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勒惠支:情感的复杂性”展览现场
“她的作品坚定了我对于艺术的信念——艺术是反思历史,表达人类情感的工具。那人类复杂的情感,在一个世纪后仍然深深触动着我。”
2019年6月5日至16日“珂勒惠支:情感的复杂性”(Käthe Kollwitz: the Complexity of Emotions)在草场地艺术区展出。本展收录了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主要作品。走进展览空间,战争、革命、饥荒、疾病、死亡从黑灰白的划片中扑入眼帘。策展人按照主题编排作品,以四板块构成展览:“‘农民战争’系列”、“母亲与亡子”、“无产阶级与劳动女性”与“自画像”。没人能想到,这么沉重的一个展览背后的策展人竟是17岁少女曾元芳。今天,我们与的策展人曾元芳深刻交流,讨论策展的灵感,从一个年青策展人对珂勒惠支的独特理解。
“珂勒惠支:情感的复杂性”展览现场
“仅仅一瞥,就深深着迷”
谈到策展的启发时,元芳说会想起在十岁时在一本展览图录中初次看到珂勒惠支的画作。虽然当时不明白艺术的时代意义,但肖像画中女人裸露的情感却令她“仅仅一瞥,就深深着迷”。
随着对于珂勒惠支的学习,元芳在理解其画作的时代意义的同时,也加深了她对于人类情感这一主题的理解。“我认为人类的感受的情感永远不只一种,而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当一件大事发生时,人所感受的冲击是多面化的、掺杂着许多不同的感情。
“珂勒惠支:情感的复杂性”展览现场
“比如克勒惠支晚年的自画像,她的眼中和表情不仅仅有悲伤,也夹杂着对生活和世界的迷茫。也许我年龄尚小,未曾历经过大变故,但对克勒惠支的研习让我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这一题目。”
2018年是克勒惠支诞辰150周年,于是元芳希望借此将长期热爱的艺术家带给更多观众。另外,元芳也表示,希望本次展览能够作为高中时期对克勒惠支的研究的一个总结。
“珂勒惠支:情感的复杂性”展览现场
Q&A:元芳,你怎么看?
Q:谈谈你对珂勒惠支的理解吧。她的作品为何重要?
A:珂勒惠支描绘了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各个渺小瞬间,因此通过她的艺术我们可以窥探归历史,也可感知到一些可能被‘遗忘’的碎片。比如,她的作品反映出一战与二战对于她的深远影响,让观者体会到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战争对那个时代全人类的冲击。既然历史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他们的创作也必定反映着历史。对克勒惠支的研究坚定了我对于艺术的信念——艺术是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人类情感的工具。
我认为珂勒惠支的作品感人至深不仅仅因为她描绘的悲伤场景,也源自她对艺术的激情和民众的同情。人生不断向她抛来的种种困境,她痛苦却顽强着,却从未放弃对人和生命的热爱。无乱生活多么艰难,她都坚持不懈地进行艺术创作,就算有时候看不到希望,她也从未停歇地在生活中努力挣扎。这是非常触动我的一点。
《耕作者》,1907年,蚀刻版画
Q:距珂勒惠支出生已过了150年,是什么让她的作品跨越时空与文化,继续触动观看者?
A:也许,理解珂勒惠支的作品需要对时代背景的一定理解,但她所传达的情感是任何人都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好的艺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共鸣性。珂勒惠支所刻画的便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的反应。比如,她对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因为她的儿子于“一战”牺牲。如此,她的画作感情真挚,富有冲击力。
Q:面对战争的笼罩,欧洲艺术界大潮转向抽象主义,珂勒惠支却转向现实主义的版画。这个选择有何重要性?
A:珂勒惠支的确在尝试版画以后发现这才是她所热爱和适合的媒介。但她也从小时以画家进行艺术训练,我们不能够全盘否定自幼的训练,这为她情感的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在一战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很多艺术家也开始重拾古典主义的风格。法国诗人让科尔托特甚至将这段时间成为为“对秩序的呼唤”。人们经历了颠沛流离后对自我进行反思,渴望着安稳的生活,这是很合理的。以毕加索为例,他在战后创作了具有古典主义色彩的一系列画作,比如1919年的“静物:罐子与苹果”。这都象征着对秩序的一种渴望。时代背景对于艺术的影响不可否认,不过基于不同艺术家,影响有不同的程度。艺术源自生活,珂勒惠支所刻画的是自己的双眼目睹的一切。
《女人和死去的孩子》,1903年,蚀刻版画
Q:你最喜欢珂勒惠支的什么方面?
A:其实我没有特别喜欢某一个方面,更过喜欢这个整体。她对人物的刻画、场景的选择、情感的表达都深深地吸引着、打动着我。尤其是在大时代背景下,她选择以一个渺小的事作为切入点展开一系列的刻画这一点。比如说在农民的战争系列,她画了一位母亲在战场上寻找死去的孩子的景象。这是一幅饱含感情的作品,也是非常细小却在当时每天发生的瞬间。一个小的点便能映射出当时的大时代,从而更加强烈的衬托出人们的无力。
除此之外,珂勒惠支对于技法的掌握也十分熟练;对于线条和阴影的运用构成了情感表达的基础。同时,她对材料的运用也非常值得探究。她常常把不同种类的技法运用到一副作品中。比如,她在同一幅作品中运用了铜板、木刻等。这种创新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举动,也将对于这一媒介的运用升华到了新的层面。
Q: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珂勒惠支作品中黑暗,死亡,绝望的场面?
A:人们需要一直抱着感恩的心态生活,因为这样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珂勒惠支所刻画的苦难提醒着观者要感谢自己所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幸福的地方。
《自画像》,1924年,石版画
珂勒惠支:黑暗中闪耀的一生
“要真,要真实,要本色”(Wahr sein, echt und ungefaerbt)——珂勒惠支。
珂勒惠支于1867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她目睹了威廉王权、一战、魏玛共和国、纳粹统治的兴衰成败,最终于1945年在二战期间离世。她传奇性的悲剧人生与珂勒惠支于的艺术不可分割。
珂勒惠支出生在一个富有自由党精神的社会中阶家庭。她的祖父是当地自由党协会的核心人物。她的父亲本律师,却拒绝服务于专制政体,自愿成为木匠。这段童年经历使珂勒惠早早就意识到了独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与精英主义的恶毒,而物质上贫乏的生活也使悲惨命运构成初步理解。
1891年,她与医生卡尔·珂勒惠支结婚。卡尔的诊所将在贫民窟中,珂勒惠支也随其搬入其中。在这里,她不断地目睹疾病、贫穷、饥饿、绝望与死亡。在这段时期,她的作品以受苦受难的众生为主。
1914年,珂勒惠支的儿子在一战中丧命。她悲痛不已,创造了以母爱,丧子与爱护和平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但珂勒惠支的苦刑还要继续。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剥去了她在学院的职位。1940年,从医一生的丈夫死于疾病,1942年,她的外甥死于二战。在人生人生的最终阶段,珂勒惠支的作品也大多围绕着死亡。
但在150年后的今天,我们从珂勒惠支的作品中看到了动荡的社会,受疾病、饥饿与战争折磨的人们,但更感受到了人类勇于斗争的精神、对美好的渴望与对生命的热爱。若说一战与二战时人类的午夜,那珂勒惠支则是一颗恒星,以希望为燃料,在黑暗中熠熠生辉,戳破无尽的黑暗。(文/刘天好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