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走出巴颜喀拉》入藏清华艺博首展 李伯安十年打造生命史诗

《走出巴颜喀拉》入藏清华艺博首展 李伯安十年打造生命史诗

时间:   2019-09-08 19:17:56    |   来源:    艺术中国

《走出巴颜喀拉——天路》

给你十年时间,你会用来做什么?

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用了十年,用了他全部的生命,完成了一幅鸿篇巨制。

今天,这幅不曾在他生前完整展出的长卷,得以重见天日。

展览现场

《走出巴颜喀拉——圣山之灵》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2019年9月6日,"走出巴颜喀拉——李伯安作品捐赠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这是二十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李伯安的水墨长卷《走出巴颜喀拉》在入藏清华艺博后的首展。

1998年5月,积劳成疾的李伯安突然病逝于未完成的作品前,享年仅54岁。《走出巴颜喀拉》是李伯安先生在生前持续创作而未能完成的遗作,是他付出生命代价的精心力作,也是他艺术成就的代表作。次年,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回顾展,其画名横空出世,震铄一时。美术评论界将其与蒋兆和《流民图》、周思聪《矿工图》相提并论,认为是20世纪中国画家探索人物画改良创新走入现代的三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开幕式嘉宾合影

一年前,李伯安先生的家属将这件作品捐赠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件作品在清华艺博的库房中得到了精心的护理和保藏,但更重要的是让这件作品面对公众,展现它的恢弘气势。

《走出巴颜喀拉——开光大典》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致辞

展览开幕式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讲述了这幅巨作得以收藏在清华艺博的始末,并对李伯安先生家属和促成捐赠的胥建国教授及夫人姬晖老师表示了由衷得感谢。他谈到:“要感谢李伯安先生的亲属,特别是他的爱人张黛女士和儿子李飒,这件作品在家中精心保存保管了20年。去年是李伯安先生过世20周年,河南省美术馆专门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回顾展览。得知这一消息,我们通过清华美术学院胥建国教授和他的夫人姬晖有机缘去拜会张黛女士,并结识李飒先生,在亲属的慷慨和大力支持下,这件作品最终得以入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是我们博物馆的荣幸也是责任。”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旨致辞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旨随后提到:“李伯安先生不求闻达,默默耕耘,殚精竭虑,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倾注心血,历尽艰辛,创作了中国美术史上最具震撼力的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它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创作依托,从黄河之源圣山巴颜喀拉山画起,通过一组苍茫凝重的艺术形象和浩然大气的节奏安排,寄予了黄河九曲蜿蜒,奔腾万里,最终汇入大海的万古豪气,弘扬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并能够自豪地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黄河文明。它以大题材、大手笔、大气象,以其对民族精神的高扬和对黄河文明的形象描绘而呈现历史诗般的光辉,以及高亢的民族精神的世纪之声回应着世纪之初对唐汉雄风的呼唤,又启示着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胥建国与夫人姬晖在作品前与友人交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胥建国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胥建国是李伯安的亲传弟子,他与恩师相识25年的回忆感人肺腑。他说道:“1972年,伯安老师开始走进我的生活,那年我十岁,他28岁,他教我画画,我叫他李叔,一晃就是十年。他来我家,我母亲会给他打两个荷包蛋吃,我住他家,他做的最常吃的是鸡蛋西红柿面。往来简单,而情意益浓。伯安老师离去21年了,今天还有这么多人记得他,希望通过作品重新认识他,我想表象离不开他作品的魅力,但背后隐含着的,是他所历经的蹉跎,自我修炼而成的品格。《新唐书·裴行俭传》中云:‘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古代士人如此,今艺术家也如此,要技艺之凝练必要度量、见识、文化内涵与精神境界之提升。”

