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7日,“新时代 新产业——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项目结业论坛”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301报告厅举办。该论坛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承办,与A区一层展厅精彩纷呈的结业展相配合,全面展现了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取得的丰硕育人成果和研创成果。
论坛嘉宾和学员合影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有关领导,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文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媒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之益等校外评审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周佩,高级经济师、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文化经济专家彭中天,策展人、建筑师、美术馆运营专家梁克刚,山水文园总设计院景观所所长高振江,北京-新光大中心-ART PARK大融城副总经理李琳、招商总监崔洁,万达酒店设计研究院室内设计中心软装组组长贾曦、艺术品主任设计师王婷、设计师冯嫱,中粮广场市场推广部总监田宁、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志勇等协办方代表和项目合作方代表,学界业界知名专家,指导教师及参训学员,校内外嘉宾、听众,总计百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项目负责人陈岸瑛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项目负责人、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主持。陈岸瑛通过开幕式短片回顾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难忘瞬间,对项目宗旨和项目成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致贺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对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了新时代艺术产业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为清华大学发展艺术管理专业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文化经济专家彭中天致辞
文化经济专家彭中天充分肯定了本项目对于新时代艺术产业人才培养的开创性意义,一是办学方针和理念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强调跨界超融思维,是文化乘而非文化加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复合领军人才的培养,是一次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尝试;二是师资配备体现了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和走出学校求真知的办学观,所聘导师既有各大院校的理论权威,又有活跃在市场的成功大伽,知识结构与市场角度的不同所带来的思想冲击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学员构成多元,课程设置创新,所招学员既有学者型,又有实战型,还有技术型、传承型与官员型,为下一步的组团创新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彭中天认为这种办学尝试既符合总书记提倡的教育改革方向,又符合当下产业与市场的需求。
知名策展人梁克刚致辞
知名策展人梁克刚认为本项目的策划和设计具有很高创新价值,希望以十个小组的实践项目为案例,带动导师、学生、高校和企业之间更多的合作、联通,形成与产业对接的人才库,让艺术与产业相互赋能的概念落地,让艺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学员代表陈苏翔分享了学习感悟和收获,对全体导师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随后,赵超副院长代表学院向实践导师颁发荣誉证书,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学员代表陈苏翔发言
赵超副院长向实践导师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正式开始,30名学员分为10个小组,分上下午两场进行了项目成果汇报。上午场由北京康纳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华主持、彭中天担任评议人;下午场由艺术市场评论人赵子龙主持、梁克刚担任评议人。北京首创东恒投资有限公司、山水文园总设计院、万达酒店设计研究院、北京-新光大中心-ART PARK大融城等项目合作方代表,作为实践导师及答辩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提问和研讨。
项目专家评议会现场
论坛上、下半场间隙,参会专家和嘉宾来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办公室,参加了项目组召开的专家评议会。专家们对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和富于新意的实训环节表示高度肯定,认为此项目为社会和行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有必要持续做下去,打造一个与产业前沿对接的人才库。专家们为项目成果的转化、利用、拓展、发展献言献策,交流来自行业一线的经验,与项目组展开了热烈研讨。
结业论坛上午场(1-4组学员发言)
第1组《基于非遗大师品牌向大众化消费拓展的路径研究——以姚绣中秋礼盒项目为例》
《基于非遗大师品牌向大众化消费拓展的路径研究——以姚绣中秋礼盒项目为例》项目组汇报(组长:姚卓 组员:汪昕、丁俊)
第1组以《基于非遗大师品牌向大众化消费拓展的路径研究——以姚绣中秋礼盒项目为例》为题,探讨了传统工艺企业如何从大师品牌走向生活品牌的现实问题。项目组针对传统工艺与生活脱节、大师品牌过于小众化等问题,以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的大师品牌为依托,利用其旗下子品牌“姚绣”开拓中端市场,向企业和年轻一代消费者推出时尚的中秋礼盒。项目组着重探索了非遗IP及大师品牌衍生价值的转化利用。除了中秋礼盒,项目组还对苏绣手工体验课开发进行了尝试。
