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什么?蒙克的《呐喊》掉色了?!

什么?蒙克的《呐喊》掉色了?!

时间: 2020-02-13 17:11:07 | 来源: 艺术中国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呐喊》(The Scream,1910年版本)

你没看错,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经典作品《呐喊》(The Scream,1910年版本)正在褪色。研究人员从作品中取下一小块颜料样品进行检测,试图通过X光、激光和高精电子显微镜等前沿科学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揭秘画布上原本明亮的橙黄色褪变成象牙白的原因。

事实上,来自纽约的科学家和奥斯陆蒙克博物馆的专家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对这幅作品的研究工作。这件作品曾于2004年失窃,两年后重见天日,而现在又面临着褪色危机,可谓命途多舛。不过,这到为深入研究蒙克作品及其创作方式提供了契机,对管理员日后对其作品的陈列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帮助参观者和艺术史学家了解这件杰出作品本来的面目。

近年来,艺术界逐渐转向实验室寻求新的解答,从而揭秘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界初那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比如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铬黄为什么开始变成棕色,他笔下的紫色有些已经开始向蓝色转变。而蒙克的调色板此前还未被人们研究过,这次研究人员将借助科技手段,进一步寻求新的突破。

在实验室工作的玛斯。玛斯在艺术品颜料研究及检测方面颇具经验,早在1995年她就已经是大都会博物馆的博士后研究员,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艺术作品的科学研究。(图片拍摄:Sophie Haigney)

负责此次科研项目的团队带头人詹妮弗·玛斯(Jennifer Mass)表示,“这真的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作品表面覆盖着像石笋一样的表层,纳米晶体在画面上生长。在人物形象的嘴边、水和天空处出现了明显的证据表明作品颜料正在分解。”

蒙克博物馆的绘画部管理员伊娃(Eva Storevik Tvei)表示,她们找到玛斯求助是因为她是研究镉黄的专家,她曾研究过马蒂斯(Matisse)的作品,并且其实验室配备了高精密的科学检测设备。而今年,蒙克博物馆也将迁址新馆,馆方需要根据科学研究制定作品最佳的展陈计划,不仅满足观众的观展体验,更要考虑作品的妥善保存。

科研团队通过对蒙克用色的全方位研究和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黄色硫化镉被氧化分解成两种白色化学混合物,硫化镉和碳酸镉。而根据玛斯的研究,这一现象很可能意味着,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有20%的使用了镉黄色的印象主义或表现主义艺术作品都将面临着同样变色的危险。

研究发现,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创作的这些作品上,颜料褪变问题格外突出。这和绘画颜料的生产制作有着直接关系——以往的颜料为手工磨制的矿物质或是从植物及昆虫身上提取研磨的染料;而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像镉黄或铬黄这种人工合成的化学颜料。艺术家用调色油进行混合及创作,而对一些合成颜料的偶然搭配并未经过严密的测试,颜料寿命的持久性自然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出现在野兽派、后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上的鲜亮颜色。

有趣的是,在众多艺术家当中,梵高早已注意到了新颜料的问题。在他于1888年写给弟弟提奥(Theo)的信中他曾写到:“我做了检验,印象主义用的所有这些时髦的颜料都不稳定。贸然使用这样的色彩是不成熟的选择,时间只会让它们变得更脆弱。”

在之后的信件中,他补充到:“那些颜料就像凋零的花儿一样正在褪色。”(编译/良月,摘自artdaily)

 


什么?蒙克的《呐喊》掉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