杜鹏飞向李伯安之子李飒颁发《走出巴颜喀拉》捐赠证书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美术界、艺术界和文博界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徐虹主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首先致辞,他谈到李伯安的遗作《走出巴颜喀拉》既是一幅气势恢弘的长卷,又是一套整体之下不断分述的组画。它是超尺度的画作,无论在物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在物理层面它含括了雄伟的雪峰、浩瀚的云变、阔达的庙宇;在心理层面它跨越了信仰和文化以及人性之间的沟壑。在他的笔下,一种古老的文明携带着圣洁的气质和神圣的气象从高原流淌下来,然后汇聚成一股强劲的洪荒去冲击现代文明所构建的物质世界。

《走出巴颜喀拉——朝圣》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河南省美协主席刘杰在研讨会上发言

河南省美协主席刘杰在研讨会上也提到,李伯安老师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也创作了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用笔画,他是用真情、真心、真爱,等于用生命完成了这幅美术史上的经典巨作。20年来,应该说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走出巴颜喀拉》未能留到河南,对河南美术界来讲,包括对河南人民来讲,都是一个遗憾。但李伯安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属于河南、属于中国,他的艺术成就应该属于全世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大恺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大恺刚刚招收了一位博士后专门研究李伯安的艺术作品。他在研讨会上说到,刚认识李伯安的时候去过他的画室,那时候《走出巴颜喀拉》刚开始起稿,没想到有这么大的规模,有这样的震撼力。“为了使李伯安先生,包括他创作的《走出巴颜喀拉》这幅作品能够得到更公正、更客观、更有历史纵深性的研究和影响,决定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出资寻找一个有愿望研究李伯安先生和他创作的博士后,希望我能够和将来进来的博士后合作,共同走进李伯安,走进《走出巴颜喀拉》这幅作品。”    

《走出巴颜喀拉——藏戏》

作品局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认为大作就是要耐读,精神上有强度,能够产生心灵的共振,李伯安的画作正是如此。李伯安的艺术特征有三个要素非常突出,一是人物表情,二是线条,三是光。在90年代,中国美术整体走向生活化、诗意化与个人化,但是李伯安却没有这样做,他的作品衔接80年代,把80年代的积累在90年代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这就是李伯安艺术的可贵之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在研讨会上发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梳理了中国人物画从魏晋以来的发展脉络,并指出了李伯安的《走出巴颜喀拉》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叙事性,同时又有表现性和精神性。虽然有大量的收集实物、现场写生和现场考察,但是他又不拘泥于简单的描摹与再现,所以他有一种理想化、典型性的提炼和创作。李伯安的作品是带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宏大史诗性作品,甚至他个人的奉献、忘我、拼命的精神,应该说和那个时代的气氛、和那个时代主流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中国雕塑》执行主编宋伟光谈到了李伯安作品中的三个关键词是压抑、激昂和爆发。因为艺术是人生的体验,反映出人生的历程和审美体验。“我感到宏大的气场充溢着他的精神气息,他的精神气息就是悲壮的苦难和崇高的牺牲。悲壮的苦难可能是他的新生,而崇高的牺牲不仅仅是他的艺术,也是他的人生,因为他牺牲在他的绘画面前,这是一个时代人物精神的写照,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有一种被压抑、被激昂、被爆发的一个过程。”

研讨会现场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研讨会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徐虹主持。随后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研究馆员裔萼,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邓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宏剑,厦门大学教授李文绚等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李伯安先生的艺术生平、绘画创作及美术史意义给予深度的阐释与评价。清华大学教授刘巨德、海燕出版社社长黄天奇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主任、教授王颖生等出席研讨会,李伯安之子李飒最后致答谢词。

李飒致答谢词

李飒致答谢词时谈到:“我父亲生前确实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艺术家,生活比较清苦,画画条件也很清苦,也是在这幅长卷没有完成的时候就倒在了作品前,但是他身后也获得了很大回报。最后机缘巧合,作品能够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我们也非常高兴。因为清华大学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对外推广能力,我们作为家属由衷感到高兴。”

李伯安作品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只是一个开始,今后将有更多关于李伯安及中国人物画的专题研究,深入挖掘其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相信在未来,李伯安先生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将不断被更多人所认知。(图文/孟媛)

展览现场

观众拍摄作品

观众拍摄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走出巴颜喀拉》入藏清华艺博首展 李伯安十年打造生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