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俄罗斯美协主席安德烈·科瓦尔丘克:用艺术与徐悲鸿对话

俄罗斯美协主席安德烈·科瓦尔丘克:用艺术与徐悲鸿对话

时间: 2020-01-17 11:51:19 | 来源: 艺术中国

2020年1月13日,农历庚子新年前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俄罗斯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为人民造像——暨向人民致敬,向大师致敬:安德烈 •尼古拉耶维奇•科瓦尔丘克雕塑作品展”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开幕。作为徐悲鸿纪念馆2020年度首展,本次展览联合展出徐悲鸿先生与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艺术科学院院士、人民艺术家安德烈·科瓦尔丘克的绘画、雕塑作品共60余件。

展览开幕前夕,艺术中国对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艺术科学院院士、人民艺术家安德烈·科瓦尔丘克进行了专访。

1934年,徐悲鸿携带作品在苏联展览时,现场展示中国画创作

艺术中国:这是一个特别的展览,您与中国画家、中国首任美协主席徐悲鸿在徐悲鸿纪念馆,穿越大半个世纪用作品进行对话,您如何看这个展览?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今天我来到展馆,看到展品布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切感觉到了艺术联系着我们两个国家。徐悲鸿先生是伟大的艺术家,我很荣幸能够在他的纪念馆里办展,在他的杰作旁展示我的作品。徐悲鸿先生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在中国学习,也在法国留学过,所以他的作品结合了西方古典艺术和中国民族艺术的成就。他在俄罗斯生活过,在苏联时期曾办过展,这些在他的创作中都留下了印记。了解过他的事迹,了解过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活动,你就能感受到这位大师有多么杰出。我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这个独一无二的地方展出我的作品是我莫大的荣幸。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向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先生授予俄罗斯美术家协会金质奖章

艺术中国:1930年代徐悲鸿曾代表中国携带中国艺术品到苏联进行展览,取得热烈反应,您如何看这一段历史因缘?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从一方面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艺术总体上基于世界文化的潮流;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中国艺术的一个民族传统,这在当时的苏联人民看来也是十分有趣的。那些为中俄人民熟知的造型,比如说马,非常生动,极具表现力,感情丰沛。国画技艺是中国艺术的基础,这种技艺体现在马等的动物造型里。一笔一划精准把握,徐悲鸿的创作将你征服。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雕塑作品《奔马》

艺术中国:您如何挑选这次展览的作品?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我深入研究了徐悲鸿先生的作品,我想展示我作品和先生作品的相近之处,因此你能看到这里的展品有动物,有与人相关的作品,这是我与先生的相近之处。我觉得在展馆形成这样一个系统非常有趣,这里既保存了徐悲鸿先生的杰作,同时展出了我的作品,我们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但却有某种相近性。十年前我还不太了解徐悲鸿先生的作品,现在我已经有深入了解。以前没有想到能做今天这样一个无论从情感、主题、雕塑艺术都与徐悲鸿先生如此接近的展览。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雕塑作品《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中国:现实人物、动物和环保是您的主要题材,您为什么关注这些题材?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人是最常见的艺术创作对象。徐悲鸿先生的作品中有单个人物造型、人物造型组合,还有动物。所有艺术家都想通过自己作品的主题和形象传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于我而言,人之美、动物之美是自然的创造、神的创造(当然这取决于每个人的信仰),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人类诞生以来伟大艺术作品的真正创作基础。我们还记得那远古岩石上的第一幅动物图画,那些简单的线条和轮廓。希腊文明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研究,以及形成人艺术形象的原型也是与动物有关。人和动物对雕塑家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和绘画不同,雕塑无法,或者说几乎无法描绘自然。雕塑作品中只会偶然出现风景,或者某些自然的元素,比如树、花,这都是例外情况,所以动物和人的形象是雕塑创作的基础。除此之外,我们现在生活在21世纪初,环保的话题如此热门,我不可能创作动物作品,却对当下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因此在我的作品中,有两件是生态主题,表现了人们不总是关心自然、考虑未来,而这对所有国家来说都很重要。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雕塑作品《神经元》

艺术中国:除此之外,您还关注哪些题材与探索方向呢?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近年来除了对人和动物的外部形象,我还对人体内部有什么感到好奇。所以还有这些主题:大脑神经元。我们都要思考,神经元是让大脑思考、使整个机体运作的小粒子。这些微小元素成为了我近年来的研究对象。比如,现在正在展厅里展出的作品《神经元》,直径只有约40厘米,但实际上这个形象可以用10米、15米的创作空间来表现。作为一个雕塑家来说,人体内部的这些东西是有趣的研究对象,艺术家可以改变甚至重新定义其形式,来创作出我们不会将其与肉眼所见联系起来的作品,但我们知道,在我们的体内有大脑神经元、染色体及其他数百万组成机体的微小粒子,它们可以是有趣、美丽的,雕塑家可以用任意大小的作品来表现。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雕塑作品《“切尔诺贝利事故受害者”纪念碑》