《基于非遗大师品牌向大众化消费拓展的路径研究——以姚绣中秋礼盒项目为例》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陈岸瑛、赵子龙、王建华)
《基于非遗大师品牌向大众化消费拓展的路径研究——以姚绣中秋礼盒项目为例》项目成果展板
第2组《北京新光大中心ART PARK大融城街区艺术品雕塑设计》
《北京新光大中心ART PARK大融城街区艺术品雕塑设计》项目组汇报(组长:陈苏翔 组员:张鸿萍、辛长龙)
第2组以《北京新光大中心ART PARK大融城街区艺术品雕塑设计》为题,探讨了与“艺术介入商业空间”有关的新话题。艺术行业经常会出现艺术家不尊重委托方需求、不了解作品安置环境等问题。项目组将这些产业问题带到创作中,以北京通州新光大中心商业主题街区的艺术营造为切入点,通过对该地块进行功能和需求分析,以合理的成本创造出与当地商业环境相匹配的作品。项目组希望通过本次实践,让艺术家走出工作室,与世界产生真实的联系。
《北京新光大中心ART PARK大融城街区艺术品雕塑设计》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陈岸瑛、赵子龙、王建华、崔洁、王菁)
《北京新光大中心ART PARK大融城街区艺术品雕塑设计》项目成果展板
第3组《艺术IP赋能商业实体的路径探索——以浙江海盐山水主题小镇商街项目为例》
《艺术IP赋能商业实体的路径探索——以浙江海盐山水主题小镇商街项目为例》项目组汇报(组长:李月 组员:黄玉蓉、战兴隆)
第3组以《艺术IP赋能商业实体的路径探索——以浙江海盐山水主题小镇商街项目为例》为题,探讨了“艺术+文旅策划”艺术产业发展新模式。近年来,文旅地产和主题小镇倍受关注,但其中的艺术策划和IP打造常常与当地文化及周边业态缺乏有机联系。项目组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在浙江海盐山水六旗乐园的艺术商街中,植入一组与地域文化相关的IP故事及雕塑作品,探索艺术进入文旅小镇的有效路径。
《艺术IP赋能商业实体的路径探索——以浙江海盐山水主题小镇商街项目为例》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陈岸瑛、赵子龙、高振江)
《艺术IP赋能商业实体的路径探索——以浙江海盐山水主题小镇商街项目为例》项目成果展板
第4组《共享·互生——社区图书馆设计与运营》
《共享·互生——社区图书馆设计与运营》项目组汇报(组长:程一鸣 组员:林智勇、孙楠楠)
第4组以《共享·互生——社区图书馆设计与运营》为题,探讨了“艺术+社区文化服务”艺术产业发展新模式。项目组帮助北京东四胡同博物馆打造社区图书馆,解决社区空心化及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项目组以“胡同文化共享主题图书馆”为定位,通过多功能空间设计,在小空间中植入多元业态。项目组对胡同文化进行现代语境转换,使社区图书馆成为传承胡同文化、保留胡同记忆的文化空间。项目组对图书馆进行了试运营,就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共享·互生——社区图书馆设计与运营》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陈岸瑛、赵子龙、王蔚)
《共享·互生——社区图书馆设计与运营》项目成果展板
结业论坛下午场(5-10组学员发言)
第5组《艺术介入济南融创万达文华酒店》
《艺术介入济南融创万达文华酒店》项目组汇报(组长:肖钧尹 组员:吕明翠、陈薜如)
第5组以《艺术介入济南融创万达文华酒店》为题,探讨了“艺术+酒店”的艺术产业新业态。随着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艺术与酒店正产生越来越多的关联。项目组以济南融创万达文华酒店为依托,进行了艺术介入酒店空间的尝试。对于酒店而言,艺术能够使其规避同质化,提升文化档次;对艺术而言,与酒店结合可以拓宽销售推广渠道,丰富艺术的价值转化形式。项目组不仅将艺术品植入酒店,也探索了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变现形式。
《艺术介入济南融创万达文华酒店》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王建华、赵子龙、王婷)
《艺术介入济南融创万达文华酒店》项目成果展板
第6组《基于非遗教育的东四胡同博物馆文化服务》
《基于非遗教育的东四胡同博物馆文化服务》项目组汇报(组长:温博 组员:陈静静、费博)
第6组以《基于非遗教育的东四胡同博物馆文化服务》为题,探讨了“非遗教育+文化地产”艺术产业发展新模式。项目组帮助北京东四胡同博物馆引入非遗体验课和文创活动,将非遗教育与文化地产相结合,在老城区文化空间中引入寓教于乐、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体验课程,探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拓宽非遗教育产品的应用领域。
《基于非遗教育的东四胡同博物馆文化服务》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陈岸瑛、赵子龙、蔚瑾)
《基于非遗教育的东四胡同博物馆文化服务》项目成果展板
第7组《拉萨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策划方案》
《拉萨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策划方案》项目组汇报(组长:高莉 组员:郑晓辉、张圣)
第7组以《拉萨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策划方案》为题,探讨了“民族文化+商业空间” 的实现路径。万达集团旗下的酒店按不同消费层次分为瑞华、文华、嘉华、锦华、美华五种类型。项目组承接的是万达旗下的拉萨万达文华(豪华)酒店一层大堂二维雕塑装置、22层入口大堂接待处背景装置、22层旋转楼梯处三维多媒体装置的艺术配置工作。如何将藏族文化融入艺术创作并与现代化的酒店空间相协调,是该小组重点探讨的问题。
《拉萨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策划方案》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赵子龙、李兆䶮、王婷)
《拉萨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策划方案》项目成果展板
第8组《陶瓷文创品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探索——以“瓷与良人”品牌为例》
《陶瓷文创品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探索——以“瓷与良人”品牌为例》项目组汇报(组长:徐珊 组员:田锦励、林 凯)
