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展:看中国艺术家如何用媒体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展:看中国艺术家如何用媒体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时间:   2019-09-03 14:33:59    |   来源:    艺术中国
快讯 >

2019年是北京和柏林建立友好城市关系25周年。为庆祝这一盛事,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GeKA e.V.)将携手柏林国家美术馆-国立博物馆,合作举办“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特别展览。展览将于2019年9月4日在柏林文化论坛展出四位来自中国的媒体艺术家的作品。本次展览由中德专业策展团队合力打造,由柏林国家美术馆 - 国立博物馆总馆长Udo Kittelmann提出展览总理念,德方策展人汉堡火车站柏林当代美术馆(Nationalgalerie im Hamburger Bahnhof)策展人Anna-Catharina Gebbers,携手中方团队的自由策展人杨北辰、王宗孚共同策展,香港M+美术馆的皮力先生担任策展顾问。

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GeKA e.V.)由德国华人企业家张彧于2008年创立,已经多次和柏林国家美术馆、莱比锡当代美术馆等多家德国艺术权威机构合作举行大型艺术展览。另外,基金会旨在通过发起不同规模和类型的艺术家交流和驻留项目,鼓励中国当代艺术家参与国际间的文化与交流,使创作者能够进行碰撞、沟通和互相激发,为艺术家在德国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展示舞台。作为展览主办方之一的柏林国立博物馆,也称“老国家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18-20世纪的德国绘画精品和19世纪的法国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大师名作,是享有盛誉的柏林博物馆岛上的热门打卡旅游之地;同时,从属柏林国家美术馆的汉堡火车站柏林当代美术馆,亦是德国的重要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波普艺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经典作品。

回顾历史,在欧美语境中,影像艺术历来被用作民主表达的艺术形式,其技术上的快速便捷让信息和全球事件能够飞速传播。张培力(1957年-),曹斐( 1978年-),陆扬(1979年-)和方迪(1987年),四位参展艺术家通过图像语言来探究这种民主化的理论,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商品的大规模制造、图像的生产与消费模式,以及人们如何借助影像技术更好地理解所处的世界。艺术家专注于探讨心灵、身体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跨代的媒体艺术展上,他们的作品所探讨的话题兼具纪实性与流行性,从纪录片型影像,到与古典电影语言的割裂,再到日本动漫美学等,涵盖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装置、影像作品,融合了文献纪实、叙事描述和装置艺术,进而延至虚拟空间,呈现出中国媒体艺术的发展脉络。这种呼应和延续不仅体现在展览的主题上,参展艺术家也颇有渊源,其中张培力和曹斐名列2001年中国当代艺术家群展“生活在此时”(汉堡火车站柏林当代美术馆主办)的参展艺术家名单之中,皮力也是当时中德策展人团队中的一员。

张培力,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是“85新潮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从油画走向录像,到多媒介的影像、声音装置,艺术家本人也积极推动媒体艺术的本土化,在国内开设了第一个新媒体艺术系。为此次“微纪元”特别展,张培力展出了经典先锋录像作品《30x30 》(1988年)和《卫字3号》(1991年),另两件作品《不确切的快感1》(1996年)和《相对的空间》(1995年)首次亮相德国。其中,单频道视频《30x30》(1988年)通常被看作是中国第一件录像艺术作品。

曹斐,作为一位近些年活跃于国际舞台的70后女性艺术家,她的影像与装置艺术作品融合了社会评论、流行美学,拍摄手法结合了传统记事与超现实主义,具有荒诞现实、虚拟性、自动化的特点。曹斐在本次“微纪元”特别展的参展作品《亚洲一号》(2018年)和《11 . 11》 (2018年),是第一次亮相德国,该多媒体装置展示的电商仓库刻画了可见未来的超现实画面,折射出加速的经济增长、技术发展和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

陆扬,作为同样出生于70年代末的女性艺术家,其影像作品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多从生物学和神经科学中汲取养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日本动漫、游戏、时装设计、网络文化、科幻元素等,塑造全新的东方美学。她创作生涯至今最大的装置作品将在本次“微纪元”特别展上首次亮相,其作品中纷繁复杂的动漫符号如同大型的迷宫一般。同时,陆扬也是张培力授过课的年轻一代学生中的一员,她将在展览中,与其作为老师的第一代的媒体艺术家张培力产生对话与交流。

最后,这三位师生辈分的艺术家的作品,将在“微纪元”展览中与新一代80后艺术家方迪的作品进行对话。方迪的作品更广泛的探讨了地缘政治背景下的种族议题,混合运用不同视觉语言,并嵌入了新闻和纪录片影像素材。方迪的两件多媒体装置和一个物件在这次“微纪元”特别展中展出------《Minister》(2019年), 《Sepik River Ring》 (2019年) 和《The Magical of Pipes》 (2019年) 。他的首个欧洲大型艺术展的创作,基于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在这个南太平洋岛国的沉浸式新闻体验让方迪得以对当下社会形势做近距离的观察纪录。

此次展览将为德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的观众,提供一次与跨代的中国媒体艺术家作品之间现场对话的机会,聆听在“新纪元”时代里,中国艺术家们运用媒体语言所发声讲述的不同的“中国故事”: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艺术家如何运用国际化的影像技术语言,来呈现对中国本土与世界问题的认知与思考?他们如何处理日益革新的媒体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媒介、语言的关系?他们如何在全球视野与中国叙事的关系之中,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复杂、多元的不同侧面?他们的作品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社会体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相信看过此次展览之后,观众也会有自己心目中的答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中国故事”,相信将对习惯于欧美媒体叙事的西方观众,带来崭新的“头脑风暴”式的个人体验。

据悉,展览将从2019年9月5日持续至2020年1月26日。

“微纪元·中国媒体艺术”展:看中国艺术家如何用媒体语言讲述“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