的自由与爱情之时,无价的生命依然“诚可贵”,即使上万元的AED设备,在失去护卫生命底线的意义后便是一文不值。

  当然,同样珍贵的还有那些让观众翘首以盼的艺术品们。如何让观众尽可能贴近的欣赏稀世珍品的魅力,又做好艺术品的安保工作,二者之间“火候”的把握对与管理者来讲难度依然不低。国内展览观众的素质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有时仍会看到孩子碰坏展品、观众触摸画面等等情况的出现,即使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迈阿密巴塞尔艺博会,依然有艺术家同行吃掉了估价高达12万美元的作品(虽然只是一根香蕉加胶带)。诚然,管理者不能、也没有理由将所有展品都封存在玻璃展柜中,也不能保证工作人员随时随地盯着每一件展品、每一个观众,但或许一堂简短的观展礼仪与素养课、特别是针对孩子们的博物馆通识教育课的开展,会起到可观的积极作用。尊重每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尊重每一个艺术家的表达,就如同那颗香蕉,可以不理解、不欣赏,可以批评、忽略,甚至可以当场吃掉自己购买的另一根香蕉,但对于艺术家表达的尊重是每一个走入展厅的人所要共同遵守的。

  对于公共文化空间而言,类似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爆款展览是否应该安排专人抚慰排队人群的情绪,是否需要利用网络平台分批次安排和疏导防止人员过分聚集,是否可以长期引入红外线体温筛查系统以预防部分类似“新冠肺炎”的传染病人群出现的潜在危险,这样的“假期”,抓紧“补课”或许正当其时。(周小骏/文)


疫情下的公共文化空间思考 抓紧“补课”或许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