艺术中国:您与徐悲鸿的作品都有一种现实主义风格,您怎么看现实主义风格在今天的意义?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艺术不断发展。于我而言,所有艺术流派的基础都是古典主义基础。古典艺术发展了几千年,在埃及、希腊、墨西哥、印度、中国、俄罗斯等各文明都有出现。古典主义时期产生了人对所见的不同理解。当然,古典艺术也是现代艺术的基础。现在,人们对于21世纪应当有什么样的艺术争议不断。依我看来,现代艺术中保留古典艺术基础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这个古典基础就无法创造出新事物。因此,我们可以赞美创新、某种新的绘画技法或者实用艺术,现在这些在欧洲、亚洲、美洲都很常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总是在探寻人性,探寻那新发展形式的基础。所以,为了新形式的发展我们应当巩固基础,这种(古典)艺术应当保存。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艺术的理解,是我理解到我的任务:我要在自己的创作中保留这些古典主义传统,在考虑古典艺术基础的情况下探寻新趋势、新形式。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雕塑作品《胜利者》

艺术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苏两国曾并肩作战,今天中俄也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您为两国友好关创作了很多作品,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对于我以及从莫斯科到维也纳、布拉格等大范围内所有父辈经历过“二战”的人,以及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各代来说,这段历史都极其重要。1945年,中苏联合起来,在“二战”中最终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我认为了解这些事件对了解当今世界局势极其重要,因为当今世界是多极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让全世界听命于它。

当下中俄关系在经济、文化中都有能加强两国联系的良好基础。比如,俄罗斯国家美协经常到访中国,举办大量展览,俄罗斯顶尖高校的教授也来中国讲课,两国在认真进行深入的文化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两国致力建立合作关系,不止因为我们是近邻,更因为这种合作能造福国家,使我们的经济、文化变得更强。在我看来,中俄合作能让两国人民对未来更有信心。

比如,几年前我创作了一尊名叫《胜利者》的雕塑,主题是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作品中,一名中国士兵抱着战斗中幸存的小女孩,和苏联士兵共同站在攻下的日军火力点上。这个作品很有象征意义,展现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共同胜利,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取得和平。两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多次会面佐证了两国的友谊和合作,这也给两国人民注入信心,确保两国在各领域开展合作。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雕塑作品《徐悲鸿》

艺术中国:《中国陶都的布尔什维克人》是您创作的第二件以中国人形象为原型的作品,能否谈一下这件作品的创作初衷和经过?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去年5月13日,那天是母亲节,我和胡剑芬女士及扎哈罗夫夫妇见面。我们聊到了在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的故事。这是我们缘分的开始。我们想到徐悲鸿也在宜兴出生。当时我还不太了解他的作品。这次见面后,我仔细欣赏了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奠定了我对他深入研究的基础。根据我所看到的作品照片,我创作了一个徐悲鸿的雕塑,它现在也在展厅里。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雕塑作品《中国陶都的布尔什维克人》

除此之外,宜兴城里有许多陶瓷企业,而当时陶瓷又很大程度上联结了中国和苏联。人们积极劳动、争生产排头兵的主题、带头人的主题引发了我的兴趣,因为那个年代的中国和苏联很相似,当时苏联也是由共产党领导,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思想拉近了两国的距离。那个时代劳动人民的形象、关爱工厂员工的领导者形象让我很感兴趣,因为正是通过这些形象我们可以开启那个时代的回忆。在这座人物雕像(《中国陶都的布尔什维克人》)旁还有我的两件作品,展现的是四十年代苏联后勤劳动者,它们是《石油工人》和《冶金工人》。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雕塑作品《40年代的冶金工人》

这些形象很相近,石油工人和冶金工人是四十年代,而中国工厂的布尔什维克领导雕像(原型)则是五、六十年代。本质上主题非常相近。人们的思想也很相近,这种思想给人强大的劳动力量,表现出劳动英雄主义,它是二战时期的苏联人民和那个发展时期的中国人民的固有特征。所以这件作品的趣味在于,人物造型身上渗透了时代的特征,我也觉得这很有趣。

徐悲鸿纪念馆

艺术中国:对这次展览您抱有怎样的期待?

安德烈·科瓦尔丘克:徐悲鸿先生除了艺术创作,还承担社会工作。他是中国美协首任主席,而我现在是俄罗斯美协主席,这是很有象征意义的。除了具体的艺术创作,我们之间还有这样有趣的联系。在徐悲鸿纪念馆里,举办中国首任美协主席和俄罗斯现任美协主席的联展很有象征性。他是画家,我是雕塑家,我们的领域不相同,但是他的绘画作品却成为了我创作的基础,所以在我看来,我的雕塑自然地融入到博物馆的空间中。从展览角度看,我觉得每个博物馆自成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个博物馆的空间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次展览的总策划胡剑芬女士,她推进了整个组展过程,对每个细节都考虑周全。当然还有中国美协、徐庆平先生的支持。潘天寿基金会执行副会长胡剑芬女士像引擎一样推动了展览,与她合作非常开心。我认为,这个国际项目办得很认真,联结了中俄文化,来看展览的观众们将会乐在其中。我邀请所有在北京的朋友来看展览。只要不是对造型艺术完全无感的人,都能在此收获一番趣味。(采访/编辑:许柏成 拍摄/剪辑:王尔晴 翻译:何颖欣)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0/1/17/20201171579229523988_34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