第8组以《陶瓷文创品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探索——以“瓷与良人”品牌为例》为题,探讨了“艺术+互联网”的产业前沿话题。移动终端是新时代大众消费的新渠道。在艺术产业中,偏向于小众消费的陶瓷艺术品和文创产品,如何借助互联网渠道进行大众营销,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项目组以学员自有的陶瓷手作品牌“瓷与良人”为依托,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规划,研究了“瓷与良人”品牌的互联网定位、客群画像、营销策略、互联网营销模式下的知识产权以及自媒体平台品牌建设等有关问题。
《陶瓷文创品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探索——以“瓷与良人”品牌为例》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陈岸瑛、赵子龙、蔚瑾)
《陶瓷文创品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探索——以“瓷与良人”品牌为例》项目成果展板
第9组《“见宋”IP塑造及运营》
《“见宋”IP塑造及运营》项目组汇报(组长:朱钰峰 组员:徐婉玲、张征)
第9组以《“见宋”IP塑造及运营》为题,探索了传统工艺企业开展“IP运营”的方法与路径。项目组以学员自有的汝瓷“见宋”品牌为依托,通过对汝瓷历史文化的研究,以宋代雅文化及宋徽宗为主题进行IP打造和产品设计,向现代大众特别是年轻人讲述汝瓷背后的故事。故宫研究员、汝瓷传承人和平面设计师强强联合形成的三人小组,将文物、非遗和现代设计串联到一起,为传统工艺产品与传统文化IP、现代设计和营销的结合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样本。
《“见宋”IP塑造及运营》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陈岸瑛、赵子龙)
《“见宋”IP塑造及运营》项目成果展板
第10组《芝加哥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输出项目》
《芝加哥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输出项目》项目组汇报(组长:周梦寒 组员:徐腾飞、王蔚)
第10组以《芝加哥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输出项目》为题,探讨了与“文化输出”有关的艺术产业新话题。中国的优秀文化艺术需要放眼全球、立足世界。但是当前的文化输出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输出渠道有限,商业模式不明确,业务流程繁复,进出口关税政策复杂,国内外标准不统一等。项目组以芝加哥万达文华酒店为依托,探索艺术品跨境流通的现实方案,为文化输出寻找一条新的路径。
《芝加哥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输出项目》项目成果展示(指导教师:陈岸瑛、王建华)
《芝加哥万达文华酒店艺术品输出项目》项目成果展板
论坛从上午9:00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18:00。十组学员与评议嘉宾、实践导师及在场听众进行了热烈互动。嘉宾们的精彩点评,激发了学员的思考,引起了在场听众的强烈兴趣。项目负责人陈岸瑛总结说,以上十组实践项目都是甲方提供的真实项目,项目的体量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学员们提供了难得的实操机会。这些项目的共同点,在于它们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品经营模式,体现出“艺术+产业”、艺术跨界融合、艺术赋能经济的新时代特征。
新时代 新产业——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项目结业论坛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中国的艺术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创新实践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领导及评审专家参观结业展
新时代 新产业——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项目结业展现场
结业展苏绣体验课(姚卓主持)
结业展漆艺体验课(费博主持)
结业展雕漆体验课(张效裕主持)
结业展旧物改造体验课(孙楠楠主持)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承办,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光控安石(上海)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艺公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康纳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等机构协办,项目负责人陈岸瑛,项目组成员赵子龙、王建华、李兆、赖静芳、马婕及班长温博、程一鸣等。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了全体学员及协办单位、实习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
项目工作团队合影
2019年春,项目招生专家组从全国260余名报名者中遴选出30位优秀青年学员。2019年6月-10月,在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指导下,30名艺术创作、评论和经营管理人才在清华大学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集中学习,分10组到项目所在地实地调研考察,经各小组研讨、创作、设计、实施、总结,汇集为10个艺术产业前沿实践案例。本次结业论坛暨展览以“新时代 新产业”为主题,各项目组进行现场汇报,集中呈现上述10个研创、实践案例,同时举办结业展,展示作品、模型、图表、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展览结束后,各项目组将进一步完善结项报告,预计将在明年正式出版。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艺术产业新型实践人才培养》,立足新时代,探索艺术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培养艺术产业急需的新型实践人才,为艺术管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积累了可示范、可推广的经验,对中国艺术产业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发挥了学术引领作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供稿)
参展学员与项目组在清华美院A区一层展厅合影
结业展暨论坛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